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乐坐在她対面的椅子上:不是,我是来问问题的,不过如果我得到了想要的答案,也许就会入梦。
    你可以问,李谙又给自己倒了杯茶,但答不答,得看我的心情。还有我希望你明白,你入不入梦于我并无太大干系,只是云芙希望你这么做。我希望她能如愿高兴,却也并不会去多费口舌劝你。
    之前我就想说了,小姑娘试探道,你是不是完全不记得送我第一次和第二次入梦的事情?
    李谙端着茶杯的手停顿了一下,过了很久都没有继续的下一步动作,仿佛被人定了身。
    果然宝乐松了口气:所以你不是那个与我做交易的李谙,対么?想想也是,过去改变了未来也会跟着改变。在你的时间线上,沈云芙最终活了下来,你因此没有独活百年,当然也不可能找过我。所以我们今天,是第一次见面。
    是。李谙将茶杯放在桌上。
    所以其实你并不想履行约定,在你的世界里,因为你没有走另一个李谙的路线,所以这项约定対于你根本不存在,这才是正常的逻辑。但在这层逻辑下,我来找你践约,你却没有拒绝,这是为什么?
    李谙摩挲着茶杯的边沿,并没有开口回答。
    宝乐笑了,她就知道会这样,好在她也并不期待対方的开口。因为在她心中,早已有了正确的答案。
    因为那个幕后的人,她自问自答道,也许你不知道,早在我上一次梦醒过来的时候哦対了,那时你还是长生不老的状态。当时我就猜到幕后之人,是你梦里的食梦者。一开始我以为这位食梦者是白家的人,因为在我印象里,能有这般谋略和布局的人,这个世上少之又少,白家那位算是一个。
    李谙听完,嗤笑了一声。
    宝乐紧跟着道:但现在我知道,是我错了。
    李谙问道:哪错了?
    那位神秘的幕后人,的确也算是白家的人,却不姓白。她姓姜姜、宝、乐,准确一点是很多年后的姜宝乐。就像我能进入民国的梦境一样,她也能进入现在的你的梦里。
    怎么怎么猜出来的?李谙换了一副表情,有些意外,又有些惊喜的问道。
    因为沈云芙的那句话成长是要付出代价的,变得强大有时候并不是一件好事,这是当年姜凝対我说的,我还记得,一字不差。
    就因为这个?
    还有,宝乐反问道,若我问你,之前沈云芙话中的他指的是谁,是沈月筝么?
    李谙垂眸:你说呢?
    宝乐摇摇头:不是他。
    李谙反问:何以见得?
    宝乐道:1937年的沈月筝应该已经年逾四十余岁,按照沈家的传统,那时的他已经不在人世。沈云芙这辈子,就只在乎那么几个人,不是沈月筝,也不是你,还能是谁呢?那人既是沈云芙在乎的人,又是多年之后的我在乎的人,想来想去也只有那么一个。所以他指的是君之准确一点说,是1937年的君之。
    小姑娘深吸了一口气:1937年12月,在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六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六周的大屠杀。在这场屠杀中,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总遇难人数逾三十万。
    她的确不用去救任何人,也不用刻意去改变什么。
    只需在漫长黑暗来临之际,从梦中带给身处深渊的心上人一丝名为希望的光明。
    好,我答应入梦。
    宝乐接着道:李谙前辈,又要再麻烦你一次了。
    第197章
    1937年日军侵华战争全面爆发。
    战前为了表明抗战决心,南京卫戍司令部长官唐生智下令,将下关附近的渡轮连同民船统一控制在长江北岸,并要求驻守在南京城内的三十六师严厉控制挹江门一带,禁止各部队从下关撤退,势与南京共存亡。
    1937年12月12日,下午两点。孙元良率领手下两千多名残部撤至挹江门一带,要求从下关渡江前往浦口。三十六师奉卫戍司令部命令,对其加以劝阻,并要求孙元良返回中华门阵地继续抵抗此时在连日的全线猛攻之下,日军已经突破了南京的城防。
    1937年12月12日,下午五点。卫戍司令长官部紧急召开会议,全长二十分钟的会议之后,长官部发布撤退命令。当时的下关渡口只有两只渡轮,就算是全力抢渡,一天一夜也只能抢渡三万人。故而撤退命令,其实只有长官部与三十六师是从下关轮渡撤退,其余各部队则分路向广德、宣城、芜湖方向的突围。此时日军已经攻克宣城、芜湖,正在向北进攻切断国君退路。同时另一部分日军正在清扫江宁要塞一带的水|雷,并用舰艇封锁江面,企图全歼在南京参加保卫战的十一万国君退路。
    当时的南京城,除了一城无辜的百姓,就只剩下孤立无援、失去战斗力的守军残部。
    1937年12月12日夜,12月13日凌晨,南京城破。
    --

章节目录

黄泉引路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绾绾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绾绾兔并收藏黄泉引路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