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第一期杂志的销售铺垫,这次安康也大胆了些,第二期杂志直接印了七百册。如今,陈轩要货,他直接把剩余的四百册全给运去杂货店。
    不卸货,伙计直接拎着个桶站在车边吆喝,最后四百册全在这了。杂志办事处也没有了。最后四百册!最后四百册!交钱立马领走!都快点,晚了来不及了。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速度快的很。
    有外来人,不知道杂志是什么。看到杂货铺店前一片哄抢。忍不住问道这是在抢什么书?
    第二期杂志。快去抢,晚了就没了。
    于是,不仅是余阳县当地人购买,就连外地人也跟风买起了杂志。
    有没抢到的人直接找到杂志办事处。安康先是安抚了激动的人群,承诺道,别急,别急。加印!加印!保证孩子们三天后都能拿到书本。
    等人散去后,陈子澈对安康说道,安康,我听咱们村的人说,有的村民因为杂志的事去村长那了。
    什么杂志都是自己买的,闹去村长那就管用么?
    我听说。有的人家不想出那么多钱。就想找村长,找全村人凑钱买。买了就算村里共有的。到时候村里哪户小孩都能来上课。
    安康哼了一声,道,只有手里有杂志的人才能来上课。咱们一期现在最多五堂课。那一个村要买多少本几家凑凑不是也一样么。
    陈子澈摇头道,这谁知道呢。有些人想的就不一样。
    想起什么,陈子澈问道,上次听你说还要请书院里的同窗来教书。一次给多少钱?
    十个铜板。
    陈子澈有些为难道,会不会太少?如今杂志办事处每个月给他们一吊子钱。
    少么?别的他们也没挣钱的机会。再说,咱们这也是做好事。不能好事都咱们自己做,也给别人匀匀。
    王明上次和我说想来帮忙。你要同意,晚上回去我就告诉他。
    说起王明,安康想到上次见到王明和庞佑德吵架的事,他好奇道,王明和庞佑德两人有什么矛盾吗?
    陈子澈不明所以,什么矛盾两人关系一直挺好的。我还见过庞佑德去上洼村找王明呢。
    卫氏商行的大掌柜徐福这次是为了绒花的生意来的。没想到还能碰上杂志的生意。当即买了礼物,提到杂志处要和安康商量生意。
    ?安康有些懵地看着笑成一朵花的徐福,他只想过能在余阳县把杂志的生意做好,没想到生意还能做大到州府。当初是因为想做好事办的杂志,也想挣钱。但是不打算通过杂志挣多少钱,因此他并不想掺和卫氏商行的事情,只道,徐管事可以找杂货铺的陈轩,我们的杂志都放在他那销售。以后若有关于杂志的事情也可找陈轩。
    徐福不明白小姐家的少爷为什么不愿意和他做生意。他仔细观察了杂志办事处的各个屋子,心里暗道,少爷还真是个心思玲珑的人。
    安康带着虎子帮大伯一家搬家。他们在离杂志办事处不远的地方租了个小院子,还在街北租了个店铺,打算干回老本行。安康转着眼珠子,当即想起了一个事。他凑到安仲伟身边问道,大伯,你愿不愿意在咱们杂志上打广告
    安仲伟是知道安康的杂志卖的有多火爆。不过第一次听说广告的事,他有些不明白,便问道,怎么打?
    简单。安康解释道,咱们的第三期杂志正在编辑,到时候开个广告专栏。就写xxx毛皮行盛大开业,第一天有什么活动,比如说什么开业大酬宾,全场半价。
    半价?安仲伟摇着头笑道,半价我得亏死咯。
    就是这么一说。安康转眼想到一个好主意,不过,据我观察。如果大伯你在我们杂志上打广告,最好的宣传就是开业当天请人免费教书。厚载堂哥就可以教书。咱们一家人么,我不收广告费。
    这第一次听说这种事,安仲伟有些犹豫。
    大伯。自从穿越过来,安康对撒娇越来越拿手。
    行,姑且试试。安仲伟心里寻思,试试也不亏。
    第三期杂志就新开了个广告栏,写道:祝仲伟皮毛行盛大开业。由仲伟皮毛行赞助的免费课堂活动于七月廿九举行。举行地点:仲伟皮毛行。
    读懂字的自然看得懂这则广告。就是刚学习认字的幼童也能认出其中两字。这些都不妨碍知道消息的人奔走相告。
    陈轩的初级笔墨纸砚套装准备的很快。上架了一千套,没两天便卖光了。他又在便宜的纸上下功夫,找了最便宜的货源,本着薄利多销的原则,打着援助县里孩童识字的名义。他这样一番高义的作为,使得杂货铺在县里的名声很好。一时间竟然门庭若市,隐隐在余阳县的杂货铺中排上龙头地位。
    挣着钱了,陈轩见到徐立心里也不酸了。现在县里没有不知道杂货铺的陈管事的。徐立只是挣了钱,他不仅挣了钱,他还挣了名。
    少爷果然是个行走的小财神。
    杂志有了稳定的销路,小霞不用再背着坏狗儿出门推销。她现在主要管着课堂内外的事。进课堂之前排队,收课后作业,收集课后问题,得了空还要自己学习。整天忙忙碌碌,看起来神采飞扬。
    --

章节目录

我在古代做少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纸扇长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纸扇长衫并收藏我在古代做少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