对于隆昌帝而言,逝去的赵惠茵不是阻碍,相反,这位赵元后还是一枚不错的棋子。如何表演了深情,总归碍了这位帝王任何事情。就是面上装装深情,比起了收获而言,隆昌帝也是觉得满意着。
    ☆、第52章
    任审宁清这位皇后娘娘心头如何不满,隆昌帝的决心,还是让太子一事纳上了朝廷大臣们的大朝议会上。
    对于天家的太子之位,国之储君啊,那自然是朝廷大臣们人人在意的事儿。这关系了,大秦朝的社稷安危嘛。不过,隆昌帝的摆明了,他膝下唯一子而矣。不立了这个儿子,还有别的人选吗?
    再说,新帝登基,立了储君也是稳固国本。
    在古代这社会,平均的寿命并不是太长。有句话,叫五十而知天命。如果按着民间的结婚年纪来算,在三十出头当了祖父祖母的人,那是大把的。所以,隆昌帝想立了唯一儿子当太子,想大秦朝的帝王之位能在某些意外之时平稳过渡,实是儒家大臣们绝对不会反对的事情。
    不过,要说忠心于大秦朝的王公大臣们不反对的话。那么,这中间必然还有带着不乐意心思的贵族门阀了。
    两位皇后的娘家,赵氏与审氏便是心怀了另外打算的意见者。
    娘娘,这可如何是好?坤宁宫内,审皇后的奶娘审嬷嬷就是神色陂为着急。
    对于奶娘的担心,审宁清反而是相对的平静些,说道:咱们急了,也没用。圣上都发了话,朝廷之上也没大臣提了反驳的意见。后宫不得干政,嬷嬷,咱们说的话儿,管不上用。连娘家那边,都是传了话,让审皇后稍安勿燥。
    审宁清还能多动弹吗?
    娘娘,宫外哪知道您的处境?奶娘审嬷嬷是眉头皱了一堆,说道:你虽说是中宫,可这太子真立了。往后,太子的生母那儿,还不是咱们坤宁宫得供着的地方吗?宫里的奴才最是会看风色,娘娘可不是白白受了天大的委屈?
    委屈?审宁清呢喃二字,片刻后,唇角含了笑,道:嬷嬷,委屈不了本宫。圣上真立了太子,还用得审氏,就不会委屈了本宫。将来
    良久无语,只待审宁清望着审嬷嬷松不开的眉间时,叹道:将来如何?本宫总会筹谋一二。世事没个绝对。
    嬷嬷,你不必担心。唐贵妃的出身低微,她想太子做稳东宫的位置,还得有些头脑才行。要不然,历朝历代里,被废的太子可不少
    天子,可不是哪个太子都爬上了那个位置。审宁清不以为,唐氏那个女人有那个么傻,会来挑衅了她这个失落的中宫娘娘。要晓得,她这位中宫正愁没借口,把太子这个儿子拢络到了坤宁宫。
    宫里,宫里的女人如何,还得看圣上的意思。生母吗?过继这等事儿,又不是不可能。虽然话里这么宽慰了奶娘,可审宁清心中更清楚,想过继了儿子,难啊。
    审宁清似乎有些预感,她的那位夫君隆昌帝,对门阀世家的好感度陂为低评。
    娘娘心头有主意,奴婢,奴婢就是心头踏实。再是担心,见着主子是拿定了主意。审嬷嬷也是不再多提了什么。只是心眼里,这位老嬷嬷还是有几分提着心气儿。
    永寿宫里,唐甜甜正会了客人。
    当然,也是熟人来着。
    丁嫔丁妙儿就打从钟粹宫里,专门儿来给唐甜甜贺了喜事。
    圣旨没下来,妹妹的话,本宫哪敢应个声。这不是揣测圣意,犯了宫规吗?唐甜甜虽然真听了风声,说是她的儿子周钧要立了太子。可这事情,没真落到了实处,一切悬乎着。至少,唐甜甜觉得这个太子坐上去,把她们母子搁火炉上烘着,也没两样。
    娘娘真是谨慎的性子。妾瞧着,妾就是缺了娘娘这等的稳重劲头。瞧着唐甜甜真不想多谈起的模样,丁嫔丁妙儿自然忙是转了话。
    见着丁妙儿是个灵巧人,没多拉了话头的意思。唐甜甜心里满意着,也是与丁妙儿多聊了几句。
    这聊着聊着,丁妙儿自然就是说了慈宁宫里的方太后。
    妾听堂姑母的意思,好似乎太后娘娘跟寿康宫里的老辈儿娘娘们提了话。想是起意了,想忙活了圣上大选的意思。丁妙儿这么一说,还是打量了唐甜甜的脸色。见着唐甜甜没表示,丁妙儿揣着心思,就是忙又道:不过,圣上都发了话,新登基三年不大选,说起来,也是给咱们这些东宫的老人儿,落了一场天大的体面。
    当然了,要真论起来,娘娘才是真正在圣上跟前得宠,有体面的贵人儿。妹妹们,都是沾了娘娘的光彩。丁妙儿一直捧着永寿宫的唐甜甜。
    可唐甜甜更清楚,她与丁妙儿之间的合格关系,并不是那么真正生死与共的盟友。说白了,还是利益暂时一致着。
    哦,是吗?唐甜甜疑惑了一下,说道:本宫倒是消息落后些,一直没听这些事儿。好险着,有妹妹提醒了。要不然,这事情本宫还是蒙了谷里。
    真不知晓吗?
    当然不可能。
    唐甜甜对于老太妃,老太后想给隆昌帝选秀的事情,是一清二楚的。更听得的消息,就是她这个唐贤妃嘛,听说要升了贵妃的唐氏嘛,那是三宫六院里真是惹了好些个嫉妒的人。谁让隆昌帝至登基以后,对唐甜甜的宠爱,就是过了多些呢。
    --

章节目录

宠妃这职业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华卿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华卿晴并收藏宠妃这职业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