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
    夏父夏裕昆嗓音传来,夏言,明天回家吃顿饭。
    夏言神色很淡。
    本想拒绝,后,想了下,道:好。
    等你下班了就来,需要派车去接你吗?夏裕昆的语气疏离客气,夏言说道:不用,我自己过去。
    好。
    彼此挂了电话。
    夏言又在沙发上坐了一会儿,她才起身,长腿落地,有些发软,她看着陷在黑暗里的别墅,想起大学毕业那一年,她跟家里闹翻,也不算闹翻,她要进唐奕的剧团,父母反对,认为她去了会影响夏情。
    他们给她重新安排了一个剧团,她因仰慕唐奕老师便拒绝了父母,义无反顾地进了唐奕老师的剧团。
    自此父母对她的态度就更冷淡了,不缺她吃的喝的,一切都没有变,但是态度就是淡了。后来闻敛回京市,她跟闻敛在一起,父母对她的态度就更冷淡了,她想着,索性就搬出了夏家,搬进了这里。
    她搬进来时。
    父母是冷淡的,剧团的人得知,眼神很厌恶。
    连带唐奕老师对她的态度都日渐冷淡。
    所以这两年,她是唐奕老师的徒弟,但却还是只能在B组混日子。
    夏言指尖掐了掐,拿着手机,上了楼。
    这一晚。
    闻敛确实没有回来,夏言没睡好,隔天起来有了黑眼圈,她用粉底遮了遮,去了剧团,投入练习。
    下午五点多,夏言跟徐老师告别,随后打了的士回了夏家。
    夏家在京市早年是名门望族,后来为了老太爷的一句话南迁,可惜发展不顺,又举家迁回京市,而此时的京市圈早已变样,夏家的地位一落千丈,夏言的母亲努力了十年,没有生出儿子,只生了两个女儿。
    她就着重培养两个女儿,想把她们培养成名门闺秀。
    夏情便展现了她的才情,从小琴棋书画都学,样样精通,并且很早就在舞蹈圈出了名,这也让夏家从尘土中破出来,有了点儿声望。于是父母的培养重心就渐渐偏向了夏情,这也是夏言与父母隔阂的开始。
    他们把夏情送进了郁金香国际学校。
    夏情才能与闻敛同桌,同班。
    而她靠自己努力考上一中,普普通通地走完了整个高中。
    看到她回来,家里保姆开了门,夏言喊了一声阿姨好,随后进屋,客厅里,父母坐在沙发上,看到她进门。
    母亲赵丽韵坐直了身子,唇角笑容淡了下,拍了拍裙摆,中秋难得团圆,也不见你回来,去哪儿了?
    夏言走过去,在对面的沙发坐下,语气淡淡,中秋那天帮朋友忙,跳舞去了。
    是市里的节目还是?
    都不是。
    赵丽韵一听,脸色微拉,别随便什么忙都帮,多跟着唐奕老师学习。
    夏言扯唇,没应。
    这时,脚步声传来,她抬眼,便看到夏情穿着一袭黑色的长裙走下来,她唇角带笑,妹,好久不见。
    夏言:好久不见,姐姐。
    吃饭了。夏裕昆站起身,率先朝餐厅走去,赵丽韵睨夏言一眼也起身,进去,看到夏情,拍了下夏情的手臂,哪儿弄的,脏兮兮的。
    夏情低头一笑,说道:不小心蹭到一点灰尘。
    她亲热地挽了下母亲的手臂。
    他们三个走向餐厅,夏言这才起身,走过去,落座在夏情的对面。饭桌上,赵丽韵询问夏情接下来要去市里比赛的那支舞蹈练习得怎么样,现代芭蕾这些年才展露头角,比较新式,不是每个人都懂得欣赏的。
    赵丽韵询问时,脸上带着骄傲。
    夏言默默地垂下眼眸,默默地吃着碗里的饭菜,完全没有插话,像游离在外的局外人。饭吃得差不多,夏裕昆去接电话,赵丽韵进厨房,给夏情端燕窝,餐桌上就剩下姐妹俩,夏情放下了筷子,抬眼看着夏言。
    她静静地打量着。
    夏言放下筷子,拿起纸巾轻拭唇角。
    夏情笑了下,但眼底没有笑意。
    她说:你跟闻敛住在一起?
    夏言一顿,抬眼,是。
    夏情听罢,忽而一笑,点了点头。
    她的笑不知何意。
    夏言指尖微微用了点儿劲,才把纸巾放下。
    这时,桌面上手机响起,夏言拿了过来,点开一看。
    闻敛:回家了?几时回?
    闻敛:陈叔去接你。
    夏言回复他时间后,放下了手机。夏情默不作声地视线跟着看向那支手机。十来分钟后,一家四口在客厅坐着,赵丽韵喋喋不休,让夏情一定要好好练习那支舞蹈,到时朋友都会来看,夏情挽着母亲的手,直点头。
    夏裕昆看着夏言,说道:你姐回来了,你有空就多回来吃饭,姐妹俩在同一个剧团,要多帮衬。
    夏言唇角扯了下,不咸不淡地应了声。
    又过了十来分钟,陈叔到了,给她发微信,夏言拎包跟父母告别,随后转身出门,出去后,呼吸到外面的空气,她整个人大呼吸了一口,随后快步下了台阶,弯腰上了车,让陈叔赶紧开走。
    她出门后。
    夏情起身,走到小客厅,拉开了窗帘,看着那黑色的低调的奔驰缓缓开走,她指尖微微用了力。
    --

章节目录

替代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半截白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半截白菜并收藏替代品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