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你说的对,就近原则,我们都应该先去这位梅朵同志的家里看看。
    梅朵今年十六岁,是个可爱的小姑娘,刚从茶园农忙回来。家里一年也来不了几次陌生人,她倒也不怕生,反而很兴奋的问东问西,后来才知道他们是来勘探的考古队成员。
    喝茶。
    梅朵给他们端上茶杯,同时还放了一盘昨天在旅馆里吃的茶饼。
    你们是来看后院那个大坑的呀,梅朵听他们说了来意,也坐下摇着头道,我老汉儿平时不准我靠近,说是不吉利。
    宝乐喝了口茶。
    不得不说,古渝乡人民的品味就是不同寻常,这八簇尖儿苦的不行还有一股莫名的腥味,实在不是常人可以品评的。宝乐选择多吃几块茶饼压惊。
    沈忘言问她:你还记得你们家这个大坑是怎么形成的吗?
    梅朵说:三个月前,村子里不是挖出了地下的东西,就在我家附近。后来邻居都想再淘淘看有没有什么宝贝,坑越挖越多,我也不晓得我们家这个坑是什么个原理,突然就塌下去,再后来就好大一个洞。我老汉儿说考古队的怀疑我们这个洞是周围墓的门,然后老汉儿就不乐意喽,谁也不喜欢别人说自家建在坟地上不是。
    能带我们去看看吗?
    梅朵犹豫了一下,才点了点头。
    后院那个大坑并不是直通地下的,宝乐猜测应该是周围新挖了很多坑导致土质疏松,原本埋得紧实的地下墓室前也发生了塌陷,把埋在里面的石门整个暴露出来。不过这个石门并不完整,像是用什么火|药之类的工具炸过。
    不是新痕,沈忘言用手在石门上摸了摸,像是民国时候的杰作,应该是有一批盗墓贼先进去过了。
    宝乐心里也是这么想的,不由惋惜:那可能没给我们留什么了。
    沈忘言惊讶的看她,笑了笑:你想留什么?
    嗯文书拓片?宝乐扯了扯嘴角,表明自己根正苗红的立场,当然是能让我们更有价值发现历史,了解历史的珍贵文物资料!
    沈忘言用手遮住嘴,不让自己笑的太离谱。
    宝乐懒得理他,朝站在洞口的川妹子挥了挥手道:梅朵妹妹,我们自己下去看看就行,你在上面等我们吧。
    嗯,那你们小心。
    说话间,那边沈忘言已经将石板门搬开,无论之前这座石门有什么机关,这会都不用费脑破解了。盗墓贼将墓门也好,墓门前的沙土也好,都炸出了缝隙。等门开出一个人能自由进出的大小,君之拦在了他身前。
    我先。他说着,弯下腰,从开口处进入。
    沈忘言朝宝乐做出一个请的姿势:女士优先。
    虽然沈忘言体弱多病,但宝乐毕竟是队里的女孩子,君之负责开路,沈忘言自己走在最后殿后,把宝乐这个小姑娘夹在中间最安全的位置。
    甬道中的空气很潮湿,没有异味,君之从口袋里取出一枚打火机,点燃后观察了一番。
    他转头,朝队伍最后的沈忘言点头道:空气没问题。
    沈忘言从包里取了三根手电筒出来,朝前抛了一根给君之,又递了一根给宝乐。
    走吧。
    其实梅朵家下面的这个墓葬并没有很大,来之前沈忘言就分析过古渝乡的三座主要墓葬的大小和形状,这个是离地面最近的,因此勘探也比较准确。从甬道往下走不过一百米,就能看到中心墓室。
    事实上他们也确实看到了,一扇约有两米高、两人宽的双开雕花石门挡在他们与中心墓室之间。
    宝乐用手电筒照了照石门。
    沈忘言瞧她看的仔细,不由问道:能看懂么?
    小姑娘自信满满的点头:当然。这左侧石门所绘为两人率领商队横穿沙漠之景,而右侧为两位女子的送亲驼队,两边皆由中心向两方延伸,中心所绘之人比例略大于两旁,着汉室帝服。这想想就知道,中间这个是汉武帝,左边是张骞出塞,右边是公主和亲。整幅图要说意境,用四个字概括就是
    丝绸之路。君之抢答。
    宝乐反驳:我觉得武帝征西更好,丝绸之路只能说明汉武帝想在文化和经济上渗透西域,但他不止满足于此,甚至不惜多次送公主和亲,是真正意义上想一统西域。
    君之从腰间取出一把短匕首。
    宝乐紧张:就算我们有不同意见,你也不用拔刀吧!
    在一旁听了半天的沈忘言彻底被小姑娘这回的反应逗笑了,不过他倒也不忘伸手拉宝乐一把,让她与自己一道站在君之身后,在她要说什么之前,比了个嘘的姿势。还不知道自己说错或者做错什么的宝乐,一脸懵逼的闭上了嘴。
    君之将匕首一转,以握拳的姿势,将整个刀柄握在手心里,刀尖儿朝下。他从石门上雕刻的张骞出塞图开始,向左划出一道不规则的弧线,经由汉武帝头顶后从右侧公主出嫁的路线一路划至公主像前收尾。
    其实细看整个圆环低下是有暗纹可寻的,只是之前宝乐并没有想到将它们连起来。如今看来,这道圈环不正是汉武帝所建立的那条古丝绸之路的缩影么。
    --

章节目录

黄泉引路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绾绾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绾绾兔并收藏黄泉引路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