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最热闹的地段,但那附近私学很多,又靠近通往西市的大路口,往来有不少外来客户,特别适合搞宣传。
    师雁行很满意。
    美食城只是跳板,跟人一起合作终归不是长久之计,她要在最短时间内打出师家好味的知名度,然后分出去单干。
    师家好味和聚云楼作为组织和发起者认了两份最大的股,也占了美食城位置最好最大的档口。
    师家好味主营卤味、西点和蒸菜系列,并对外出售罐装卤味粉。
    这是师雁行深思熟虑的结果。
    卤味和西点自不必说,早就是师家好味的两面大招牌,创收无数。
    而蒸菜又可以主打养生的噱头,方便提前制作不说,也容易叫得上价去,是师雁行想要继卤味和西点之后主推的第三个系列。
    至于卤料粉,师雁行是打算自己担任沥州城的经销商了,零售兼批发,从出售成品逐渐扩大到调味品市场。
    三妹跟着过来打天下。
    师雁行鼓励她多学多看多问,然后三妹就问为什么还要卖粉包。
    “如果大家都去买卤料粉了,那会不会没人买咱们的卤肉了呀?”
    师雁行笑道:“不会的。”
    卤料粉的单位利润肯定不如卖卤肉挣得多,但是工序少,资金周转快,几乎就是买了香料后转手倒卖,单位时间内利润率高得吓人。
    且整个过程中占的位置也小,完全不需要独立的档口经营,只要打出一面招牌去就行。
    “而且买了卤料后还要自己再买各色食材,单独开火,后续的制作、善后费时费力,味道未必有买咱们的好。”
    就好比后世各大商超里面火锅底料铺天盖地,可火锅实体店不照样红红火火吗?
    卤料粉包针对时间宽裕,资金不足的中下层消费群体,而时间紧张又不差钱的高端消费者依旧会来选择成品卤味。
    三妹懂了,“您是要把他们一网打尽呀!”
    第126章 喜球
    九月二十二, 周斌照常下衙。
    出门时几个参军正扎堆说笑,见他来,便纷纷转过来行礼。
    “周大人,”其中一人微微弓着腰, 谦卑道, “犬子今儿满月, 大人可有空去吃杯水酒?”
    “呦,这可是大喜事, 怎的不提前同我讲?我也好去贺一贺。”
    周斌很是遗憾的样子, “不巧了,这几日家中琐事缠身……”
    那参军便歉然道:“说的正是, 下官糊涂了, 竟忘了提前发帖子, 罪过罪过……”
    于是周斌又道恭喜,说回头把礼补上。
    那参军忙道不敢不敢, 周围人也跟着打圆场,一时其乐融融, 倒比真参加了宴会还高兴。
    众人都知道他不大爱掺和这些小事小节,可他不去是他的事, 你又不能瞒着,故而专门挑了满月酒当日说。
    如此周斌可借口事先不知情, 不去, 而对方也可顺势将过错揽在自己身上,彼此痛快。
    一时寒暄完毕,周斌顺顺当当出了衙门, 外头早有轿子等着了。
    “回府!”
    回去时, 周斌之妻黄夫人正同幼女对着一个荷包说笑, 听见前头人说老爷回来,便都起身相应。
    “父亲!”周雅抓着荷包凑上去,笑吟吟道,“我新近给您缝的,日后专门装香锭子可好不好?”
    周斌也五十多岁的人了,嫡庶儿女也有五六个,如今只剩嫡出的一个幼女承欢膝下,十分宠爱。
    他顾不上换外头官袍,接过女儿手中荷包,果然对着光看了一回,“嗯,这……”
    他一边说,一边看向黄夫人。
    黄夫人就做了个喜鹊的口型。
    周斌了然,立刻将嗓子眼儿憋的一句“野鸭子”咽回去,若无其事改口道:“嗯,这喜鹊绣得着实不错。”
    周雅便欢喜起来,拉着他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又扯了他现在佩戴的荷包,要换上新的。
    周斌低头一看那荷包,实在是丑得吓人,顿觉头皮发麻,忙用手拽住。
    “乖女做得这样好针线,爹爹哪里舍得戴出去,还是找个匣子珍藏起来。”
    周雅被他说得脸通红,一跺脚,才要说话,却见外头门子来报,说是前儿那位递书信进来的掌柜的送了菜进来,问如何处置。
    做到一州通判的位置,下头自然多的是人孝敬,论理儿,这种小事根本到不了主子跟前,外头几层管家一早就给撅了。
    偏那小掌柜前儿才递了五公县知县苏北海的亲笔书信进来,老爷又亲口交代了下面的人去办事,管家一时摸不清那小掌柜的来路,倒不好擅自做主。
    说来这个时机拿捏得也是巧,但凡往后脱几日,阖府上下把这事儿这人给忘了,也就不必进来回禀了。
    可巧周斌正想法子按捺女儿换荷包,闻言便主动开口道:“哦,她倒乖觉,既如此,呈上来瞧瞧。”
    管家一拍手,下头的人就提着两个大食盒进来。
    大点的那个里面装着一汤一菜,才一打开,就有股奇异的酸辣味儿蹿了出来。
    “什么味儿?”
    周雅好奇道,忍不住上前细瞧。
    她长到十六岁,还没问过这种奇怪的味道呢。
    白瓷盆内一汪嫩黄乳汤,内中安静伏着许多暗红色的牛肉片和一点黄椒碎末,并撕碎了的白菇,粉嫩可爱。
    那又酸又辣的味儿便是从里面飘出来的。
    汤盆边放着洒金笺子,上菜的丫头不认识,捧出来与她瞧。
    周雅看了眼,笑道:“酸汤嫩牛,微酸,微辣,补气驱寒,开胃健脾。”
    又将那信笺翻来覆去看了两遍,来了兴致,“倒是一手好字,别的是什么?”
    另一道菜是风味茄子,切成斜长条的茄子炸成金灿灿的,似乎有些辛香味。
    “嗨,茄子罢了,我以为什么稀罕东西,竟也值当的巴巴儿送来?”
    周雅笑道。
    丫鬟打开第二个食盒,却不是菜,而是一个八宝什锦匣子里堆满了核桃大小的球。
    “说叫什么喜球,”管家帮着介绍说,“是一种点心,名字有两个意思,一是图个吉利,二则是惊喜,里头馅儿都是不同的,吃到嘴里之前,谁也不晓得是什么味儿。”
    黄夫人轻笑,“这倒有些意思。”
    周斌见夫人和女儿都不抓着荷包说事,也不大在意,便叫人摆桌。
    多两个菜而已,不算什么。
    九月底的晚上已有凉意,一家人净了手,又用热手巾捂了一回才坐下。
    周雅年纪尚小,性格也活泼,见自家厨子进上来的全是以前吃过的,便指着那盆酸汤嫩牛道:“舀一碗那个我尝尝,用翠色的碗。”
    布菜的丫头立刻换了翠色瓷碗来,那嫩黄牛肉汤汁映着碧莹莹碗壁,果然好看。
    周雅略吹一吹,先舀了一点来润嘴皮子。
    “唔,果然又酸又辣,很是开胃呢。”
    又吃牛肉。
    牛肉事先捶打过,断其筋脉,又片得极薄,并未大火烧煮,只汤汁翻滚之际丢下去打个滚儿便下火了,故而分外鲜嫩,几乎入口即化。
    周雅吃了两口,觉得不错,便荐给爹妈吃,又笑,“我爱吃辣,若是再辣些就更好了。”
    周斌往外看了眼,一旁束手候着的心腹了然,立刻垂了头退出去。
    有姑娘这话,日后这道菜便要经常见着了。
    周雅母女倒罢了,一直未曾出门,倒是周斌才从外面回来,又乏了一日,浸透寒气。
    才吃了小半碗酸汤嫩牛,果觉那酸辣味十分刁钻,貌似锐利,偏又有些圆滑,在肠胃之中打个转,鼻尖竟不知不觉沁出一层细密汗珠,煞是畅快。
    有了这酸汤的牛打头阵,周斌不自觉对那道风味茄子也抱了几分期待。
    茄子也不过外面一层金黄酥皮俊俏些,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比这盘更美貌的茄子不是没有,瞧着不过平平无奇。
    但入口之后才知其中奥妙。
    外酥里嫩自不必说,难得花椒的暖辛之气恰到好处,柔柔的令人十分受用。
    周斌甚至觉得,这风味茄子比那什么酸汤嫩牛更合他的脾胃。
    之前知州夫人做寿,他也曾与夫人同列席间,知道那上面的奶油蛋糕便是这位年轻掌柜的手艺。
    只是没想到正经菜也做得这样好。
    一时饭毕,周雅又叫人呈上点心来。
    乍一看好像是平平无奇的小面球,只是味道很香甜,有些像之前她在知州大人家吃过的蛋糕。
    说到那蛋糕,也当真是好东西,细腻绵软,喷香可口,许多夫人小姐都爱得什么似的。
    奈何城中没处买去,如今也只知州大人家偶尔摆宴的时候切一个,竟是独一份儿的。
    也有人暗中打探,说好像是五公县的人孝敬的,只能一个地方有卖。
    周雅曾经想吃,可惜路途遥远,不便运输,少不得得特殊的人用特殊方法运过来。
    她是通判大人的贵女,又不能像那些寻常商户的女儿一般,为了几口吃的就跑那么远去。
    忒失了身份!
    周斌本人也不想在这种小事上跟杜泉打擂台,不值当的,故而不许女儿大张旗鼓弄点心。
    通判大人带头维持知州大人独一份的体面,下头的官员自然效仿,谁也不敢越界。
    所以事到如今,整个州衙门的官员之中,至少在明面上,竟无一家得到过完整的蛋糕。
    当然,私底下是否有人暗中孝敬就不得而知了。
    周雅见那奶香小面球玲珑可爱,一个不过核桃大小,张开嘴巴就能整个放进去,便随手捡了一枚标志的来吃。

章节目录

食全食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少地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少地瓜并收藏食全食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