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枝差点呛住。
    她轻咳一声:这么着急作甚?他说月底就月底吗,万一失手,说不定还要等一个月。
    这种事他能胡说?大理寺卿都要靠他呢,说月底就是月底。周茹伸手将女儿头上一根丝线拿掉,这阵子你少织点锦,别累倒了,亲都成不了。
    成不了,那不正中下怀?可惜她不能连累姑姑,叫姑姑也跟着一起累倒。
    青枝思忖了下,试探道:娘,还是不要着急定吉日吧。我这趟来京城,看到裴连瑛,也不觉得他有多好。
    什么?周茹以为自己听错,眼睛瞪圆,他还不好?他都愿意让你织锦。
    青枝皱眉:我织锦为何要他同意?再说,这便算好吗?爹爹对娘才叫好呢。
    周茹愣住。
    要说陈简,那真是对她掏心掏肺。
    她娘的眼光十分毒辣,多少家来提亲,都不要,就给她选了陈简,说她嫁过去一定不会受苦。
    在陈家的十几年,她果真没有受过苦,生下青枝后,陈简哪怕自己织锦忙,晚上也会抢着帮她带女儿,好让她睡个安稳觉。钱财上更不委屈她,只要银子够,她想买什么,陈简都舍得。
    唯一的缺点是,陈简待别人也好,大方仗义,她起先是有些抱怨,后来见他为女儿定了裴家这门好亲事,便释然了。
    青枝道:裴连瑛来过这儿几回?就一回,娘便觉得他十全十美?
    两者一比,裴连瑛是有欠缺,但他是左少卿啊,周茹道:你爹当年若是四品官,他便是几日不见我,我也乐意。
    青枝:
    周茹劝女儿:他不是不想见你,是太忙,你得体谅他。别说我这为娘的不帮你,你对他挑三拣四的,外面多少姑娘想嫁呢,你去打听打听,别以为他只能娶你。
    青枝听得一肚子火。
    谁稀罕!
    她冷冷道:现在就这样,成亲后还不知会如何,指不定瞧我不顺眼,便纳个妾氏,到时又能奈何他?说罢起身离席。
    周茹皱起眉头。
    原来女儿是觉得未来女婿不够体贴,难怪来京城后,她态度很奇怪,既不去找裴连瑛,见着裴连瑛也不叫裴哥哥。周茹摇摇头,这孩子太傻,裴连瑛忙,她就不能主动些吗?
    只要她将裴连瑛的心牢牢捏在手里,还怕他以后纳妾?不过那些富贵人家确实有不少纳妾的。
    周茹忽然也有点犹豫起来。
    她询问陈念:阿念,你觉得连瑛如何?
    陈念淡淡道:我听青枝的,她觉得如何便是如何。
    周茹:
    行吧,这二人一条心的,问了也白问。
    但她不能惯着女儿,裴连瑛这样好的条件,怎么能因为这点不足就抛弃?女儿傻,她可不傻,四品官夫人,这世上没有几个女子能当上,而且以后还会往上升,指不定能做到一品夫人。周茹心想,大不了她去跟李韭儿说一说,李韭儿肯定会提醒裴连瑛,叫他上点心,省得女儿瞻前顾后。
    次日周茹提着亲手做的黄精果去裴家。
    两家离得近,无需坐车,一盏茶的时间便到。
    李韭儿笑着迎出来:老远就闻到香味,你在哪里买的黄精根,这东西不多见。
    也是巧,刚去集市就瞧见,我寻思你爱吃,就买了做果子,很是滋补。周茹走进屋,见裴老太太也在,忙取一碟送到她面前,您老吃更合适了!
    裴老太太喜滋滋夹起一个:这时节的黄精根最好,以前在均州我都自个儿去挖。她慢慢品尝,而后一笑,想必青枝不爱吃,小姑娘喜欢甜,这东西苦,对身体好。
    您还真猜到了,青枝厨艺好,可黄精果她是不会做的,只能我做。周茹给李韭儿也递了一个。
    三人坐下一起吃。
    裴老太太知道陈念跟青枝在织锦,好奇问起:那些锦缎都卖给谁家了?
    都有,什么张家,赵家,哦,还有长兴侯府,那赵家好似是长兴侯府的亲家。昨日阿念专门去赵家送锦缎,弄到很晚才回,那些富贵人家真是不好伺候。
    裴老太太没什么反应,李韭儿的面色却是微微一变。
    老人家记性不好,见着赵廷俊根本想不起是谁,但李韭儿夫妇都能认出赵廷俊。
    李韭儿问:是玉林巷的赵家?
    是啊。
    李韭儿欲言又止,不知该不该提起赵廷俊,犹豫间,听见周茹道:京城女子都爱穿锦袄,阿念带来的锦缎都不够用。我看有些大户人家的老爷还纳妾,那锦缎要得更多了听说有些甚至有几个妾,也不知真假。
    裴老太太撇撇嘴:几个妾算什么?这儿富人家多,不像均州,家里有一百两银子了不得了。京城那些权贵,哪个家里不是有金山银山,养几十个妾的都有。
    这么司空见惯的吗?周茹试探之后,心头一惊,难道裴连瑛以后也会纳妾?
    倒是李韭儿听出一点苗头:我们家连瑛绝不会纳妾,你看他连个丫环都没有,他啊一心忙衙门的事,没有别的念头的。
    --

章节目录

艳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久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久岚并收藏艳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