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判案简直是速度之快,人拉到了,三两下就判完了,谁否定谁不乐意,那就打就完事了——村长唉哟唉哟叫声还响着是例子。
    说句不好听了,在昭州,山高水远,当官的一把手那就是土皇帝,封建时代顾兆要是孜孜不倦用人权感化,什么男女平等、家暴不对,那就别干事了,说不通的。
    直接上来判,不服,打。
    强权压着,脑子未开化的,只要遵守便是,以后慢慢来,例子多了,也不是什么稀罕事了,教育如今也有了,四年、五年,一代代的跟上,总会知晓的。
    衙门外懒汉即便是嘴被堵着,哭的也惨,花娘这会早都吓傻了吓得腿软了,不知道为啥和离就成了这副样子了,她就是想和离不和男人过下去了,可没想着会打男人。
    等她求大老爷网开一面别打了。
    顾兆:“我见你是苦主给你一次机会,再哭求扰乱本官判案,你也吊门口鞭十下,打死了你女儿正好不用养了。”
    花娘当即不敢哭诉求什么了。
    可众人见了,这会也说不出顾大人偏帮花娘了。
    顾大人这是‘杀红了眼’,一意孤行,谁来都不顶用。众人瞧着可怜,可谁也没胆子替懒汉说一句好话,唯恐撞上了顾大人这块铁板,顺便赏你几鞭子,那就不是玩笑话了,真打啊。
    花娘张懒汉和离案可谓是千古奇闻,不消片刻,传遍了整个昭州城。自然是说什么的都有,但此时这个环境下,大部分的言论都是:即便懒汉不该打媳妇儿,可那花娘也太没妇德了,怎么能和离呢。
    也有男子骂花娘,说花娘要遭报应,指定要凄苦一生。
    结果第二日,衙门出了告示,衙役自然是熟门熟路的敲锣打鼓开始念——救济院。
    救济院是昭州官府所建,收留收容和离无处可去的妇人、夫郎,被丢在路边弃养的婴孩,实在是没有活路走的昭州百姓,不拘性别、年龄……
    陈婕为院长,黎春副院长,享受昭州衙门工钱补助。
    这告示不仅是昭州城念,还传达下去,昭州城外的村子,底下五个府县,府县下的村镇,以花娘懒汉和离为例子——
    陈二娘说:“还有我,既是昭州百姓要骂,不配做妇人,那便先骂我,我是头一个和离的。”
    于是便写了知州千金同木府县令和离案例。
    顾兆想了下,决定开第一期的抵报,自然是他动了个念头,由底下的人办——找到了学校任职的老师。自然是遭遇了些,这五位文人老师满怀复杂的眼神,到也不是谴责,就是想说啥,又不知如何说。
    “各位可是因为和离案?”顾兆先提了出来。五位见了他,没破口大骂指着他鼻子说丢了读书人的脸,或是违背天地阴阳传统规矩如何如何,那就是说明还有的讲。
    顾兆给亲自倒了茶,其他五位自是称不敢。
    “五位老师在学校教了这些时日的书,学生可好?跟着以前私塾中的学子比如何?”顾兆问。
    梁进士说:“女子哥儿多是文静娴雅,虽不及科举读书人课程繁重,可也上心。”
    一言我一句。
    杜若庸则说:“这些女郎哥儿坐的住,比我想象中要有耐力,也不怕吃苦,爱干净,书中道理浅显学的也快。”
    “顾大人有话不如直说吧。”有人心中对顾兆和离案还是不赞同,语气带刺,有本事也打了他吧。
    顾兆则道:“我以为五位老师自愿来学校教学,且带了学生这么段日子,也该不在意世俗眼神,是有教无类真的想传播学问知识的。”
    “若是昭州不办这个学校,走遍大历,没一处能容女子哥儿学习的地方,私塾不说到处可见,可男子上学,不管是识字也好,还是科举,迈出去第一步总是比女子哥儿要方便。”
    “读书明理,该断对错,而非因为你是男子就该处处皆对。”
    顾兆问:“五位家中若是有女子哥儿,以后所嫁非人,整日劳作抚养孩子不说,还经常遭遇殴打,其丈夫言语编排污蔑清白,你们又是如何?劝自家孩子忍一忍,挨着打就习惯了,等打死了就好了?”
    自是不可不成的。
    这五位不能替花娘感同身受,那也是因为身份地位,怎么说比懒汉家强许多,他们的女儿哥儿,自然不会嫁的那般糟糕,虽不是大富大贵,可衣食不愁,身边有人伺候这是有的。
    “不是延续千百年传承下来的就是一定对的。”顾兆叹了口气,“咱们昭州百姓皆能明白是非曲直,人人活的幸福,道路还长着呢。”
    他装的这般忧愁叹气,虽是没责怪五位,可这做派,自然是让五位老师自我反省,说好了有教无类、明辨是非的,怎么带头还拿老一套的思想想花娘案呢。
    五人当即自省,然后接了抵报宣传活计。
    自此后,这五位老师,每次遇到什么事时,先不立即做决断,而是换位思考,多放思考。
    花娘懒汉和离小故事有,知州千金同县令和离也有。这两个案例,写成了小故事,顾兆作为主编还审了一下,说传给底下府县百姓所知,言语最好大白话,写的生动一些,不要太教育意味了,最好就跟那话本一样……
    顾大人亲自来了一段,比如就写花娘这位女子身形瘦的一把骨头,因为吃不饱饭,整日地里劳作,那她男人呢?男人太懒了,整日不干活,全都让花娘干。
    --

章节目录

夫郎家的赘婿首辅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路归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路归途并收藏夫郎家的赘婿首辅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