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一起看信的赵秦失声笑道,你说邱源就是了,何必把子澈带上。子澈不过是担心他,陪着他一起留在京城的。
    你看看,这信上写的些什么?他们两个整日听曲,好不快活。
    邱源也是因为要在小说中写一些风土人情,所以留在京城观察。怎么到你嘴里,就变成他们两个不务正业?赵秦笑道,等他们两个回来了,我非要告你的状。
    在两个人吵吵闹闹时,余阳县的城门口进了一辆奇怪的朱红色椅子。推着轮椅的是个十三、四岁模样的少年。一旁还有一个妇女带着两个孩子。
    坐在奇怪椅子上的人也很奇怪,半边身子都没了。他的出现,吸引了街上绝大部分人的目光。他们都知道有两个身带残疾的人来投奔安家大少爷。难道这个也是来投奔安家少爷的?
    作者有话要说:
    刘霞一直在作死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自己挖坑自己跳,神助攻。
    今天休息,白天更新一章。
    宝子们,今天要开心呀。
    我的好基友说我这篇文写的还可以,但是数据一直很惨淡。emmmmm......
    第114章 怎么就信了一个两岁娃娃的话
    坐在红色轮椅上到来的正是孙五郎一家。
    孙五郎回家后没有被家里的兄弟姐妹排挤,只是日子过的一般,勉强糊口。再过三年,大儿子就该说亲了。以他家的情况,找个儿媳妇儿有点困难。不如出来到余阳跟着安营长闯一闯。还是干农场,自己心里有底。
    但是,农场到底招人不招人这个事情一直被余阳县人惦记着。这些天,傅家村里的人空闲时就到傅川家坐着,希望能得到第一手消息。
    刘霞睡饱了,就到院子里和人唠嗑。村里人说话时隐隐地捧着她,这让她身心舒畅,心里得意极了。她坐在院子里晒着太阳,手里捧着瓜子,悠哉地翘起二郎腿。她噗地吐出一口瓜子皮,管他招人不招人,农场那活计应该不该是什么好活计。农场不就是种地么,在自己家种地不好么?去那给人管着,自己家的地还种不种了?
    话不是这么说的,给安家少爷干活有那个五险一金,比自己在家种地好。
    能有自己在家舒坦?刘霞一脸地不赞同,一天要干4个时辰。咱们自己在家哪里要干这么长时间?
    刘霞你这话说的也对。一天4个时辰有些长。就是不知道有多少工钱。
    种地能给你多少工钱?刘霞一脸不屑,满不在乎。
    虎子这边已经被他娘念叨的耳朵起了茧子,虎子,都这么久了,你怎么还不给你表哥在杂志办事处找个活?
    虎子爹在一旁说道,杂志办事处哪还有什么空位塞人?你这婆娘,天天在那你不知道?可别为难虎子。
    谁为难虎子了,我就是让他打探打探。虎子娘说,我就那么一个侄子,我不想着他想着谁。
    虎子,安家少爷划地都从傅家村划到县城边上了。听说要建农场。你看你能不能帮着你表哥在农场里找些活?虎子爹想起农场,听人说划了好大一块地方,还经过赵家村。
    少爷还没说农场招不招人呢。虎子把带回来的点心打开拿给坏狗儿吃。
    农场?虎子娘不高兴道,怎么能让你表哥去农场?那不还是去种地的么?虎子你就不能找些好差事给你表哥?
    好差事?什么好差事?他能干什么?虎子皱着眉头,没忍住回了一嘴。
    你这孩子,你怎么说话的。虎子娘不高兴地看着虎子,你表哥怎么了?不偷不抢,老老实实地在家种地怎么了。
    你也知道他就会种地。还让我给他弄什么好差事。
    虎子爹出声,行了,虎子。好好和你娘说话。他娘,别为难孩子。虎子心里有数就行。虎子爹不痛不痒地说了两句。其实他心里有气。刚成亲那些年,虎子娘处处想着娘家,还把家里的东西往娘家搬。后来他和虎子娘还干了一架,以后也不让虎子娘管钱了。就是虎子娘搬东西回娘家,也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这么些年,他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你们爷俩就是一个鼻孔喘气!虎子娘生气地转身,侧坐在炕上。
    尽管虎子不喜欢表哥一家,晚上回到安府后他还是问了一嘴,少爷,咱们农场招人不招人?
    虎子一脸苦恼的样子瞒不过安康。他奇怪道,怎么了,回家一趟还不高兴了?
    唉。现在余阳的人都盯着农场。我娘让我给娘家表哥找个差事。
    安康肯定道,招,肯定得招人。那帮残兵很多不能干重活,肯定得要找干活的。不过这次我打算分两种招工。一种是正式工,给交五险一金的。这部分我已经算好了,一共五个部门,一个部门招三个,一共招十五人。招这十五个人的要求也会比较高。另一种是兼职短工。活干不过来的时候找兼职短工。这种是五天一结工钱的。农场不帮交五险一金的。
    啊。虎子摸摸头,觉得安康说的有些复杂,怎么招人还不一样。
    --

章节目录

我在古代做少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纸扇长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纸扇长衫并收藏我在古代做少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