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郡主黏着她,把后续给翻了个清楚。
    她道:后来此事叫父王知晓,他把柿子揪到书房,叫柿子仔细回忆是何时招惹了平王府的小娘子。
    柿子想了半天,才对着父王手里的藤条道许是还在宫里的时候被那小娘子瞧见了,贪图他的美色。父王听完,连夜找匠人把王府的墙砌高了三寸,说就算天塌下来,他都不可能跟平王府结成亲家。
    就连这次来参加宫宴,父王都让母妃给柿子挑件裹得最严实的。
    明明是件有点凄惨的事情,但和姜岁绵挨在一起后,珠珠说话的语气都欢快了几分,也就显得她这段的悲情意味没那么重了,反倒是有些好笑。
    就是不知这笑意里有没有先前她不小心出了京,而世子却正正好留在岁岁身边,甚至比她多吃了几颗桃儿的缘故。
    大抵幸灾乐祸,不过如是。
    席宴上已慢慢荡开了酒气,那些推杯换盏之事都与二人无关。
    听了一肚子王府秘闻的小姑娘望着萧饶安身上的长裳,只觉得有些热。她叉起碗里冰冰凉凉的杨梅就塞进了嘴里,还顺手给珠珠喂了颗。
    小世子眼中的泪意更浓了。
    珠珠含着水润多汁的杨梅,身子挪啊挪,与姜岁绵身上那抹湖水蓝色愈贴愈近。
    被接连投喂了好几颗后,浔阳郡主看着桌上摆的满满登登的小碟,忽而道了句:岁岁桌上的东西,和我桌上的不大一样。
    姜岁绵戳向杨梅的手一顿。
    珠珠张张嘴,还想再说些什么,殿内的乐声却倏地停住了。
    舞妓们水袖轻展,几尺红绸缓缓织成一方雀笼。漫天桃花落下,配着殿内明灭的灯火,引去了所有人的目光。
    清扬的筝声骤起,笼中的人缓步轻移,面上掩面用的面纱薄如蝉翼,将落未落,仿佛只要人轻轻一拂袖,就能彻底窥得那纱底所遮掩着的魅色。
    她踩着绸上的粉桃花瓣一点点上前,细腰轻摇,步步生莲。
    小郡主看着险些飘到岁岁身上的桃花,嫌弃地拂开了些:怎么突然换了人,这跳的还不如之前的那个呢,我父王新纳的小妾那腰肢都比她好。
    珠珠声音极小,姜岁绵却是听得再清楚不过的,原本有些出神的小姑娘忽而勾起唇来,笑得明媚灿烂。
    像是昏暗的夜里霎时点亮了满天的灯火,星眸慢转,月华方羞。
    竟是叫人看得有些醉了。
    这一幕并不独独珠珠一人瞧见了。早在看清那面纱下所掩样貌之时,萧祈瞳孔骤然一缩,垂在身侧的手背上暴起青筋。
    担忧,惶恐,自责,还有些许庆幸...数不清的情绪掺杂在他晦暗的目光里,再未从姜岁绵身上移开过。
    已多长了几岁的小郡主面色蓦地变得红扑扑的,都有些发烫。她一如当初团子时般捧着脸,低声念念:岁岁笑起来...可真好看。
    此刻那端坐于高座之上的人,心里也是同样的念头。
    他轻搭于椅上的手微颤了颤,似乎在压制着什么。
    乐声渐隐,身处中位的女子穿着薄纱制成的红色罗裙,向上首处柔柔一拜:菡萏恭祝圣上、太后圣体永安,福寿绵长。
    半掩的面纱恰到好处地被风吹去,只余一句怯怯惹人怜惜的:
    臣女学艺不精,望圣上宽恕。
    侍在雍渊帝身边的曹陌直至此时,方才看清那献舞之人的样貌。
    他眼睛一圆,险些握不住手里的拂尘。
    有大臣偏了偏身子,好奇地朝相熟的同僚问上一句:这是哪家的女儿?
    底下的姜府众人面色冷凝,姜淮接杯的手一紧,盏中的酒生生洒了大半。
    旒珠之后,帝王眸光淡淡,指尖轻轻摩挲着手中的青瓷茶盏。
    既知不精,还要献到朕跟前来。
    砰瓷块四溅。
    拜在阶下的人膝骨一疼,直直叩在了满地碎瓷之上。
    举殿皆静。
    可不过转瞬,满殿的人就齐齐埋首跪伏在地,似乎想把头摁到砖石里去,生怕晚了一息就会引来祸事。
    这一切发生的太快,姜岁绵愣了愣,才起身想要一同拜下去,一直默不作声守在她身后的小太监却在此时伸出手,虚虚挡住了她。
    小姑娘下意识仰起头,朝殿上瞧去。
    只见那高高的殿阶之上,帝王的唇微微一动。
    恍惚念得一句:岁岁,上来。
    第65章 中元夜宴(下)
    上...上哪?
    姜岁绵此刻是真的懵住了, 脑子里似乎是叫人用糖霜搅了搅,黏糊糊的,分也分不开。
    守在她旁边的小太监弓了弓身, 在前面领了路。
    姜岁绵髻边的步摇晃了晃,却是停在原地没有动弹。
    她一动, 怕是就会被人听到响罢。脑袋已经宕机了的小姑娘不自觉想着。
    峥琤箜的琴声乍起, 伎人垂头抱着琵琶, 五指翻飞。
    殿内众臣辨不明形势, 惴惴地将头埋得更低了。
    姜岁绵听到琴音,抬眸定定望着殿上。雍渊帝便这么任她瞧着,又一次动了唇。
    岁岁。他唤她。
    --

章节目录

帝王养妻录[重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芝芝萄萄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芝芝萄萄并收藏帝王养妻录[重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