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灵验,陈大人便十分得意。
    若是不灵,他就装着没事儿人似的。
    众人便都说笑起来。
    一时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陆续开始上面点。
    有丫头报菜名,别的倒还罢了,唯独那孙大人一听有个鲅鱼水饺,顿时惊喜起来,忙夹了一只来吃。
    果然是鲅鱼馅儿!
    薄薄的面皮擀得很劲道,捏成鼓鼓的元宝肚子,里面塞满了雪白的鱼肉,夹一点脆嫩的韭菜,鲜甜而多汁。
    孙大人连吃几个,只觉得满口香甜,一路来的疲惫都消失了似的。
    一盘饺子而已,却在无意中触碰了回忆,令孙大人难得感慨起来。
    他出生北边的渔村,幼时家贫,没什么好东西,几乎一日三餐都是炖鱼。
    即便逢年过节吃顿包子饺子,也都是各色水产。
    白肉不顶饿,半大孩子饿得尤其快。
    他做梦都想饱饱地吃一顿猪肉。
    那该是什么滋味儿啊?
    只是这么一想,口水都快流下来。
    孙大人的童年充斥着腥气,偶尔随父亲进城卖货,也被人捏着鼻子嘲笑臭打鱼的。
    他曾痛恨那股萦绕不去的海腥味,更痛恨仿佛永远都吃不到尽头的鱼!
    他觉得羞耻。
    当时他就想,若来日发达,此生必不再吃鱼!
    哪怕有人丢到眼前,求着他,他也不吃!
    后来父亲出远海摸了大珍珠,偷偷出去换了钱,果然发达了。
    再后来,孙大人一家人搬到城里,过上了梦寐以求的远离渔村的生活,果然不再吃鱼。
    曾经遥不可及的肥猪嫩鸭成了餐桌上的常客,哪怕不是逢年过节,大家也可以随便吃白面儿的肉蛋饺子包子了。
    可也不知怎的,他反而又渐渐怀念起曾经的老味道。
    但那个时候,饱经风霜的双亲早已驾鹤西去,再也没有人为他做炖得稀烂的煮鱼,熬得看不出原本模样的虾酱。
    孙大人终于实现了自己儿时的誓言:
    他的生活中不再充斥着鱼腥。
    可偶尔午夜梦回,却并未感受到曾经幻想的快乐。
    当时的孙大人笑自己矫情,可后来夫人一句话意外点醒了他。
    “你这必然是想家了。”
    孙大人恍然大悟。
    哦,我果然是有点想家了。
    想那个爹娘犹在的,破破烂烂的小家。
    第89章 剁椒鱼头
    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
    接风宴成功奠定基础后, 后面三餐就好办了,几位钦差也和颜悦色的。
    早饭由县衙的小厨房主办,熬几样稀粥,备几样花色饽饽, 再配着师家好味送来的各色酱菜、卤味, 就很丰盛了。
    三位钦差大人用过早饭, 便会在苏北海等各部门官员的陪同下前往各处查看。
    因田地多在乡下,中间有几日少不得下到地方村镇, 一时往返不得, 只好将就。
    每逢此时,众人便分外思念在县衙用过的饭食。
    一连六日, 苏北海亲自陪同钦差队伍跑遍五公县辖下诸多村镇, 亲眼看过了田亩方罢。
    此时大部分麦子已经割完, 原本苏北海是想带着钦差们去粮仓的,谁承想他们竟极细致认真, 非要去到田间地头,找了当地农户细细问过:
    多早晚种的?
    当时种子多少钱?
    多早晚收的?
    今年新粮价值几何?税收如何?
    今年下了几场雨, 浇过几次水,可还够用?
    因之前曾有地方官员为求政绩, 谎报收成,临时去外头弄了麦茬插在地里, 冒充植株, 又以外头买来的陈粮填充粮仓充数,被陈大人识破。
    因此再往后,他们问得格外细致。
    多少粮食配多少麦茬, 虽略有出入, 但大致还是对得上的。
    但凡有一处不妥, 必要细细追究。
    苏北海见了,不禁冒出一阵冷汗,止不住地后怕起来。
    他迫切地渴望升官,希望尽快做出点政绩来,故而最初听说钦差要来时,当时就冒出一个可怕的念头:
    我要不要造假?
    今年多地大旱,粮食减产,朝廷必然为之烦忧。
    若偏我五公县大获丰收,定然脱颖而出,待到那个时候,龙心大悦,加官进爵触手可及。
    这个诱惑真的太大了。
    但理智还是令苏北海悬崖勒马。
    纸包不住火,陛下不是吃素的,既然派了钦差下来,说不得就要彻查。
    撒谎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你五公县大获丰收,凭什么?
    天下雨了么?
    麦穗长实了么?
    麦秸秆对得上数么?
    能保证下面所有的百姓都守住秘密么?能保证外县的人不知道真相吗?
    环节太多,但凡期间有一点不妥,便要前功尽弃。
    左右各州县都不好,实属天灾,谁也没法子的事。
    若自己乖乖的,纵然没得出色政绩,至少不会踏错。
    万一给人揪住把柄,那可是欺君大罪!
    莫说升官发财,只怕届时九族都要跟着陪葬。
    如今亲眼见了钦差查粮之细致苛刻,苏北海不禁暗道侥幸,越发不敢怠慢了。
    但凡对方有问,必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竟半句谎话和狡辩都没有。
    陈大人见了,十分感慨,“若人人都如你这般勤恳老实,何愁家国不兴!回头陛下知道了,必然欣慰。”
    苏北海听罢,便知自己这关过了,顿觉心花怒放,面上却依旧是老实本分的模样,连道不敢。
    “既食君禄,便要忠君之事,本分而已,大人实在谬赞了!”
    陈大人越发满意。
    苏北海陪同钦差四处查粮,县衙诸多事务便暂时由县丞孙良才代管,接连数日,也是忙得不可开交。
    等苏北海等人终于回来,见为首的陈大人等俱都神色从容,孙良才就知道应该是进行得很顺利,跟着松了口气。
    转眼就是九天过去,明日歇息一天,后日陈大人他们便要启程,行程很紧凑。
    好不容易公务完结,苏北海也去了心事,便使出浑身解数张罗宴席。
    前几天正事未了,大家都绷着一根弦,便是吃肉也不香,如今总算能松快松快。
    各色佳肴自不必说,唯独席间一道剁椒鱼头最勾人。
    胖头鱼的好大鱼头上铺满辅料,细碎的剁椒给足了量,先腌制入味,后上锅汽蒸,并不费多少柴火。
    掐着点端出来,鱼肉雪白细嫩,入口即化;底部蓄满汤汁,香辣可口。
    夹着鱼肉往汤里略略一蘸,好似一道火线在口腔内炸开,逼出细密的汗珠,说不出的痛快!
    人就是这样,天冷了要吃辣,驱寒,天热了也要吃辣,排湿!
    饭厅内摆了足量的冰山,清凉宜人,诸位大人纷纷举箸,竟偏好辣菜,一个个吃得汗流浃背。
    再趁热喝一口一鱼两吃熬出来的雪白鱼汤,醇厚香浓,微烫,嘴里便好似着了火,又刺又木!
    若是不怕死的,说不得要吃一两杯酒,清澈的酒水顺着喉管往下,犹如牵了一根火线,将五脏六腑都烧着了!
    最令人期待的还是饭后甜点,便是师家好味送来的雪糕。
    师雁行特意将雪糕修成小山的模样,底部冷气缭绕,颇有几分山雾弥漫的缥缈之感。
    红酒、抹茶备受青睐,还有原味的,可以自己浇上喜欢的果酱,自由发挥,这三款是下得最快的。
    众人先去各自更衣,又以冷水漱口,到底不能解辣,唇舌仍是刺刺的微痛。
    此时来一两口雪糕,当真像极了含一口冬日冰雪,“噗嗤”一下,便将席间放的火都给浇灭了。
    冰火两重天,人间极乐不过如此!
    孙大人喜欢将奶香蛋筒片掰碎了混到雪糕中去,一口下去,两种口味,润的更润,脆的更脆,很是喜人。
    而陈大人尤其对红酒口味的赞不绝口,笑道:“果然处处藏龙卧虎,再没想到苏大人此处还有这等人才。”

章节目录

食全食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少地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少地瓜并收藏食全食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