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二公子殿试都没能把人哄过来,这要是搁以往肯定早便应下了。
    皇座上的人倒是不意外,终究是吓着她了。
    中元那日的情形倏地在曹公公脑子里一闪而过,他张了张嘴,又悻悻地给闭上了。
    这任谁能不吓着呢。
    曹陌敛下眉,喉头艰难滚动了下,那姑娘若是一直这般躲着圣上...
    无妨。雍渊帝淡淡合上手里的奏章,神色不显。
    兔儿吓住了,总归是要慢慢哄才行的。
    他还缺一个时机。
    冷香在熏炉一点点燃着,明媚的日色洒在宫墙之上,一缕缕金色覆在青石瓦上,日落月升,星光肆意地倾泻下来。
    所幸这个时机来的并不算太迟。
    这日,姜大人下朝归府,神情却一脸肃穆,面上的愁意都快浓得出水了。
    豫州界内,百万赈灾银被劫,不知所踪。
    朝野皆震。
    此时的小姑娘正被自家阿娘压在妆奁前,对着那面非同一般的小镜贴上月白色的梨花花钿。
    这月京城中新开了个多宝阁,里头所卖之物分外新奇,晶莹剔透,比原本的琉璃要明亮的多,远非铜镜所能比拟,一跃成了京城最热闹的阁铺之首,颇受众多女眷所喜。
    姜岁绵身前的小镜也是从那得来的。
    虞舒手一个不稳,将最中心的那点子花蕊贴的歪了小分。
    灾银被劫?那沿途护送的官兵呢?
    小姑娘同样抬起头,朝自己父亲望去。
    姜尚书面色微沉,并未直言,默然良久后,他才缓缓道了句:此事...是豫州知府八百里加急报至御前的。
    若非全军身死,也不会是由豫州地界负责接应的官员奏禀此事。只可能是那知府久等灾银未至,率人沿来路找寻,这才...
    尚书府内气氛一肃,姜淮端坐在椅上,叹了口气,道:此事事关重大,今上怕是会遣皇子领兵去豫州。
    虞舒看着他,似乎明白了什么。
    大皇子?
    浚县便在豫州界内,又是大旱,四皇子年岁不足,前头三个皇子里头怎么瞧都像是大皇子最为合适些。
    姜尚书颔了颔首,是。
    虞舒收回放在自家夫君身上的目光,提起了件旁的事:可不久之前大皇子才受了伤险些昏迷不醒,如今再去怕是不好。
    更何况,此事若办好了便是大功一件,她抬起手,抚了抚小姑娘眉心的花钿,哪怕大皇子自己乐意,其余两位也未必愿意就这么拱手相让。
    这彻查之事最后落在谁头上,可不一定呢。
    姜淮听人说完,表情反倒是更为凝重了些:这也是为夫想不通之处。
    他端起身旁的茶盏微微抿了一口,清幽绵长的苦意残存于舌尖,仿佛能让人混沌的思绪得以稍稍清醒片刻。
    今日听闻此事后,朝中似乎一齐有意推举大殿下,就连赵相亦是如此。
    其余先暂且不论,难道赵家就不想借此事让二皇子揽功吗?
    不是说大皇子不好,只是这朝臣的意见未免过于齐整了些。
    夫妇俩齐齐陷入沉思之中,姜岁绵微咂摸了下唇,倏地插了句:萧祈想要追回灾银,难度不小罢。
    姜尚书:那是自然,豫州旱情四起,良田颗粒无收
    下意识搭上自家乖囡话头的尚书大人正说着,却忽而一顿。看着若有所思的小姑娘,他不知想起什么,措辞有意识地加重许多。
    百姓无以生计,又缺了粮银,眼下是土匪横行,饿殍遍野,大殿下若是此时去那,怕会卷入动荡之中...
    姜尚书一边说,一边观察着女儿的反应。只见小姑娘皱了皱眉,似是有些担忧。
    尚书大人此刻的心情有些繁杂。岁岁心里...莫不是还惦记着大皇子?
    念起小姑娘幼时追在萧祈后头的种种记忆,他口中那味名为顾渚紫笋的茶越发苦了。
    若是当真如此...
    经此一劫,豫州死伤的百姓又要多上许多。姜岁绵垂下眸,将不远处养花的小盆拥入怀中,默默浇了次水。
    姜尚书:?
    再没有别的了吗?
    同样在听着的美貌夫人挑了挑眉,恍若不经意地接了句:
    灾银一事牵扯甚广,大皇子卷入其中,一着不慎或许会丢了性命。
    刚想再夸大几分的姜大人:夫人说的对。
    应答完,夫妇二人的目光便不动声色地落在了正浇着花的小姑娘身上。
    却见少女小心翼翼地将花盆放在窗边,让日暮的阳光肆意洒落。
    那盆子土姜淮识得的,准确来说那也并非什么土。
    圣上上回所赐雪莲的匣子里掺了些西域的花种,也不知道是何东西,就被小姑娘拿着给种下了,这些时日似乎很是喜爱。
    不过岁岁这般模样,就仿佛大皇子的生死在她眼中...
    还比不过眼下这盆土。
    姜淮被脑中冒出的念头弄得一怔,他和自家夫人对视一眼,试探着道:岁岁,大殿下此行凶险,恐有性命之忧呢。
    我儿便一点反应也没有吗?
    --

章节目录

帝王养妻录[重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芝芝萄萄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芝芝萄萄并收藏帝王养妻录[重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