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秦始皇恋爱的正确姿势 作者:柯染

    分卷阅读34

    揉,转身就亭子外面跑!

    “还是个泼辣的妞!”嫪毐狞笑了一声,暴喝一声就从后面扑了过来,董慈想呼救,又怕当真引了人来,她的身份是奴隶,嫪毐却是吕不韦门下的白身门客,他方才又得了嬴异人的赏,万一被人发现她二人在此纠缠,她下场当真难说。

    董慈躲过了一击,却被嫪毐抓住了手腕,喝醉酒的人力气也大得出奇,董慈被甩得撞在了廊柱上,脑门估计都青了!

    董慈真没想过有一天她会和一个历史人物打起来,再说要打那也要和英雄打,有空和这屎壳郎一般的小人纠缠不清浪费时间,她还不如跟郑国修郑国渠去!

    董慈一边抬手招架一边伺机逃跑,只是这亭子两面环水,嫪毐又人高马大,她一时间还真没办法。

    嫪毐却是追红了眼,脸色胀得更红,满嘴污言秽语,“你这小奴有点味道,跟着赵政小儿有什么意思,不如跟我回去,保准你有享不完的乐!”

    董慈对他知根知底,听这话差点没气昏了过去,心里发狠,手腕一番一转,抓住嫪毐的衣袖顺势向后引,一招太极推手就打算拉着嫪毐一起跳到湖里去。

    阳泉处内陆,董慈就赌嫪毐是只旱鸭子!

    只董慈还未跃出栏杆,就被人一手捞了回来,接着只听一声惨叫哀嚎,手臂还和她缠在一起的嫪毐就砰的一声撞到廊柱滚在了地上,力道之大撞得栈道都抖震晃动了起来,董慈喘着气仰头看,是赵政来了!

    第25章 .合则聚不合则散

    赵政与嫪毐天生就是宿敌,但这只是单方面的,跳梁小丑偶尔能蹦跶两下,成不了什么气候。

    嫪毐并不是一个匹配的对手,他那点冲上头来的酒意被赵政两脚就踢散了,酒意散了,胆子也就没有了,酒水混合着血吐出来,嫪毐躺在地上闷咳了很久才冷汗淋淋的停下来,他手捂着肚子低低呻[吟,连惨叫都不敢叫大声了。

    嫪毐的酒想来是彻底醒了,求饶求得干脆利落,当下就挣扎着从地上爬起来,跪着朝赵政行了几步,不住磕头道,“小的罪该万死,万不该得了大王的赐酒就得意忘形,冲撞了公子,求公子饶命,求公子饶命。”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他以言语侮辱一国公子这件事,在口里打了个转,就变成冲撞了。

    亭子边有仆从说见过相国,这边闹出这么大动静,估计是吕不韦听见动静过来了。

    董慈看着走近了的吕不韦和大臣们,就有些明白嫪毐这样的跳梁小丑为什么能活好几集了。

    因为他聪明。

    一来赵政贵为一国公子,因一个奴隶与优伶计较本身就很可笑,二来这里是吕不韦的地盘,吕相国权势滔天,深得王上信赖,谁会轻易惹怒他,尤其公子政势单力薄,在咸阳毫无根基,就算他真的冲撞了又如何,赵政怎么着也要卖吕相国一个面子。

    嫪毐虽是跪着求饶,董慈却没有错过他抬头间眼里的喜色和放松。

    董慈是懒得看他惺惺作态了。

    吕不韦瞧见这情形先是一愣,随后朝亭子里的奴仆问,“这是怎么一回事?”

    那几个奴仆哪里敢答,嗫嗫行礼不说话,本就弓着的腰弯得更低了。

    赵政除了胸膛还有微微的起伏,是完全看不出方才的震怒之色了,语气也十分平静,“旁的不值一提,不过嫪毐不事劳作,却得赏酒赏银,饮酒吃肉日子过得比士人还好上三分,百姓将士们劳苦耕战日日不怠,尚且未得半丝半缕铢两分寸,百姓军士不如戏子彾人,相国身居高位,凡事还是有个度的好。”

    宠溺小人耽于玩乐。

    这帽子绝对能扣得人翻不了身,董慈看着吕不韦和朝臣的神色,在心里给赵政狠狠的点了一个赞,嫪毐之技实在上不得台面,谏臣们不想着劝诫君王,反倒是一同作乐寻欢,赵政这么说了,吕不韦就算再不甘,也不会做得太放肆。

    只是事实的发展超出了董慈的想象,吕不韦闻言神色肃穆起来,竟是当场就给赵政行了一个隆重正事的稽首礼,回禀道,“是臣下失仪了。”

    旁边跟着的大臣也是脸色发红面有愧色,相互看了看,便一同朝赵政行礼道,“臣等有罪。”

    这惭愧之色真假不难分辨,董慈看在眼里,心里震惊感慨之余,就想起一段记载来。

    荀子他老人家几年前曾入函谷关来过咸阳城。

    史料记载应候曾问过荀子:入秦有何见。

    荀子的应答里有这么一段话:“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佻。”

    这是说秦地百姓们质朴醇厚,勤劳纯正的。

    里面还有一段描述是有关秦国官吏的,“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耳;不比周,不党朋,惆然莫不明通而公也……”

    这意思就是说,荀子到了秦国大小城镇的官府,那里官员都是严肃认真的样子,无不谦恭俭朴、敦厚谨慎、忠诚守信;进入秦国的国都,那里的士大夫走出自己的家门就进入公家的衙门,没有私下的事物,不相互勾结,不拉党结派,卓然超群,大家都明智通达,廉洁奉公。

    荀子最后还有一句总结的话,“治之至也,秦类之矣。”意思就是说:政治的最高境界,差不多就是秦国这个样子了。

    荀子是儒家先哲圣人,与孟子齐名,他本身恃才傲物,又是儒学的大家巨匠,轻易不夸人,来了一趟秦国,却对以法家治国的秦国赞不绝口,董慈看着面前这些面带愧色沉默不安的朝廷重臣们,觉得荀子老人家说的政治清明,她似乎隐隐的感觉到了一些。

    有教无类,这是一个崩塌的时代,但这也是一个道高于势的时代,今日就算换一个樵夫百姓来说这些话,只怕嬴异人与吕不韦都会听上一听。

    这年间把国君骂得狗血淋头一文不值的大有人在,孟子活着的时候曾把梁惠王、齐宣王、滕文公、邹穆公、鲁平公挨个当面教训了一遍,这些国君未必个个都是明君,也未必赞同孟子的学说理论,却不谋而合的给了文化人足够的礼遇和尊重,因为孟子说的有道理,因此这些一国之君虽是被讥讽挖苦得面红耳赤哑口无言,却从没有谁拍桌子生气过。

    可这些风骨和氛围,先秦之后就没有了,君王权贵享乐理所应当,群臣百姓不但不能说,还要挖空了心思投其所好,偶尔百里挑一有个不惧君威的就成了名臣流芳百世,可多的还是那些没好下场的九十九。

    时间久了,谁也不会再说什么了。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时代不是一个时代了。

    孟子死了一千多年,明太[祖朱元璋因为他文章里有一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就给

    分卷阅读34

    -

章节目录

和秦始皇恋爱的正确姿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柯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柯染并收藏和秦始皇恋爱的正确姿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