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后。
    陕西布政司西北与鞑靼接壤,鞑靼每年到了秋冬季节,因为粮食不足,总会来骚扰大月朝边境,劫掠大月朝村民的粮食、牛羊。
    这一年冬天,因为鞑靼雪灾严重,鞑靼境内百姓更是缺衣短食,因此对大月朝边境的村落骚扰更是严重。
    不少边境村民不堪其扰,纷纷逃难到了东南边的巩昌府、平凉府等地。
    西境冬天极为寒冷,到了十一月,晚上已经到了滴水成冰的地步,这些难民若是露宿街头,一晚上便直接冻死了。
    明秋意不忍心,便让闲王督促了官府,搭建棚子收留这些难民,她又以闲王的名义,采购了棉衣、棉被给这些难民使用。
    在边境抗敌的陕西都指挥使周振也察觉到今年的战事不同以往,赶紧写了奏折递给了京师。
    闲王这边,也收到了钟浩的信。
    哥哥在信中说,今年鞑靼的进攻比以前猛烈了很多,他担心,鞑靼怕不只是骚扰边境抢夺粮食那么简单。哥哥推测,鞑靼有可能想要南下侵犯。
    王府书房中,穆凌寒、张元、钟涛等人正在议事。
    钟浩在西镜担任秦州卫指挥使十余年,对边境的情况十分熟悉,他的推测应当不会有错,看来,鞑靼今年是想动真格了。
    穆凌寒又把一月前,在巩昌府遇到了鞑靼王子的事情告诉了大家。
    这么说,鞑靼本是想联合王爷,共同进犯中原了。王爷没有答应,但是他们并没有打消野心。钟涛分析道。
    周振对眼下的情况也有警醒,已经向朝廷写了奏章,如今附近的数卫的兵力都去了西北边境,不知道能抵挡多久。穆凌寒心中忧虑,若是边境危险,那么随后巩昌府、平凉府便面临危机。
    他即便不担忧百姓,也为自己的妻儿担忧,一旦巩昌府等地面临敌军侵犯的危险,明秋意和凡儿怎么办呢?
    回去京师避难吗?先不说皇帝允许不允许,这大老远的,他也不敢把明秋意送到京师去啊。他还怕皇兄贼心不死,惦记明秋意呢。
    送到别处?这边境不保,哪里又是安全的呢?
    鞑靼铁骑确实不可小觑,不过,鞑靼内部一向四分五裂,他们又缺衣少食,应该不成大气,王爷不必太担心。张元又道。
    穆凌寒点头,希望如此,眼下我们也得警醒起来,钟涛,你要抓紧护卫营将士的操练,只怕万一。
    钟涛抱拳,属下明白。
    出了书房,穆凌寒便去了后院。
    小世子如今九个月了,也不知他是天生了得还是怎么的,现在把他放在地上,他就能摇摇晃晃的走两步了。
    不过,唐清云说,过早走路对小世子的腿不好,明秋意便不让小世子走着玩,但是,他自己却偏偏找到机会就要走,扶着墙走,扶着人的腿走。不让他走,他还发脾气。
    这不,穆凌寒才走进屋子里,坐在床上的小世子见到父亲,就哇哇乱叫,招呼父亲过来帮他学走路。
    穆凌寒不理他,他看向坐在一边的明秋意,她正在看账本。这些日子,因为要拿出银子给难民搭棚子,做棉衣棉被,买粮食,府里的开支很大。
    穆凌寒向来不管银钱支出,但是他也是知道大概的,再加上他最近让钟涛加紧训练王府护卫营,也是开销不少。
    是银子不够了吗?
    明秋意摇头,虽然最近支出大,但是府里这些银子还是有的。只是,我发现最近来巩昌府的难民越来越多,这才冬月初,便有这么多人,这情况让我有些担忧。
    明秋意此前一直在安稳的京师,原来那一世也一直呆在皇宫,如今到了西境,亲眼看到这些难民,心中不忍。
    去年冬天的时候,虽然偶有难民来巩昌府讨生活,却远远不及今年的人数,眼下的情况,似乎有些不对。
    鞑靼似乎意图大举进犯。也不知道后面如何,你需要早些准备,以防万一。穆凌寒告诉了明秋意实情。
    若真是到了那一步,早些准备总比临时慌乱来得好。
    明秋意懵了,早些准备?王爷的意思是?
    若是边境几城失守,那么接下来巩昌府等地就危险了,你和凡儿,最好离开这里,往东南边去避一避,南下便是汉中府
    明秋意惊呆了,她万万没想到,会面临这样的情况,她以为,和闲王来了巩昌府封地之后,虽然环境艰苦一些,却能和安安稳稳的度日。
    如今,若是鞑靼南下,兵临巩昌府,她便要如同那些难民一般,逃难去了。如今她可怜那些难民,将来,她也如同他们一般。
    这是她没预料过,也不知道如何应付的日子。
    原来,她设想的岁月静好,其实很难存在。在宫中是如此,在宫外也是如此。
    看到明秋意迷茫又有些凄凉的神色,穆凌寒又心疼,又愧疚。她本是千金小姐,跟他来这环境恶劣的巩昌府已经是亏待她了,而现在,他竟然连安稳的日子都没法给她。
    若是日后让她奔波逃命,他又于心何忍?
    穆凌寒神色苦涩,也许,我不该娶你,你若是留在京师即便是嫁给了混账章简,也不会过这般日子。
    --

章节目录

王妃躺赢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孤猪一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孤猪一炙并收藏王妃躺赢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