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手不想要了?姜凝凶她。
    宝乐不解。
    姜凝道:这门温度很低,你要是就这么放上去,半只手都得被冻的全部坏死。
    这么恐怖?!
    有一种说法,在冤魂埋骨之地,以冰养魂,以火炼魂,是以聚百鬼,而大鬼吃小鬼,终得鬼王。
    宝乐疑惑:这咋听的这么耳熟?
    以前在南疆,侍蛊少女的养蛊术也是这么个原理,姜凝煞有其事道,他们谁借鉴的谁就不得而知了,反正都不是什么好事。新中国成立后,这种陋习早就被废除,也算是做了件好事。
    小姑娘傻乎乎的听完天书,担忧道:那这扇门能打开么?
    当然能。
    姜凝说完就把肩上的沈三放了下来,宝乐瞧她活动了一下全身的筋骨,尤其是那十根郁郁葱葱的纤纤玉指。宝乐还没看出她想做什么,突然只见姜美人伸出双臂,将两只手掌完完整整的覆在尚往外散发着寒气的冰门上。
    宝乐大惊:你疯了,快松手!
    姜凝并未理睬她。
    那扇并不算轻盈的巨门,在她手下被缓缓的推开。姜美人面上一如既往的优雅从容,随着门后的开合越来越大,微微屈起膝盖,朝着门里之地踏入半步。
    那一刹那,宝乐仿佛听到了百鬼啼哭的声音,耳鸣声一直在她脑海里回响,久久不散。
    姜凝脸颊两边的发丝被一阵莫名的阴风吹起。
    大量的白气从门内溢出,周遭温度骤降,让人直坠寒冬。
    宝乐勉强抬头,看她身上笼罩着一缕奇异的光芒,似有什么东西要呼之欲出的感觉。她想细细看清那到底是什么,就是姜美人没给她这个机会。随着大门被打开到足够的距离,姜凝抽出背后的白伞。
    叮铃铃
    风铃逆风摇曳,铃音清脆动人,白色的伞面如同一朵在黑夜里怒放的昙花,带着一股沁人心脾的异香。姜凝调转伞面的正反,让伞骨在上,伞面在下,同时手腕用力将伞向上抛出。在白伞落下的过程中,她张开双臂,弯腰抬腿。在腰逐渐弯成九十度的同时,右腿自身体后方笔直抬起,轻轻踢了伞骨一下。白伞倒着打了个转,在门后的密室里旋绕了一圈,重新回到姜凝已经伸出等待迎接的右手上。
    她在空中舞了个伞花,使得白伞的上下调转,伞心朝里。美人双手持伞,将伞骨置于肩部,整个人笼罩在昙花一般的白伞下,光暗各占一半。
    姜凝回眸间,一笑媚千生。
    霎时间万籁俱寂,周围的温度也慢慢恢复了正常。
    宝乐注意到,虽然姜凝刚才近距离接触了那扇寒冰门,但她执伞的手上一点冻伤都没有,也不知她说的门温度极低,是真实的,还是诓她的。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了。
    小姑娘愣愣的看着她,心想这人啊,美是真的美,但不知道为什么美的太过了,总感觉有些瘆人。当然她只敢暗自腹诽,这心里话要是说出来,免不了要挨一顿毒打。
    宝乐同志机智的低下头,专心扶着沈忘言。她感觉自己现在已经习惯了他的重量,甚至还能拖着他走上一段路。
    好不容易把沈少爷拖入门中,宝乐总算有空来打量一下第五层的全貌。
    这一层和第二层有许些相像,中心也有一条水渠围绕着一块空地平台,只是第二层的平台是圆形,而这个是最近见得比较多的八边形。平台上没有纯金的炉鼎,但整体像是个祭台,每个角上都有一座青铜雕像。雕像呈人形,手中持桨作划船之姿。这个姿势,似乎对应着水渠上漂浮的数十艘独木舟。
    舟有盖,封的严严实实。
    蜀人以船载尸,葬于地下,称为船棺。
    这数十艘的独木舟,正是数十座漂浮在水渠上的船棺棺椁。
    之前沈忘言所给的1920年的资料,其中那唯一一份的照片留存,几乎与这层的布景长得一模一样。但他本人现在还晕着,宝乐也不好确认到底是不是,更何况前车之鉴,这里也有可能是艾桑后人仿建的另一件密室。
    这间密室还出现了一些照片上没有的东西,比如靠着墙面的位置,有五尊高约五米,几乎是头顶着天顶的巨型青铜武士像。
    不光宝乐注意到了这些武士像,将沈三扶进密室后,姜凝也注意到了。
    姜美人眯了眯眼,未置一词。
    这间密室最让宝乐在意的,当然还要数中心水渠里那些船棺。
    船棺文化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对巴蜀地带,傍水而居的古人而言,船在日常文化中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船所联通的水,有周而复始之意。因此当一个人死后,亲人就会取直径一米以上,长五米左右的楠木,整根截断制成船棺。船棺多呈现独木舟的外形,不过除了外形独特以外,与一般棺椁也没有太大区别。
    诚如她之前同沈忘言说的,船棺是古蜀人的丧葬习俗,一直盛行于战国直至西汉前期。西汉那个时候,汉文化逐渐渗透,而后蜀地就多以汉人墓葬形式为主,鲜少见到船棺了。
    从这些船棺的发霉程度来看,确实也像是战国时期的产物。再从船棺的泡发程度来看,这些船棺被放置在水中,也不过是近一百年的事。
    --

章节目录

黄泉引路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绾绾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绾绾兔并收藏黄泉引路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