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贵妃想闲王当摄政王,自然并不是真的想要闲王做什么,这只是一个虚名,所以,王爷王妃不用担心日后去了京师,要日夜劳心这话,沈获说得很是克制,他其实是想说,不会耽误闲王吃喝玩乐。
    可闲王当摄政王这虚名,又对皇贵妃有什么用呢?明秋意更是疑惑了。
    王妃,您真是小看闲王和您的名气了。闲王王妃来巩昌府这九年来,西境民生安稳,鞑靼几次强攻失败,如今甚至在边境掠夺都少了。这其中,王爷的功劳可不小。而您,心存仁善,这些年为西境百姓做了多少事。不说百姓民心,就说西境将士官员,哪一个不是对王爷王妃心服口服呢?就连闵知府,虽然曾经因妻女和王妃有嫌隙,但是他感念王爷王妃贤德,不愿升迁去京师,而是选择留在巩昌府当知府,便可见一二。
    明秋意被夸得很不好意思,闵大人实在过于赞誉了,我和王爷不过举手之劳
    王妃,沈某并没有虚言。西境官民对王爷王妃臣服,这虽然不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事情,可朝廷不会不知道。周振等地方将领大官,可没少为闲王说好话。闲王王妃虽然一贯低调,可日久见人心,有些事是无法长久隐藏的。
    明秋意高兴归高兴,可若是这样,可麻烦了,比如现在摄政王之事。
    再说京师,闲王才能,可能不是人人知道,可闲王善交天下好友,除了章简,我就不曾听过王爷有过仇敌。张融,如今是兵部尚书了,他曾经害过闲王,现在却依旧把闲王当至交好友,闲王在朝廷的威望就不低。
    明秋意这下真的目瞪口呆了,我竟不知,王爷喝酒也能喝出这般能耐?!
    沈获忍不住笑了,王妃,王爷是有大智慧的人,他去喝酒,又怎么和一般纨绔一样呢?沈某也大胆的自夸一句,沈某如今在朝廷之中也有些地位,也十分的愿意结交王爷王妃,沈某不就是最好的一个例子吗?
    这让明秋意有点心虚,当年她在知府府衙后花园见到沈获,便知道沈获来日要飞黄腾达,特意向他示好,又让闲王去和他交好。
    见王妃一时不语,沈获又道,其实沈某一直知道,沈某真正的伯乐,是王妃。是王妃那日在府衙后花园为沈某解围,是王妃让闲王送我赴京盘缠也是王妃让唐大夫为我看病。王妃恩情,沈某一直记在心上。
    明秋意更加惭愧,沈大人,有些事情确实是我做的,当初我也是看出沈大人绝非等闲,故而有心结交。我的本心便是不纯的。可闲王却并不是。您若是真的了解王爷,便知道,王爷做事只随心,我也可能强求他。既然他愿意送您盘缠,愿意和你结交,那便是他认可了你。还请沈大人不要误会了闲王的一片真心。明秋意急忙道。
    沈获一愣,忽而向王妃又拜,是沈某狭隘了。闲王交友随心,沈某误会闲王万分惭愧。王妃也不必自谦,王妃如今能坦诚相告,可见也是真心之人。
    我不如王爷。明秋意也真切道。
    王妃不必这么说。您也是少有的通透之人。
    明秋意有点尴尬,这马屁拍了半天,正事都差点忘记了。
    所以,沈大人和皇贵妃,便打算让闲王当摄政王?让朝廷上下安心?
    沈获点头,太子如今不满九岁,实在太小了。三皇子也只比太子小三岁。三皇子的生母是江南大族之后,如今,三皇子也有不少人支持。若有闲王当摄政王,沈某觉得,必然能朝廷上下安心不少。
    我会将沈大人的话告诉闲王。可明秋意知道,闲王是绝不想去京师做什么摄政王的。
    多些王妃。王爷王妃也不必太焦心,其实皇贵妃的意思是,等太子成年,您和王爷便可以离开。沈某看皇贵妃意思,怕也是有些忌惮闲王的。到时闲王功成身退,皇贵妃也不敢忘恩负义加害王爷,您和王爷再回巩昌府,逍遥自在便可。
    又想利用,又怕闲王得势,这皇贵妃也太谨慎了些。
    王爷他也许不会答应。又回到京师,她不愿,闲王更不愿。
    闲王会答应,他并不想看到大月朝陷入内乱之中。王妃仁善,也不会愿意看到这一幕。沈获信心十足,他料定闲王不会袖手旁观。
    沈获说的没错,若是大月朝内乱,巴特耳便不会安分。这是闲王和她都不愿意看到的。在西境生活了快十年,她已经把这里当做家了。
    沈某要说的都说完了,还请王爷王妃提前准备。沈某告辞。
    谢沈大人告知,眼下王爷不在,我也不便留沈大人用饭,沈大人请好走。
    沈获离开王府后,便去了如意楼。
    他倒不是没处可去,如今他的地位,去知府府邸,闵恒求之不得呢。
    可,不知为何,他十分思念如意楼的酒菜,和很久很久之前,在闲王府吃过的饭菜,十分相似。
    半年后。
    庆元十一年,春。皇帝驾崩,传位太子。
    新皇年幼,太后加封闲王为摄政王,和内阁大学士沈获、太傅明宣三人共同辅政。
    --

章节目录

王妃躺赢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孤猪一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孤猪一炙并收藏王妃躺赢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