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嬿早前就崇拜赵千俞,念了许久也没见到本人,十七是后来才遇见的。
    偏巧十七模样俊俏,武功和胆识也正合梁嬿的心意。
    所以梁嬿才极其看重十七,倘若撇开这几月发生的事情不谈,让梁嬿重新选一次,她真的还会非十七不可吗?
    不见得。
    梁熠决定了,他要撮合皇姐和睿王!
    “明日朕不仅要召见睿王,还要让皇姐回宫一趟。朕也要让皇姐身边的十七一同入宫,如此一来让皇姐看清楚两人之间谁更胜一筹。”
    皇后笑道:“陛下怎这般孩子气。”
    梁熠感慨道:“倘若不是因为朕,皇姐也不至于如今还没嫁人。”
    正因如此,梁嬿想要的,梁熠都尽数满足,不仅如此,进贡的好物他都想着梁嬿,皇后有的,梁嬿也有一份。
    梁熠虽皇后回了翊坤宫,越发期待明日三人的到来。
    然而,第二日,睿王如约进宫,而梁嬿却是孤身而来。
    两人在御书房打了个照面。
    梁嬿错愕,秀眉轻拧,顿时便知梁熠的用意。
    白日里瞧见,梁嬿又觉睿王与昨夜见的有些不一样。
    面具还是一样的面具,倒是这紧绷的唇角和挺拔的身影,让人有种生人勿进的压迫感。
    很快,内侍传两人一起入殿。
    两人一前一后上台阶,赵千俞用变了的嗓音对梁嬿说道:“陛下召本王进宫,说是有事请教一番,恐是昨夜的棋局,陛下有了另一番见解。”
    寿宴那日他大意了,如今每一步都格外谨慎,连鞋履都比往常的高了几分。
    身高与十七是不同的。
    梁嬿提着裙摆缓缓上台阶,淡淡一笑,并未多言,只是坦言道:“陛下急急召本宫来,定是有要事,睿王可否在御书房外稍等片刻,本宫单独与陛下说两句。”
    梁熠并非单召她一人入宫,还传了十七,只不过十七在宫里来消息前出去了。
    十七未说去何处,梁嬿便先行进宫来了。
    如今看来,是梁熠故意让十七和睿王见面。
    诚然,她不喜欢梁熠此举,她这个弟弟究竟想作甚?
    赵千俞候在御书房外,看着倩影入了殿中。
    今日顾昀传来消息,鸿胪客馆来了宫里的人,少帝召他进宫。
    赵千俞趁梁嬿没注意,扯了个借口出了长公主府,哪知少帝不仅叫了他,还传了梁嬿入宫。
    幸是他留了个心眼先一步出去,否则梁嬿又要怀疑。
    沙盘旁,梁熠看见梁嬿独自进来倒有几分意外。
    梁嬿开门见山,问道:“不是先来御书房等陛下阅完奏折一起去慈元宫陪母后出午膳?睿王怎在宫中?陛下这是何意?”
    梁熠将手中的旗帜随便放置在沙盘中,道:“既然皇姐问了,朕也不瞒你。睿王和十七,皇姐选一个。”
    “十七本来就是睿王的替身,皇姐为何一直念着十七的好?不就是十七身上有睿王的影子么?十七有勇有谋,但不过是越国名不见经传的一名小将,他怎抵睿王?”
    梁嬿不想因此影响姐弟俩的感情,语重心长与梁熠讲道理,“皇姐以前是念着睿王,但感情讲究缘分,皇姐与睿王没有缘分,陛下莫要再强求了。”
    梁熠摆手,按了这话题,道:“皇姐先别急着下定论,等考虑几天,不急。”转眼看了看殿中内侍,道:“传睿王进殿。”
    待内侍转身,梁熠指了指沙盘,都面色不佳的梁嬿道:“皇姐看这处的地势,是不是像摄政王在西北的封地?”
    倒是很像。
    而另一处,像京城。
    梁嬿微微蹙眉,“陛下想从睿王那处旁敲侧击筹谋布局?十七曾向陛下献过一计,陛下当时赞许有加。”
    转动拇指上的玉扳指,梁熠道:“皇姐不妨听听睿王的计策?一听便是睿王和十七,谁更有谋略。”
    梁嬿明了,庆幸十七没来,倘若来了,两人得在殿外打起来。
    很快内侍领了睿王进殿。
    男子嗓音低沉浑厚,单单立在殿中便是气场十足。
    “昨夜的棋局不尽兴,朕这里有一沙盘,不知睿王能否破解?”梁熠将沙盘推演的旗子递了一面给赵千俞。
    赵千俞远远看了看沙盘,那熟悉的山脉地势,不就是摄政王在西北的封地?
    接过旗帜,赵千俞薄唇轻勾,道:“自然是能。”
    梁熠爽朗一笑,拍了拍睿王手臂,道:“来来来,与朕切磋切磋。”
    梁熠指了指几面山谷后面的地方,并未直言那处是摄政王在西北的封地,简单说了说形势。
    赵千俞没有刻意掩饰,早前如何献计给梁熠的,如今还是怎么说,只不过增加了几个方面,原先没考虑到的方面皆加了进去。
    食指与中指并拢,指向沙盘一处,赵千俞指出位置,“所以这山谷才是关键,陛下诱敌进了山谷,此战便胜利了一半。”
    一直在沙盘旁观战的梁嬿将这一幕尽收眼底。
    当初十七也是这般说的。
    且睿王指向沙盘的动作,很像十七。因当时十七在沙盘上推演时有些恍惚,梁嬿还担心了,故而将那日的情形记得一清二楚。
    梁嬿目光流转,仔细打量面前锦衣华服的男子。
    狰狞的面具,轮廓分明的下颌,清瘦提拔的背影,个子倒是比十七高些许。
    梁嬿眨眼时特地多闭了片刻眼睛,她脑中想着十七,缓缓睁眼之余目光落到和梁熠侃侃而谈的睿王身上。
    她惊奇地发现,十七的身影竟与睿王是重合的!
    一个不好的念头涌上梁嬿心头,这两人会不会是同一人?!
    睿王不摘面具,那便让两人同时站在她面前,所有的疑虑自然会被打消。
    作者有话说:
    公主不是没有怀疑过,只是怀疑的念头刚起,就被狗子掐了。掉马,很快到!
    还有一个好消息,3月开始加更!!!周六周日万字更新,感谢友友们追更,笔芯~
    第68章
    疑虑一旦生出,便像雨后春笋般,在脑中疯长,达到顶峰。
    梁嬿越看睿王,越觉得他与十七相像。
    除了嗓音和身高,两人几乎一模一样。
    梁熠与睿王的闲聊,梁嬿一个字也没听进去。
    她满脑子都是那个荒诞的想法。
    十七就是睿王;睿王就是十七!
    倘若这个猜想成真,十七与睿王是同一人,那他装作不知,询问她关于睿王的一切,他是怀着怎样的心情问出来的?
    定是在取笑她,在嘲弄她,认为她就是个傻子,凭借从旁人口中听来的两三句话,便幻想出睿王是怎样的模样。
    她仿佛被十七当猴耍了一般。
    愤怒,生气随之而来。
    梁嬿真希望她这荒诞的猜想是假的。
    御书房中,梁熠和睿王相谈甚欢,他留了睿王在宫中用膳。
    这次午膳梁嬿却心不在焉。
    与十七同食同住,梁嬿太清楚十七的习惯了。
    十七喜欢在动筷前先喝一碗汤,也会给她先盛一碗汤。时间久了,梁嬿便也习惯了用膳前先喝些汤。
    梁嬿留意着席间的睿王,男子并未喝汤,反而是在太后动筷以后,才动了筷子,等吃了两口饭菜后,才喝汤。
    喝汤的习惯能刻意改变,梁嬿并未着急下定论,又留心观察睿王席间的一举一动。
    以往梁嬿觉得十七举手投足间皆是矜贵的气质,便猜想他家中教养极好,丝毫不输京城望族的子弟,甚至席间那散发的摄人气场,也是众人没有的。
    玉勺轻轻搅动碗中热汤,梁嬿娇艳的唇瓣轻轻扬起。
    举手投足间,不就是十七的模样?
    梁嬿越想越生气,席位上的饭菜食之无味。她真想立刻马上揭开那狰狞面具,好生看看睿王口中的面目可怖究竟是怎样的可怖。
    别是和十七一样的俊朗面容。
    梁熠自是不知道梁嬿的心思,瞧见梁嬿席间偷偷打量这对面席位上的睿王,以为梁嬿将心思从十七身上重新放到了睿王身上。
    这般想着,梁熠有几分开心。
    没有什么比梁嬿婚事更重要的事情。
    吃罢午膳,梁熠单独找了梁嬿,道:“皇姐若想清楚了,朕立刻安排,将十七送走,撮合皇姐和睿王。”
    梁嬿眉心紧拧,犹豫片刻决定还是莫要将她那荒诞的想法告诉梁熠。依照梁熠那性子,定是要与赵千俞大干一场,而南朝皇帝对这位三皇子疼爱有加,届时因为这件事影响两国关系便不好了。
    再者,倘若十七和睿王不是同一人,赵千俞受了这无妄之灾,再多的歉意,也于事无补。
    从亭间看远处的景致,别有一番心境,梁嬿缓缓敛了目光,将心事藏起来。
    梁嬿笑了笑,对梁熠道:“皇姐考虑考虑,等想好了,给陛下答案。在此之前,陛下别在自作主张了。”
    梁熠满意,道:“听皇姐的。”
    经过御书房一谈,梁熠赞同赵千俞所言,认为不能将事情拖下去了,需今早解决掉摄政王。
    登基初期,梁熠忌惮摄政王在封地的势力,他羽翼未满,倘若摄政王从封地起势直逼皇宫,他难有招架之力,这才不得不按兵不动,一忍再忍,静待羽翼丰满。
    如今他不能再坐以待毙,定要尽快除掉这个心头大患。
    梁熠凡事求稳;

章节目录

裙下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尔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尔屿并收藏裙下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