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枝道:娘别瞎猜了。
    我才没有瞎猜,等他来了,一问便知。周茹笑眯眯的,心情很好。
    陈念听说此事,问青枝:要现在画底本吗?
    青枝摇摇头:我先画一幅人像,等明儿再开始画底本。
    什么人像?
    青枝挑眉:兴许能帮着抓到贼的人像。
    陈念道:那我帮你磨墨。
    二人去了东厢房。
    周茹看姑侄俩又在忙了,想起媒婆的事,就揣了几两银子去玉镜街。
    果然这冯媒婆很出名,一问就问到。
    周茹过去敲门。
    有个丫环来开门,领着她在偏厅等。
    好一会,冯媒婆才见她。
    听出周茹不是京城人士,冯媒婆先是问从何处来的,再问是做什么的,最后才问周茹想替她小姑子寻个什么样的夫家。周茹自然是往高处说,想陈念当官夫人。
    冯媒婆笑一笑:您小姑子都二十八了,便如您所说,容貌惊人,当官夫人也不容易。
    周茹也笑了,扬声道:我女婿是大理寺左少卿,虽然还未跟我女儿成亲,但早已定了亲的。
    冯媒婆惊讶,是哪个大理寺的裴连瑛吗?原来与他定亲的是从均州来的陈家。她笑得更柔和了:您不早说,您既是裴大人的未来岳母,那这事儿也是可行的。
    周茹心头一喜:是吗?微微前倾身子,那能嫁给几品官?最好是不要低于四品。
    冯媒婆怔住。
    周茹一心要让陈念嫁得夫家比赵家好,没想那么多:就算品级低些,家世一定得好,比如什么国公府,侯府之类。
    冯媒婆轻咳一声:陈太太,您恐怕对京城不太了解。就算陈家与裴家是亲家,也改变不了陈姑娘的家世。她所谓的做官夫人,那夫家多数都是想要攀附裴家的,那么,怎么可能会比裴家家世高?富贵人家可丢不起那个脸。
    见冯媒婆一脸为难,周茹皱眉:你的意思,她只能嫁给那些六七品的小官?如果是这样,将来陈念见到赵廷俊,仍然得低头啊。
    冯媒婆抱歉道:也只能如此,陈太太您别介意,我从不说假话,该什么结果就是什么结果。
    周茹心头一凉。
    如果是这样,倒不必着急了,她叹口气道:罢了,今日打搅你,告辞。
    冯媒婆也没挽留。
    周茹走出门口,又叹了口气。
    丈夫临死前还惦记着陈念,生怕她一生孤苦,故而她总想着小姑子的终身大事,希望小姑子能嫁给好人家,但眼下看来,不容易。
    要不要去庙里为小姑子求个姻缘签?
    反正出来都出来了,建国寺也不是很远,周茹一路问着过去。
    中途路过玉林巷,她在巷口停住了,赵廷俊这孽畜就住在此处吧?他倒是好,无德无品,竟然还能住上这样的宅子,周茹走进去,抬头看一家家门匾,皆是高官府邸,名门世家。
    她狠狠地呸了一声,若是老天有眼,就该叫赵廷俊这厮短命,别留着祸害百姓。
    暗地里骂了几句正待离开,却见辆马车在身边停下,一个小姑娘坐在窗边叫道:陈太太。
    周茹仔细一看,发现是赵蕊。
    赵蕊并不喜欢周茹,她是知道成康五年的状元是谁了,招招手,叫周茹过去。
    早知道不来这里了,好死不死的竟然碰到那孽畜的女儿,周茹皱一皱眉:赵姑娘有何事?
    赵蕊道:你的状元女婿姓裴,是不是?他现在是大理寺左少卿。
    周茹点点头:是。她不想跟赵廷俊的女儿搭话,准备告辞。
    赵蕊却道:既是嫁给官员,那你女儿应该很快就要出嫁,我的锦缎该不会织不成了吧?她最关心这个,就怕以后买不到这等锦缎了,因从没听说哪个官夫人还在织锦的。
    这样自然最好,可惜她的女儿不是这种人,周茹道:青枝既然答应你,肯定会织好,赵姑娘也不必一次又一次问吧?上回在溪亭泉都问过了说着一顿,不过我女儿出嫁后是抽不出空的,还请赵姑娘以后莫要再找我女儿跟小姑子!
    态度不是很客气,赵蕊听了微怒:我何时又找过了?什么溪亭泉,我根本没在那里见过你们。
    你分明派管事请我小姑子去的,那管事三十来岁,细长眼睛,来过我们家,我可没看错。周茹不欲多说,我要去建国寺呢,告辞。
    赵蕊莫名其妙,回家后就把那管事叫来。
    你前阵子去过溪亭泉?
    管事不敢说:没有,小人一直在府里。
    赵蕊盯着他的眼睛,他确实是细长眼,也去过陈家,周茹应该不会撒这个谎。她高声喝道:你敢骗我?你不老实回答,我就去问门房,总有人见你出去的。再不成,我去问城门口的兵士!
    管事浑身一颤。
    见他像是害怕了,赵蕊道:你为何冒我的名字去见陈姑娘?
    管事道:小人没有
    赵蕊怒极:你别逼我,你是不是想被打板子?
    --

章节目录

艳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久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久岚并收藏艳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