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昌明谦虚地笑笑,哪里,哪里。迩陶过奖了。
    徐昌明的军师全名纪迩陶,原本是徐昌明大哥的幕僚。后徐昌明大哥战死稍长,纪迩陶便辗转成了徐昌明的军师。
    此次徐昌明能得到戍边大将军的位置,里面有纪迩陶的很大功劳。因此,徐昌明对纪迩陶颇为看重。
    当初北疆军队两次被毛子们追的到处乱跑,如今让这群毛子也尝到了这翻滋味。李淮远的心里多少有些快意,瞧着徐昌明也顺眼了许多,跟着夸了一句,大将军英明。
    被李淮远夸奖,徐昌明有些飘飘然,觉得自己突然就成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将军,日后定能在北疆建功立业。几年后衣锦还乡,京城里的高门大户再也不会说他徐昌明是个靠老子靠兄弟的废物。
    这一仗打到晨光熹微时,高淳才下令撤军。
    这一战,活捉毛子三百余人,击杀毛子五千余人。剩下的毛子沿着来时的路仓皇逃命。
    什么?陈子澈不敢置信地看向赵秦,那徐昌明如此狠毒么?
    赵秦点点头,今日休整结束后,徐昌明便要将那些毛子活埋在章垂镇十里外的地方。听说只需露个头在地面上,脖子以下的身体都得埋在土里。这样是为了震慑住毛子。
    邱源惊讶地瞪大眼睛,我听郭师傅他们都说徐昌明是个绣花枕头,没想到他竟然能做这样的事。
    惊讶地不止他们几个,就连李淮远也被一惊,脱口而出道,就徐昌明那个草包能想出如此主意?李淮远是怎么都不信的。徐昌明从前在一众的世家子弟中资质算是下等,没想到只一年不见,整个人脱胎换骨。
    作者有话要说:
    祝大家明天快乐哦~
    第64章 收鸡仔
    徐昌明得意于自己的战功。不过往朝廷上报的时候,纪迩陶没说他们以多胜少,只说首战告捷,把毛子打的溃不成军。
    有了这一战,徐昌明越发得意起来,更是不把李淮远放在眼里,话里话外挤兑他。两人之家差着辈分,李淮远不欲与他一般见识,每次被挤兑,都装作听不见。可回了自己的军帐,老将军总要生好一会儿气。
    科拉尔吃了一场败仗,本就心高气傲的他胸口跟着疼了两天。再一听探子来报,说大梁人将俘虏的士兵活埋在达坦通往章垂的路上,更是眼前一黑,一口气差点提不上来。他捂着胸口,咬牙切齿道,大梁人竟如此歹毒,活埋我达坦百余战士。他似乎忘了,四个月前章垂的惨案是谁做下的。现在觉得自己成了受害者。
    孙大爷抓了鸡往笼子里放,陈子澈跟在后面数数。数到二十三的时候,孙大爷家的鸡圈里只剩下一只公鸡、三只母鸡并几只刚出壳不久的小黄鸡。
    孙大爷拍拍手,将车笼拎上牛车,打探道,陈小官,军营里如今收了多少只鸡了?
    陈子澈在册子上记了数,数了铜钱递给孙大爷,数数钱对不对?没收多少。各个村子里的鸡都没多少。猪更是没收到几头。
    孙大爷数完钱揣进兜里,现在都还早了,再过两个月,挨家挨户就能孵出更多鸡仔。过了夏天,猪仔也就多了。
    孙大娘坐在一旁纳鞋底,没见到常来的安营长,她奇怪地问道,怎么安营长这次没来?
    宋石头把鸡笼固定好,转回头和孙大娘道,安营长在营里盯着盖猪圈和鸡圈呢。虎子忙着在军营里招人。说到这,宋石头话里都是对安康的夸赞,安营长好心人呢,军营里不少像我这样的残疾兵。安营长首先招咱们这些残疾兵进粮食营呢。
    哎哟,这真是大好人。孙大娘放下手里的活,仔仔细细地听宋石头把安康好好夸了一遍。她心下当即有了别的心思。
    安康扎着裤脚,和军营里的兵一样□□着上身。盖猪圈他不会,就帮着递石头抬东西。
    宋振威领着人过来,瞧见他这一身装扮,笑道,你这也是在练兵?
    安康不好意思地笑笑,是在练兵呢。
    靠着一些老弱病残的残疾兵盖猪圈显然不现实。不说耽误工期,就是残疾人搬石头搬板材他也不放心,生怕他们使不上劲伤到自己。
    因此,安康就想了个主意。他跑到宋振威跟前,一通乱扯,明着说士兵们给粮食营干活既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增加团队合作的默契。实际上,宋振威也不是个傻的,一下子就听出安康是要借人干活。
    粮食营可是头等大事,宋振威也不敢马虎,召集了士兵,说了一些好听的场面话,最后把这些人拉到粮食营来干活。
    地都犁一遍?宋振威望着不远处翻新的土地,问一旁的安康。
    安康找了自己的衣服套上,规规矩矩地陪着宋振威看了鸡圈又看了猪圈,还有牛圈里站着的几头牛。
    瞧见一旁堆得半人高的动物粪便,宋振威皱皱眉,要肥地?
    可不是。明天就打算弄进地里去。捂上半个月再翻一次地就要下种了。
    种子可收够数了?种子的事情是宋振威最担心的。
    这个不是事。我已经托了家里的亲戚,从南方运种子过来。
    --

章节目录

我在古代做少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纸扇长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纸扇长衫并收藏我在古代做少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