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安哥也吃。
    林子安安心地享受着苏念清的投喂。
    林子安检查了那些土豆和红薯的贮存位置,感觉很满意,就立马去给李延他们结算工钱。
    李延见到林子安还是很开心,带着他就往平时招人的地方去了,林大哥,这个地方就是我们平时找零活的地方,大家可以在这里看到哪个人在什么地方招什么人,我就是在这儿给你找的人,他们今天没活,我带你过去。
    林子安觉得这个地方就是大型招聘现场,看到了自己雇的那几个人,林子安快步走了过去,把工钱递给他们,辛苦了。
    那几人很是高兴,连忙说道:公子有事不要忘了我们就好。
    林子安笑道:目前是没什么活了,但是开春我会招人帮忙种地,工钱会是现在的五倍,到时候你们愿意的话我还可以找你们。
    几人纷纷称好,就这样林老师把明年雇的工人算是招下了,只是人还不够,他需要每块地前都能守着一个人,不仅能给作物浇水施肥,还能记录作物的生长状况。
    林子安本想着置办点东西就赶快回家的,李延却看着远处的面馆十分心动,林大哥,你说那个面馆的面真的有那么好吃吗?
    应该吧,人挺多,你想吃?林子安看李延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只吃过家里阿娘做的素面。
    林老师思索了片刻,冲着李延说道:今天带你去吃吃。
    李延兴奋地跑了进去,连忙去占位。林子安则是绕到了后厨,给厨子塞了些钱,问道:这位大哥,能否观摩一下。
    厨子见人给了钱,也是爽快,竟然也不藏着掖着,让林子安洗手,亲自教了起来,公子是学着做给媳妇吃吧,我家婆娘也爱吃。
    林子安礼貌地笑了笑,吃了好些时日的米饭,就想换着面吃吃,只是手艺不太好,来学习一下。
    公子家中很有钱吧,日日吃着大米。厨子有些羡慕,他家也不能时时吃着大米,有时也得混着小米吃。
    林子安没有说话,只是认真地学着。怎么和面更有嚼劲,什么时候下面软硬合适,肉丁怎么炒,汤怎么熬。
    林子安有模有样地做了一碗面,同时还端着李延的面。
    林大哥,你做什么去了?
    林子安把面给人放下,说道:去后厨看了一下,顺带把我们的面端出来了。
    李延高兴地吃了起来,林子安则是夹着自己做的面尝着,林老师觉得自己做的面比起厨子大哥做的差得太远。汤太咸,面条煮的太软。
    林子安在现代时比较喜欢吃米,面类的食物很少沾,这一到古代就欠缺了做面条的经验。
    邻桌的几人正在讨论番邦人,林子安留心听了一下,发现那些番邦人好像经常会来交换东西,放下筷子向邻桌走去,几位公子,劳烦问一下你们说的番邦人什么时候会来,我想见识一下。
    一人回道:就在东市那里,带了好些新奇的东西。
    李延见林子安好像对那些外域和番邦的人十分感兴趣,不由得疑惑了起来,林大哥,你干嘛老是打听他们的事?
    林子安无奈道:我们这里有些落后,蔬菜和水果种类都很少,我希望可以多和他们交换一些,每天都吃一样的菜我实在是有些够了。
    李延捂着嘴偷笑,林大哥要是想多些种类的食材,可以选择搬去京城,那里的东西比我们这儿要多很多种类。
    林子安摇摇头,没在继续打听番邦的事。他想趁着自己在时多给苏念清留些东西,等到日后自己回去了,苏念清也能好好过日子。
    林子安与李延分开后就往东市走去,细细想着自己这些天在城里办的事,他发现东市小摊贩多,西市是牲□□易市场,北面卖衣服和胭脂类的,南面多是官府人员管理。
    不到一刻林子安就赶到了东市,可是除了小摊贩,没有一点番邦人的痕迹,随即看向买菜的小哥,开口问道:小哥,你可有见到番邦人?
    小哥指着不远处的一家客栈说道:他们去那家客栈投宿了。
    林子安道了谢,快步走到客栈,果然看到几个番邦人正在吃饭,他们好像十分青睐这里的饭食,点了整整一大桌。
    在下林子安,想与诸位买些东西。林子安行了一礼,一个大胡子男人起身,有些不好意思。
    我们想换东西,我们不要钱!
    林子安拿出一吊钱,朝对面的人说道:我知道你们每次只交换,可是你们拿着钱也可以买到许多东西,你们想要的棉花、大米、面粉都可以买到。
    这几人好像第一次来交换东西,有些局促,除了家里给的银子和叮嘱的换一些实用的东西,再什么也不知道了。看着林子安这样主动上来搭话的,反倒更加不知所措。
    林子安耐心地等他们吃完饭,把几人带去街上逛了逛,介绍着这里的风土人情,那几人新奇的看着。
    林子安第一次对古代的贫穷有了如此深的认知,不管是国内国外此刻都处于发展时期,政治、经济、文化都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

章节目录

被捡来的小少爷赖上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一江清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江清雪并收藏被捡来的小少爷赖上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