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姐妹情深
    三人复又入了皇城, 去至摘星台,使了法术教商王暂且昏睡过去,又以传音之法唤出妲己, 得知她今晨时分便让纣王下旨命军将连夜护送李靖长子归去陈塘关,也已对外宣了胡九姿死讯, 再不教她去陈塘关寻李家毛病。
    哪吒亦是守信之人, 当真将胡九姿还给了妲己。
    妲己将胡九姿收敛去储物空间内,目送哪吒等人离去, 不知何故,忽然觉着阵阵心慌,忙入阁楼,见商王还未醒转, 便闪身至一少有人去的冷宫楼阁, 将胡九姿放了出来。
    细细检查了胡九姿的这副躯壳一番,只见其臂膀、双膝、肩胛处具被利齿穿透, 各个伤处皆有煞气流转缠绕, 成一线汇聚在心口处凝绕成黑气,确是被伤得不清。
    将她摆成盘坐之状,苏妲己运起功来, 为胡九姿输入真气, 为之驱逐煞气,修复伤痕。
    半个时辰之后,伤处尽皆复原,黑气也消逝不见,再有一两日, 胡九姿身与神魂再次重合,便可醒来。
    苏妲己抚了抚胡九姿的眉眼, 叹道:你便舍弃这一副身躯又如何,来日还可再修,如今教那煞神用你来拿捏了我,也只是教你白白地受了这一回活罪罢了。
    妹妹,你且在此安睡一两日,待醒来了,姐姐再来与你商议往后,那时再替你重讨个富贵荣华,寻个无妻儿的好儿郎与你作配,受用那人间富贵。
    胡九姿神魂皆醒,将苏妲己的话一句一句都听进耳中,万分地想要跟妲己说那轩辕坟之事,无奈何动弹不得,心内又急又气,却只能听着妲己离去的脚步声,心内怒咒殷夫人与那金吒合该不得好死。
    哪吒说是走了,实际却不曾走,只教清墨去赶上送金吒回陈塘关的车马,以防出什么意外,自己则拉着敖丙留在朝歌王宫之中看热闹。
    一日将过,朝中却无事发生,只有白日里午后时分,那比干请见商王,与他献上一件狐狸皮氅,商王龙颜大悦,与比干宴饮畅聊至傍晚黄昏,
    眼见天色将晚,敖丙道:哪吒,今日二九,日将沉了,今明后三夜,乃是海藏中心灵气最盛之时,我需得回东海将器炉调整一番,才好得一件至宝。
    敖丙要炼宝器,哪吒自不阻拦,便就由他离去,自个一人在宫中逛,赏赏花观观景,时间打发的倒也算快,不觉间日落之际,哪吒觉着有些饿了,想出宫门去寻些吃食。
    王宫里不缺食补,哪吒想寻些来果腹倒也轻易,只是她嫌弃这宫中的东西不干净,不肯轻易碰触,生怕污了自己。
    正与房顶上纵跃之间,忽起朔风,卷起鹅毛雪,路过鹿台时,听妲己道:大王,你这毛氅......
    哪吒顿住脚步,隐去身形,跳下房顶,自去不远处的回廊上坐着,又闻一句:今日天凉,亚相比干进献这这袄袍一件,甚暖,甚暖,朕心亦暖。
    妲己道:不妥不妥,陛下乃是龙体,至尊至贵,怎能披狐狸皮毛,亵渎陛下之尊也。
    哪吒坐稳了转回头一瞧,却见妲己暗暗撤下了颜容上的妖法,其娇媚妖娆之色,没了妖法加持,不过往常之二三。
    商王添酒间忽觉妲己容貌与往日大不相同,往日似盛放牡丹,芍药满庭,此时瞧着却素净许多,模样虽然未有变化,可观感却截然不同,似带雨梨花,落雪寒梅,便就止不住地观瞧。
    妲己明知故问道:大王你频频地看顾妾身残妆却是为何?
    商王但笑不语,妲己却是不依,也只好说道:御妻之颜容,更胜娇花美玉,教寡人爱不释手,不忍不观,只怕百年身去,再见不着御妻这等可人儿。
    妲己说:妾身有什么容颜,不过是大王宠爱才有此一说罢了,想我那在紫霄宫中出家的义妹,俗家姓胡,唤做喜媚,妾之容颜却抵不过她百一。
    想妲己已是商王见过美人之极品,像他这等爱好美色之人,听闻有人颜色更胜妲己百倍,不自觉地便将心思显露,御妻既有妹,可否能够请来令寡人一观?
    妲己推辞道:喜媚乃是闺门女儿,自幼便就出家,拜在紫霄宫中修行,如何一刻间想见便能得见?
    仙人难得见才是世俗常理,商王也不忸怩,直言问道:要寡人如何委屈了才能得见喜媚,还请御妻直言才是。
    妲己说:妾身未嫁时,曾与喜媚同阁针织女红,她当日出家,妾心悲苦,道今日送别妹妹成就仙家,恐怕此生再不复得见!喜媚便道,若得五行之术,将送信香,姐姐欲见,但焚信香,妹妹顷刻便至,后来约有一年左右,果然送来了信香一块,之后不足二月时光,便蒙圣上恩典娶上朝歌,陪侍陛下左右,一时间却忘了这回事,陛下不言,妾亦不敢上奏。
    商王见美急切,忙道:御妻此时何不取信香燃之,让寡人早早得见娇颜。
    这等猎艳之事,哪吒不感兴趣,看得兴致缺缺,正欲离去,却又妲己说道:还早,喜媚乃是仙家,不同凡女,需得月下灯火,陈设茶果,沐浴焚香,诚心相迎才可得见。
    这一句话,拦住了哪吒离去的脚步,一只狐狸精言及仙家,她倒想看看是什么阿猫阿狗胆敢冒充紫霄宫的人。
    此间宴罢,商王妲己二人安寝。
    --

章节目录

[封神同人]传闻中的三太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傀儡乖乖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傀儡乖乖并收藏[封神同人]传闻中的三太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