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是孙母近日偶感风寒, 身体抱恙,她忙上忙下,跑前跑后, 很不得空, 故而只是打发心腹来问了几句好也就罢了。
    师雁行又顺势问孙母好, 然后就离开了。
    倒是苏北海之妻潘夫人命人送回了一份年礼,还亲自叫心腹丫鬟出来相送,说是正陪客,不得空相见,倒叫她有些惊喜。
    “夫人实在太过客气,这样冷天怎好劳烦姐姐亲自跑一趟,随便打发个人来说一声就是了!倒叫我惶恐。”
    师雁行真心实意对那丫鬟道。
    主子身边的贴身侍从地位非同寻常,潘夫人此举直接表明了她的重视,师雁行很领情。
    那丫鬟闻言莞尔一笑,“夫人说了,难为你人多事忙,还想着专程过来一趟,倒是个念旧的……”
    师雁行正色道:“我能有今日,全仰仗苏大人提拔,便是到死也忘不了这份大恩!”
    这话虽有点夸张,但是情绪表达的很到位。
    若是当初没有苏北海密信引荐,他们的美食城固然能弄起来,也要多走不知多少弯路,更不必说后面周斌一路大开绿灯。
    那丫鬟听到了满意的答复,微微颔首。
    “你能这么想,也不枉夫人时常挂念。”
    真挂念,假挂念,没人在意,重要的是双方的态度。
    师雁行又说了一番感激涕零的话,亲自将那丫鬟送回到门口,望着她进去了,这才转身上车。
    师雁行甚至坐在车上就迫不及待打开礼物看起来,就见是几匹布、几样简单的首饰,另有几样糕点果品。
    大约知道她们母女几人都读书识字的,额外还有几份文房四宝,都用一色红布包得仔细。
    算不得多么贵重,但颇为贴心,显然是根据她们家的特色整理出来的,就像是家中长辈给小辈的节礼一般。
    胡三娘子见了也不禁感慨:“这是掌柜的入了潘夫人的眼啦!”
    回年礼和给赏赐都是送东西,但这两者代表的意义却截然不同。
    后者不过是上位者高高在上的施舍和打发,而年礼则有正经往来的意思。
    说起来也算孽缘,苏北海和杜泉不大对付,但偏偏两人的老婆却都姓潘,而性格又天差地别。
    杜泉之妻潘夫人倚仗娘家之势,为人颇有些傲气,又好脸面。
    但直来直去,也算率真可爱,只要做事使她满意了,就不会故意为难。
    而苏北海之妻潘夫人无所倚仗,一身荣辱皆系于苏北海一人之身,故而对他唯命是从。
    倒是经历了之前的“月事带”事件之后,潘夫人比以前接了点地气。
    听说前几日天冷的时候还亲自带人在外面施粥舍药来着,引得众人直称活菩萨。
    就苏北海两口子以往为人处事的方式来看,这次送出来的这份年礼,必然代表着苏北海本人的意思。
    师雁行伸手在那几样礼物上摸了又摸,心中一时感慨万千。
    值了!
    总算是混到了这一步。
    如今,她也算初步脱离了“谁用谁丢的工具人尴尬期”,开始逐步向着合伙人的程度迈进啦!
    说来有趣,之前她在县里的时候都没敢奢望过如此待遇,如今远离县城,反倒成了可以拉拢的对象了。
    苏北海此举动并非无的放矢。
    他在州城自有眼线,必然是认可了师雁行这几个月的成绩,觉得此人确实大有潜力可挖,故而做势拉拢。
    所以说你在别人心中是什么地位,单靠嘴皮子是不成的,最要紧的还是证明自己的价值。
    因为是按照官职高低登门拜访,所以虽然孙良才家更近,但还是先过门而不入,去了苏北海府上。
    如今再往县学去时,却又经过孙宅门口。
    师雁行下意识抬头看了眼,心中暗自叹息。
    有苏北海夫妇回赠年礼的对比之下,孙良才……
    倒不是贪图那点东西,只是孙良才太过胆小谨慎,一味只求自保,难免令人心寒。
    虽说忌讳官商勾结,但大家往来都这么久了,平时师家好味又一直给老太太送菜,这么长时间下来,该知道的也都知道了,你如此避讳,岂非掩耳盗铃?
    哪怕不算什么贵重东西,光这份恒心就难能可贵。就算拿块石头捂几个月也该捂热了。
    如今大过年的,人家巴巴儿上门问好,大白天的确实有点惹眼,可是又不求你办什么事情,你不说送回赠点东西,哪怕请进去给口热茶吃也好啊!
    这个倒好,什么表示都没有。
    如此避讳,孙良才自然遇不到任何波折,但同样的,也就完美避开了所有的机遇。
    况且官场也不是什么讲道理的地方,并非你不招惹别人,别人就不来招惹你。
    他总是如此谨小慎微,前怕狼后怕虎,来日落了难,只怕也没人伸出援手。
    只能人各有志,强求不得。
    什么因结什么果吧!
    江湖人义字当头,胡三娘子也知道师雁行和孙良才一家的始末,路过门口时,忍不住冷哼出声。
    真乃薄情寡义之辈。
    车里的师雁行听见,反倒忍不住笑起来。
    “瞧瞧,又没花你的银子,做什么这样愤世嫉俗的?”
    胡三娘子给她说得不好意思,也跟着笑了一回,末了又道:
    “这哪里是银子的事儿?只是觉得此人冷漠非常,非善与之辈,倒是可惜了掌柜的这么久一片真心。”
    顿了顿,又忍不住小声嘟喃道:“这才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呢!有日常吃的那些东西,放到城外不知能救活多少穷人了。”
    论理儿,胡三娘子讲这样的话着实僭越,但她性情耿直,又满腔热血向着师雁行,深知她一路走来多么不易,故而见孙良才一家如此凉薄,难免心灰意冷。
    风雪越发大了,从车帘子缝里钻进去,师雁行顺手紧了紧羊皮袄子。
    “是啊……”
    她忍不住扭头看了眼渐渐远去的孙宅,一时心潮起伏。
    孙良才此举确实有些凉薄,但真要说起来,对方也没什么对不住自己的地方。
    毕竟虽有孙良才贪便宜给母亲办寿宴在先,可后面双方相熟确实是起于利益交换,是她有所图谋。
    而当初王德发发难,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孙良才私底下确实帮了忙。
    这个人情,师雁行认。
    而给孙母送菜,也是当初师雁行主动提出的,怪不得别人。
    她从来不轻易承诺,但只要承诺过的事情,就一定会做到。
    况且如果只因为孙良才不够热情就断了给孙母送菜,若叫外人看来,难免有攀了高枝,喜新厌旧之嫌。
    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名声这种东西对商人而言可太重要了。
    孙母已经这么大年纪了,又有基础病在身,不怕说句不好听的话,还能再活多少年呢?
    一天只有几道菜而已,照如今师家好味的体量,不过九牛一毛,能换个知恩图报念旧的好名声,值了。
    县学也快放假了,转过年来二月就是县试,而且又是大考之年,紧挨着八月乡试,县学内许多秀才也是蠢蠢欲动,想要下场,故而最近找老师请教的人颇多。
    临近晌午,师雁行干脆先带着胡三娘子去买了新鲜的瓜果菜蔬,再去拜访师父师娘。
    到的时候上午的课业刚结束,裴远山回这边来时,身后还跟着几个学生。
    师雁行远远瞧了眼,竟看见了熟人,正是三名资助者之一的孟晖。
    孟晖也看见了她,当时还愣了下。
    十几岁的少女正是抽条的时候,才几个月不见,这位少掌柜就跟变了个人似的。
    她的身材更加高挑,五官间的稚气褪去不少,饱满而圆润的面庞上显出几分成熟和老练,目光也越发锐利。
    她裹着一件淡紫色的缎面袄子,白色的绒毛簇拥着下巴,越发显得娇俏,像极了一朵含苞待放的嫩桃花,灼灼其华。
    可那通身的气势凌厉非常,足以掩盖性别和年纪所带来的些微劣势。
    裴远山看见她明显很高兴,语气也十分亲昵。
    “站在雪地里做什么,还不进屋找你师娘?”
    他为人肆意而畅快,从未主动掩饰过这份师徒关系。
    师雁行笑了笑,目光落在裴远山身后的几个学生身上,冲他们微微行了一礼。
    为了保全秀才公们的脸面,师雁行资助的事并未对外张扬。
    她装着不认识孟晖的,而孟晖在感激之余,却也感受到了淡淡的羞耻。
    虽说士农工商,可自己如今能够心无外物,专心读书,确实是受这位少女的恩惠。
    实为大恩。
    自己非但不能回报万一,反而还要对方体恤,主动帮忙维持这可笑的自尊……
    其他几个秀才不知原委,纷纷还礼。
    师雁行避开,只受半礼。
    孟晖便道:“先生今日有客,学生便不打扰了。”
    其他几人听罢,也先后告辞。
    等师雁行和裴远山进屋了,那几人才忍不住窃窃私语道:
    “之前我便曾听说先生好像收了个女弟子,没想到竟是真的。”
    “你竟不认识她吗?便是这两年风头正劲的是师家好味的掌柜!”
    “竟是此人?怪到我说似乎在哪里见过,原来不是错觉……可这么一来,不就是商户了?”
    说话那人微微皱眉,显然,心里有些不大自在。
    他们虽未对裴远山行过正式的拜师礼,但是确有师徒之谊,也算是半个弟子。
    谁成想那商女却做到了他们不曾做过的事!心里难免疙疙瘩瘩的。

章节目录

食全食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少地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少地瓜并收藏食全食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