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殿下看着也很满意的模样,甚至开了句方大人的玩笑。但不知因何,说完那句玩笑,公主就沉寂了下来。
    荣烺明白自己是被寺观小瞧了。
    不然,寺观不会拿这样敷衍的办法来应对她。
    依寺观回答的迅速流畅推断,他们早做好这样的准备。
    因为荣烺是公主,天祈寺三清观皆皇家寺观,他们与皇家的关系太近,所以,知道荣烺参与到赵家案时就决定,一定要给一个令荣烺满意的应对。
    介于荣烺的年纪见识,他们认为这样的应答足以令荣烺满意的接受。
    可这样的应答。
    也不过是暂时的搪塞。
    对这两家而言,搪塞已足够。
    这就是寺观在恭敬的礼数下最真实的态度。
    傲慢到令荣烺难以维持她一惯的从容。
    这是真实的案件中的真实世界吧。
    荣烺想。
    荣烺甚至没有气恼的余力,她的精力马上被这件案子更深的指向所牵扯。
    官员、寺观、商贾,看似完全不同的群体,竟然都有银子流入放贷的行业中去。
    这样的认知令荣烺皱眉,她不喜欢赵家那能控制河南粮价的百万亩田地,也不喜欢这些连御史都束手无策的四大银号、财力丰富的寺观两家。
    这让荣烺直觉感到不安。
    可是,我为什么会厌恶不安呢?
    良田过于兼并会导致百姓流离失所,也会影响国家税赋。
    这是原因之一。
    还有吗?
    荣烺问自己内心。
    是的。
    我还厌恶过于庞大的家族。
    家族过于强盛会影响一地的治理,甚至族权凌于皇权。
    所以,我讨厌这样的家族。
    也正基于此,朝廷一直有明确的分宗制度。
    但郑家、姜家一样是著族。
    我怎么没这种厌恶呢?
    因为我了解他们,还是因为他们与我关系好?
    连阿颜、阿史、阿楚、罗湘,都一样出身显族,我也很喜欢她们。
    我为什么会厌恶赵家呢?
    荣烺苦苦思索。
    当然,我与赵尚书原就关系很差,赵太太先前就与官学贪墨案有牵扯。
    还有么?
    是的。
    还有赵家那百万亩良田。
    我最厌恶的是窃据百万良田之事!
    赵家把朝廷税赋当什么?
    简直岂有此理!
    荣烺想,我并不厌恶大族,我只是厌恶这些窃取朝廷财富,不将朝廷法度放在眼里的大族。
    解决这个疑惑。
    荣烺继续探索自己的内心,我为什么如此介意借贷行的银钱流动?
    如果只是商贾的钱,只是寺观的香火钱,我不会如此介意。
    但是,还有官员的钱……
    官员应该是规矩的监督施行者,若连官员都加入其中获取利益。
    那么,秩序崩坏是迟早的事。
    要如何避免这样的事呢?
    答案既艰难又简单。
    吏治。
    皇家无法亲自管理诸事,朝臣是替皇家行使权力维持法度的存在。
    找到可靠的臣子,诛灭那些有罪行的人,维护朝廷律令,警示百姓,警示官员。
    这是荣烺能想到的唯一办法。
    她是公主,她不会将寺观那几块银子放眼里,但寺观对她的怠慢,足以令荣烺打心底升起毛骨悚然的警觉。
    夏御史有些焦急的看向颜姑娘几人,他完全不明白,为什么刚才还好好的公主殿下突然就沉着脸不发一言了!
    看公主殿下那秀眉不展的模样,是想什么愁事儿呢?
    颜姑娘跟随荣烺时间最长,知道这是荣烺遇到难题的习惯。她对夏御史摆摆手,指指门口,示意夏御史有事可以先去忙。
    夏御史并没有动。
    差使很要紧,但公主殿下身份尊贵,又帮了他的忙,他得确定殿下无事,才能离开。
    室内太静,窗外夏风也清晰的似是能听到树叶撞击的声音,仿佛时间都随着公主的沉思而静止凝固。
    荣烺想,我终于明白为什么程御史嘴这样臭还能在朝中身居高位了。
    能一举揭开赵家这样的大案,主持三司同审的官员,哪怕嘴坏,君王也会包容的啊。
    荣烺眨了下眼睛,指尖动了动,那瞬间沉寂的眼眸中似有无数灵光跃动,那是荣烺一惯的神采。
    颜姑娘奉一盏温茶给她,很平常的语气,“殿下想什么这样入神,夏御史都担心您哪。”
    “在想吏治的重要。”荣烺接过茶水呷一口,问,“夏御史,你为什么做官?”
    虽是意外问题,夏御史回答的斩钉截铁,“为了爬到高位,为陛下治理天下。”
    荣烺问,“只想升官,不想发财么?”
    霎时,脑间一连串的星点依次点亮,夏御史明白荣烺为何会说刚刚在想吏治之事了。看来寺观放贷之事令公主殿下警醒了。
    夏御史道,“殿下,臣少时曾经历一段非常艰难的岁月。臣的父母都是被家道败落击溃的人,臣知道贫寒的滋味。当臣中秀才时,便有老家富户愿意许配爱女与臣了。当臣中举人时,州府大族都愿与臣结亲。虽则不可能出嫡系女,但改变家境对臣并非难事。”
    “臣追求的不是财物上的快乐。区区商贾难道想拿几两臭钱就想操纵臣么?您可太小看臣了。”夏御史嘴角牵起一抹笑,“臣觉着,若乘朱幡皂盖之车,建补天浴日之功,这种快乐远胜被商贾银钱操纵的人生。”
    乘朱幡皂盖之车。
    建补天浴日之功。
    荣烺想,你们御史台这说话,不是噎死人的,就是吓死人的。
    荣烺并不嘲笑夏御史的理想,哪怕夏御史现在只是七品小官,她正色颌首,“那我就等你建功立业。”
    夏御史微微欠身。
    一时,有令史过来请公主殿下过去用膳。荣烺起身去了机要室旁边的饭厅,诸人都在等着她。
    午膳一如昨日,荣烺也并不挑剔,她没多留意膳食,脑子一直想的是:要说吏治,谁都知道选贤任能的道理。
    可如何才能选出贤臣能臣呢?j
    贤能又不会往脸上写字。
    当然,各官员都不会自陈无能。
    可那些将银钱放到寺观放贷的,不也是口口声声自陈贤能的官员么?
    如今在办的赵家案,赵尚书倘不贤能,能升到一部尚书的位置吗?那么,虽则不想承认,祖母与父皇是受到了蒙骗么?
    荣烺整个下午都在机要室看卷宗,她这样安静十分罕见,诸人亦皆沉浸在各自要务中。就听门外一阵快速杂乱的脚步声,那是跑步的速度。
    荣烺抬起头,门外禀道,“大人,内阁急件!”
    程御史搁下笔,“进来。”
    内阁令史边走边俐落的抱拳行礼,嘴里快速禀道,“河南府发生官民冲突,百姓围堵巡抚府三天两夜,颜相请方御史、李尚书、程御史即刻进宫,商议此事!”
    李尚书倒吸一口凉气,荣烺几乎是条件反射的看向程蔷!
    程蔷只是淡然的搁下笔,合拢做了一半的公文,而后起身,脸上没有一丝惊愕或是焦急的模样,“哦。那就先进宫吧。”
    第292章 灯灭之九五
    殿下
    正文第二九二章
    除荣烺坐车,诸人皆是骑马。
    御史台就在皇城外,进宫很快。
    议事地点在万寿宫。
    郑太后居正殿玉榻,荣晟帝在左侧斜下方的位子上,颜相等已从内阁过来。荣绵荣烺一同进入,方李程三人跟随在后,颜姑娘几人不能进入,侯在外面。

章节目录

殿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石头与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石头与水并收藏殿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