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在警察准备伸手给他戴手铐的时候,张俭往后退了一步,手摸向白大褂的内侧。
    谢淮反应迅速,跨步上前拉了离他最近的警察一把,一把明晃晃的手术刀出现在他原本的位置上。张俭是学医的,自然知道刀往哪儿捅最为致命,更何况就之前的情报来说,他还粗通一些功夫。要是没谢淮在,这个拿手铐的小警察,怕是要当场牺牲。
    就算是他们躲了第一刀,张俭也不想放过他们,持刀向他们二次划了过来。只不过他这就未免班门弄斧了一些,□□夫他只是粗通,谢家这位可是当时和君之都能打的有来有回的。
    谢淮不疾不徐的闪身躲过刀子,一个侧身与张俭并排站在一起,只是此时他手里还抓着对方的胳膊。这招式与当时对付君之如出一辙,只不过君之身手远在他之上,不会给他太多的时间抓着,所以他没办法做出进一步的动作,才会想着给他过肩摔。张俭就不一样了,他轻松控制了对方的胳膊,三下两下卸了他的左臂。卸胳膊时,张俭骨头发出的咯嘣声格外清晰,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中医在给人接骨。
    张俭哀嚎了一声,但不想就此被抓。
    常年封闭的停车场灰尘很大,他扬了把地上的黄土,阻碍了谢淮片刻的视线。等灰尘散去,张俭已经连滚带爬跑的没影。这里是停车场,无数停放着的车辆成了他最好的掩体。
    谢淮找了下停车场的监控,随后对着镜头耸了耸肩。虽然自己放跑了人,但谢博士一点都不担心他就这么跑了。
    的确,从停车场这么大的区域里,找一个靠着车当掩体的逃犯,是不太容易。但那是张俭不知道,这世上有一个人,他找人不一定要靠视力。
    张俭胳膊疼的厉害,想靠着一辆车先休息一下。他像只受惊的老鼠,即使在休息的时候,也不忘四下打量着周围的情况。然而在他转头之后,给了他十分钟逃跑时间的君之,已经追着他的脚步声赶到。
    可怜的嫌疑人,慌乱之下随意挥舞了两次手术刀,皆被持扇而来的君之以扇面挡下。手术刀刺在扇面上的声音,好似金属碰擦。在挡下全部攻击之后,他合上扇面,以扇为刀,挽了个刀花,同时左手食指和中指夹住了还在胡乱挥舞的刀刃。
    手术刀被他控制在指间,张俭既不能向前继续刺,也无法就此收回。
    当张俭还在想怎么应对的时候,君之懒得再给他面子,双指发力,那本该很硬的手术刀头被他用两指活活撇断。张俭第一次知道有人可以活生生撇断手术刀,还没反应过来。君之瞧这人左胳膊被人卸了,寻思再卸个右胳膊也应该没什么问题。为了防止嫌疑人再次逃跑,他以折扇骨抬起对方持着断刀的右手。
    张俭回过神,瞧他抓着自己手臂的动作十分熟悉,一下子就给君之跪了下来:别别别,我不跑了,别拧我右胳膊。
    第102章 第四乐章:追凶
    这字是甲骨文, 沈宴不愧是专业级的教授,和宝乐一样一眼就看出了门道,但书是汉人誊写, 一般这样的古书, 都应该是孤本, 弥足珍贵。一是因为这书的纸张材质,二是自东汉后隶书逐渐取代了小篆, 而隶书字体庄重, 结构略显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 讲究一套蚕头雁尾、一波三折的说法,受此影响,虽然誊写的是甲骨文, 但行文上隐约有些汉隶的影子。
    宝乐点点头: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可沈教授你看, 这上面的甲骨文书写并不规范,有点像现代文字的异体字。
    不是书写不规范, 而是你所熟悉的那一版甲骨文, 也就是大多人所熟悉,其实是后期考古过程中出土量最多的那一版。因为出土量大, 所以文字数量多,体系比较完整。
    沈宴从随身的包里拿出一本书, 小姑娘注意到书封面的署名, 发现这是他本人的著作。
    沈教授从容不迫道:见笑, 这是我之前根据甲骨文发展的历史和推演,自己编写的一本教辅资料,你可以看看。事实上, 我们所熟知的甲骨文,大部分都来自于河南安阳小屯村一带出土的文物。那里曾经是商代后期商王盘庚至帝辛的都城,史称为殷。商灭国,遂成为了废墟,后人便以殷商废墟名之。因此,甲骨文也称殷墟文字。其内容绝大多数是王室占卜之辞,故又称卜辞,或贞卜文字。这种文字基本上都是由契刻而成,又称契文、或殷契等。
    正如我上面说的,甲骨文作为先秦古文字,跨越了从盘庚到帝辛12位商王计270余年,卜辞年代明确可以判断的是武丁到帝乙8位商王。因为跨度较广,文字写法难免有所变化。我们古文字领域,一般将殷墟卜辞上甲骨文分为五期,第一期为武丁时期,字体相对大一些。第五期较小,在写法笔划上也有一定的区别。你要是有兴趣,我推荐你一本书,高明《古文字类编》中华书局1980年版,这是不错的工具书。
    小姑娘默默瞪大了求知的眼睛,甚至拿出了笔记本,认真在做笔记。毕竟这种专业教授的免费讲座,她从来都不会放过。
    沈宴一页页端详着书页,推了推眼镜:你只有这一本么?这是上册,应该还有一卷下册才对。
    --

章节目录

黄泉引路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绾绾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绾绾兔并收藏黄泉引路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