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会儿后,他有些泄气。好吧,你们都不回去,那我也不回去了。
    刘管家傻眼了。他万万没想到大少爷不是这里唯一想留下的人。
    安康踢踢庞佑德的脚,就因为我们不走,你也留下来?庞佑德,我怎么不知道你什么时候这么讲义气了?
    我一直讲义气。庞佑德嘟囔一句,留下也没什么不好的。还给发银子。不用回家面对爹娘。整日里惦记着吃的和战事,也就没时间想起王明。
    刘管家带着家里的小厮来,又带着家里的小厮走。一个人不多,一个人不少。临走时他给安康留了些银子,少爷,庞佑德能出去采买,以后想吃什么就让他去买。
    我知道了。刘管家,你一路上注意安全。
    安康等人将刘管家送出三里远,直到看不见刘管家的身影,几人才转身回军营。
    作者有话要说:
    赵秦和安厚语的感情是早早就设计好哒。
    小朋友们,今天的六一节你们开心了吗。
    在这里祝大家明天也开心哦~
    第58章 两封信
    正月二十三,安府收到安康年前写的信。
    卫氏刚看完信便哭的昏天抢地,抖着嘴唇,说不出一句话,把安仲华吓得赶紧让香兰去找刘大夫。他心里暗暗惊道,莫不是安康出了什么事?
    安仲华把卫氏扶到桌边坐下,才拿过她手中的信纸,一目十行地看完了安康的信后无奈道,这......
    卫氏捶着胸口哭道,战场上哪是那么好玩的。他竟然想留在北疆。老爷,咱们去北疆把康儿找回来好不好?
    夫人莫急,刘管家应该是去了北疆。咱们且等等。
    香兰急匆匆地领着刘大夫进了安府,正好撞见安老太太出门。
    一见到刘大夫,安老太太心里便咯噔一下,香兰,这是谁病了?她心里最怕的是小孙子病了。平安如今才周岁多一个月,还属于没站住的孩子。
    香兰福了福,她不知道内情,不敢和老太太乱说,便隐瞒了安康寄信回来的事。夫人有些不舒服,老爷让我请刘大夫来看看。
    安老太太点了点头,道,那我随你一起去瞧瞧。
    老夫人。香兰急忙阻拦她,咱们夫人身体好着呢。就一下子不舒服,谁知道老爷这么紧张。真的什么事都没有。
    安老太太皱眉,奇怪道,你这丫头今天怎么奇奇怪怪的。她小声嘟囔了一句,跟拦着我似的。
    香兰跟在安老太太身后,心里着急不知道该怎么办。夫人可是看到大少爷的信后才哭,一定是大少爷发生了什么事。大少爷可是老太太的命根子。
    香兰越想越着急。卫氏的院子就在眼前,她就是有心阻拦,可也不知道说些什么。只能忐忑地跟在安老太太身后进了卫氏的院子。
    娘?你怎么来了?安仲华一惊,忙把安康的信藏在身后。
    安老太太眼睛尖,瞧见安仲华的小动作,再一瞧卫氏一脸地泪水,急切地问道,康儿的消息?他如何了?
    娘。您别急。康儿好的很。他有个同窗在伙食营里,饭食上也被亏待。
    没被亏待?我康儿打小吃的精细,军营里头能有什么好吃的?安老太太打断安仲华的话,他说了他能回来吗?
    安仲华不自觉地捏紧手里的信纸,喉头滚动一下,小声道,安康说他暂时不想回来。
    什么?安老太太探头侧耳去听,瓦片你说什么?我没听见。
    我说。安仲华咽了口口水,安康说他暂时不想回来。
    安老太太愣了一下,没明白这话里的意思,不回来,那他去哪?
    留在军营。安仲华闭了闭眼睛,希望他老娘能撑住。
    安老太太楞在那好一会儿没动静,就在安仲华想着上前去扶她的时候。安老太太低声问道,他自己想留下的?
    他写了信,说是自己想留下的。怕安老太太着急,安仲华立马加了一句,他不上前线,在后面搞后勤,说要保家卫国。
    知道了。安老太太勉强挤出一个笑,看着卫氏劝道,莫哭。男儿应该有血性。我大孙子做的对。
    安仲华错愕地看着安老太太,他以为,他的老娘会和他哭上一顿,然后让他找人把安康接回家。没想到她竟然这样平静。
    男儿保家卫国我如何不知。可我是当娘的。卫氏说着说着又掉下眼泪。我一想到他在外面受苦,我这心里........难受啊。
    安老太太走近卫氏,轻轻地拍了拍她的肩膀,说道,男人的事,咱们女人不掺和。我们呀就在后面,好好地鼓励他们,让他们安安心心地做事就行。
    安老太太想到三十年前自己年轻时候的事。那时候自己丈夫在外赌博输了大半家产,公婆直接和他们断了关系。家里连个营生都没有,儿子还在襁褓里。有时候夜里想想都睡不着觉,好几次差点抱着孩子跳井。
    再难日子不也得过下去么。孩子还那么小,难道真的带他去跳井?她卖了自己的嫁妆,换了些钱。和丈夫带着儿子从县里搬去农庄。自己带着孩子学种地,让丈夫拿钱去做生意。
    --

章节目录

我在古代做少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纸扇长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纸扇长衫并收藏我在古代做少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