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澈回他道,单程一趟要六天。
    用六天时间才能到的地方,那是很远的地方,比余阳到州府还要远三倍。安康甩甩脑袋,想着以后怕是见不着王明了。虽然王明总爱给他浇凉水,可是他确实是个很不错的人。
    安康叹了声气,叫上虎子去通知账房班的同学这个月月中开班。
    账房班一共一百号人,这样挨个通知,他们两得跑两天。杂志办事处众人手头各有各的事情,实在是没人可用,安康便把主意打到杨二郎头上。
    安康的理由很简单,账房班以后由杨二郎做班长,管理班级里的相关事物。当然这是有微薄薪水的。一个月给三百文钱。二郎,正好你和咱们去认认门,多了解了解同学,有助于以后工作的展开。
    杨二郎正被每个月三百文钱的薪水砸的晕乎,此时听了安康的话,没有不同意的。当即和奶奶说了一声,随着安康去通知同学。
    一路上,杨二郎在心里盘算着三百文的薪水。自从家里没收入后,他知道现在鸡蛋一文钱一枚,最便宜的布要十文一尺。三百文的薪水加上每个月的房租,足够应付他和奶奶一个月的生活。
    平安,哥哥回来啦。你有没有想哥哥呀。安康问着话进屋。
    小平安认得哥哥的声音,啊啊地叫了两声,把头转向门口的方向。安奶奶拿拨浪鼓逗他,平安听出是谁回来了?是不是哥哥?
    奶奶。安康把平安从小床上抱起,兄弟两热乎地亲昵了一会儿。小平安现在还不能被竖着抱,只能横着躺在哥哥怀里。他挥着小手,咿咿呀呀,很兴奋的样子。好像在说,哥哥,你回来啦。安康在他身上拱了拱,拱出一鼻子奶味。他转头和一旁的安奶奶说,奶奶,现在我身上也是一股子奶味。不信你闻闻。他抱着平安凑过去闹安奶奶,把安奶奶逗得哈哈笑。许是受安奶奶传染,小平安也咯咯咯笑起来。
    安仲华在一旁凉凉道,都十六岁的人了,怎么还能和小婴儿玩到一起。话里话外变相地说安康幼稚。
    安老太太自从有了孙子,儿子都是靠后站的。她怼道,我看孩子这样就挺好。不像你打小就板着脸,一副不要靠近我的样子。你看咱们康儿在外面有多少朋友。
    被老娘揭了短,安仲华也不敢说什么。暗骂自己不长记性。他是知道他老娘有多护着安康。他这个儿子完全比不上她的孙子。
    第37章 可怜的杨二郎
    拿到《初级账房》书本的人,翻看过一遍书就知道这本书有多么的晦涩难懂。连杨二郎这样读过几年书的,也只能草草地翻完第一小节,便再也读不下去。更何况班里还有不少刚识字的。
    账房班开课第一天,安康让杨二郎统计出班里学生的识字水平。遗憾地是,这里面七八岁的孩童大多只认识不到一百个字。十七八岁的少年还有几个只认识几个字的。好在这群人里除了杨二郎读过书外,还有两个十五岁左右的少年人读过书。这两人一个叫苏未,一个叫白里。
    安康把这一百个人分成三个学习小组,由杨二郎、苏未和白里做组长,带着剩余的三十多人学习。
    开班的第一节 课,安康按照教学计划,教授了写数字和数数。简简单单不到半个时辰的课,一群人竟然用了一个上午来消化。
    午休后,安康紧接着教授他们十以内数字的加减法。
    上过安康算术课的人还能跟得上。没上过他课的,一天学下来人就懵了。数字在脑中绕来绕去,加来加去,就是不知道等于几。
    甚至还有两个孩子听完课后,直接哭了。
    杨二郎好言好语地安慰这个只到他胸口的小同窗,毛正,你为什么哭?
    我听不明白。哇......
    杨二郎:......你以为我就听得明白么。
    他按捺着性子哄道,我也听不明白。咱们一起来学习吧。
    毛正止住哭声,放下抹眼泪的手,好奇地问道,哥哥也不明白么?哇,这课好难。
    杨二郎头疼地看着这一屋子乱七八糟,年龄差距有些大的同学们,突然明白,钱果然不是好挣的。
    他认命地承担起班长的责任。呼吁大家安静。然后制定了除正常学习以外,其余的学习计划。首先,他们要攻克大家不识字的问题。
    二郎奶奶睡醒一觉,起夜上厕所时发现二郎屋里还亮着。她隔着门催促道,二郎,快睡吧。
    奶奶,我马上睡。杨二郎正在复习白天的知识。一旁的稿纸上写满了加减法的公式。
    早晨杨二郎还要负责把书上出现的常用字给同学们讲解一遍。
    安康精神抖擞地走进教室,发现一屋子人都是一副萎靡的样子。他奇怪地问道,你们这是怎么了?
    杨二郎替众人回答,没什么。
    既然没什么,那我们来针对昨天的学习,做个卷子吧。安康笑的一脸和气。大家好好做卷子。做错的地方就是没学好的地方,要多加复习和巩固。
    安康坐在讲台上,无聊地盯着屋内抓耳挠腮的众人。有几个小孩一看就是什么也不懂,眼睛乱飘,不安分。他用教杆轻轻磕着桌面,做完就把试卷交到我这里,我立马批改。每一次的成绩都会登记在册子上。
    --

章节目录

我在古代做少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纸扇长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纸扇长衫并收藏我在古代做少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