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十四年 作者:梦溪石

    分卷阅读233

    老相好啊,您就别自欺欺人了!”

    唐泛啼笑皆非:“我看你是天下第一厚脸皮才对罢,谁跟你是老相好啊,用词不当,狗屁乱放!”

    钱三儿:“哎哟!哎哟!您说就说,别动手动脚啊!君子动口不动手的……”

    作者有话要说:

    隋总我对不住你,本来你今天就可以见到媳妇的,现在得明天了……

    咦,前面是谁猜析产别居的,站出来,站出来,送你一个毛毛大人的香吻~~(づ ̄3 ̄)づ╭

    关于和离对女人的影响,大家可以用现在女人离婚后被人说的闲话放大五十倍,差不多就是明朝的待遇了。

    不说明朝,就说过解放前后的事情,当时我朋友的外婆和外公离婚,独自带着几个孩子,左邻右舍欺负她家里没有男人,就往她家门口挂没有洗的大姨妈带子,以示羞辱。当然作为萌萌的正常人类,咱们很难理解,这种事情有什么好歧视的呢,既可笑又无知,但从根子上看,其实还是男权思想在作祟,直到现在,这种歧视依旧深植骨子里,就像许多人看到男人外遇悔过就觉得浪子回头可以原谅,女人外遇悔过就是破鞋不能再要,摊爪(毛茸茸那种)~~

    80、第80章

    韦家的案子确实遇到了瓶颈。

    韦家小儿从活着到被发现死亡,只有短短一盏茶不到的时间。

    但对于一个婴儿而言,一盏茶足以做许多事情。

    照顾韦家小儿的三个人,乳母胡氏,丫鬟小露与小霜,她们当时都不在场。

    隔壁就是生母李氏的屋子,但是那会儿李氏刚出了月子,正在外面与其他韦策的妻妾一道,忙着应酬女客,她也带走了身边得力的人,隔壁屋子就剩下两个小丫头在看门,案发时她们正坐在内屋说话,并没有看见外头是否有人出入隔壁。

    于是难题就来了,照顾韦家小儿的三个人,经过翁县令调查,她们与柴氏是毫无关联的,其中乳母胡氏还是孩子生母从娘家带过来的,属于李氏的心腹,她们根本没有道理说谎,也没有道理作案,更不可能存在受柴氏指使的情况。

    既然如此,那么杀了韦家小儿的会是谁呢?

    柴氏?还是韦策的其他妻妾?

    这总不能凭空猜测罢。

    不管翁县令如何逼问,柴泽只承认自己杀了韦朱娘,却始终不肯承认杀了韦家小儿,柴氏更是一口否认,说自己只是利用韦家主母的身份为柴泽提供了一些便利,绝对没有对韦家小儿下手。

    偏偏韦策对这两人恨之入骨,三天两头去找翁县令,请求他尽快将这两个人定罪。

    翁县令为此头疼无比。

    柴泽和柴氏二人,动机充足,条件充足,甚至连时间上也是吻合的。

    如果不是他曾经在唐泛面前说过凶手不止一个的话,翁县令还真想就此结案算了。

    连苦主都认定了凶手,他还折腾个什么劲?

    在这件事上,唐泛爱莫能助。

    他再聪明,那也是建立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旁人只见他断案如神,就以为他如何聪明,然而这世上哪来天生就会断案破案的人,大家都是读圣贤书长大的,科举考的是如何把八股文做出朵花来,可没考怎么断案,怎么治河,怎么赈灾,怎么但凡那些做出一方成绩的官员,无不都是后天凭着兴趣爱好与求知欲自己去摸索的。

    韦家的案子,其实严格来说应该是两桩案子。

    一桩是韦朱娘的死,现在凶手已经确定下来了,也可以算是结案了。

    另一桩是韦家小儿的死,大家都觉得也是柴泽兄妹俩干的,但他们坚决否认。

    如今线索太少,没头没尾,翁县令没有头绪,唐泛同样没有头绪。

    所以听了钱三儿传回来的消息,他并没有贸然插手帮忙,而是继续待在贺家,为自己姐姐和外甥能够早日过上清静日子而努力。

    贺澄听说舅舅要带他出门逛集市,高兴得不得了,小脸上尽是掩饰不住的欢欣鼓舞,令唐瑜见了更是酸楚不已。

    若说唐瑜起码嫁入贺家之后,起码还过了几年夫妻恩爱的日子,这小贺澄却是从懂事开始,就很少感受到来自父亲的关爱。

    原因无它,那时候贺霖屡试不第,整个人的性情已经逐渐发生了变化,变得越发阴沉易怒,就连儿子的出生也没有给他带来太多的喜悦。

    唐瑜毕竟是女子,不可能常常带贺澄出门,小贺澄便只好困在方寸天地里,平日见得最多的,来来去去无非就是那些人。每回跟父亲一起,不是被无视,就是被训斥。

    照唐泛说,贺澄这性子没有长歪,已经算是万幸了。

    香河县不如京城繁华,不过每逢初一十五,这里都会有庙会,因为县城近郊的出云寺香火旺盛,连带也带动了周边一系列营生,吃喝玩乐的,赶集上香的,摆摊算命的,也算是十分热闹了。

    这一天,县城里的大姑娘小媳妇会到出云寺去上香,有些为了抢头柱香,甚至半夜就过来排队了,大户人家带了成群的丫鬟下人,浩浩荡荡,平民百姓没那个条件,顶多就是携老扶幼,不过即使如此,街道上也人满为患。

    今天是七月初一,又因为临近七夕,上香的人就更多了。

    尤其是那些家里还有待嫁闺女,或者儿孙到了适婚年龄的,无不想到去跟菩萨求个姻缘,甚至还有不少有了意向的人家,直接就将寺庙当成相看的地点,带着女儿/儿子,以上香的名义,假装不经意地偶遇,既可以让小儿女彼此相看,混个脸熟,又不违背礼法,实在是一举两得。

    为此官府不得不派出衙役来维持秩序,以免发生因为人太多而导致的踩踏事件。

    贺澄从一出门到现在,小嘴就一直处于微张的状态,没有合拢过,脑袋转来转去,令唐泛不由得为他的脖子担心。

    若是此时有只苍蝇飞进嘴里,估计他也是不知道的。

    唐泛见了就忍不住逗他:“七郎怎么说也是在香河县土生土长的,难道竟然没有来过这里吗?”

    贺澄顾着看那些新鲜的玩意,眼睛都有些不够用了,对舅舅的问题,也只是胡乱地点点头又摇摇头。

    旁边唐瑜替他回答道:“他来过这里,不过不是初一十五的时候,也没有这么热闹。听族学里的先生说,平日里还有不少学生逃学跑出去玩的,唯独七郎从来没有这样做过。”

    这小侄子可真是比自己小时候还要乖啊,唐泛感叹道,一边对唐瑜说:“七郎毕竟是男孩,这样太安静了也不好,男孩总要摸爬滚打不娇

    分卷阅读233

    -

章节目录

成化十四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梦溪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梦溪石并收藏成化十四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