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胡亥精神抖擞去向父皇秦始皇问安。
    始皇帝今年四十九,从四年前巡视北方,自上郡回到咸阳,原本拖泥带水的旧疾似乎正渐渐改善。
    有史以来独掌天下大权的皇帝端坐其上,睥睨地看着他的臣子,虽然他脸上的皱纹已经深刻,却抹灭不掉身上绝无仅有的霸气。
    胡亥当然知道自己父亲的英勇,正是多年来的汲汲营营才让秦朝拥有这一片恢弘的景象,所以当他跟大臣们一同膜拜这位伟大的皇帝,他的心里比其他任何人都还要充满嚮往。
    若是始皇帝曾愿意仔细看看他这位幼子,他也许会发觉胡亥的身上或多或少带着与他年轻时相仿的傲气。
    可惜他是开创帝制的第一人,却也与接下来的朝代君皇一样忽略了所谓的天伦之情──那本该建立在最寻常的情感上,却因为宫廷里诸多无可避免的纷争而被完全忽略。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始皇帝就在眾臣的高呼声中摆摆手,用高傲的语气道:「眾卿平身。」
    眾臣躬身道:「谢皇上──」于是每天的早晨都从这些口号开始。
    其实今天始皇帝的心情并不很好,胡亥可以从父皇略显焦躁的眉宇中窥探一二,只是在谁也没有得知结论前,他不敢妄言。
    他知道,那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总会有不少自詡忠良的臣子抢着去做。
    果不其然,上卿蒙毅往前一步,手执笏板,对始皇帝秉告道:「匈奴盘踞河南日久,家兄蒙恬率命北伐,自阴山一带亟需修整,臣恳请皇上增兵十万。」
    始皇帝闻言蹙起眉头。
    丞相李斯闻言道:「莫说十万,就是五千也万万不可。」
    蒙毅语气颇为不满,「丞相何以多加阻拦?」
    「啟稟皇上──」李斯不予理会,逕自对始皇帝道:「皇上修筑长城圣令既下,正是用人之际,何况先前南征百越耗损甚鉅,人力已然空虚。」
    朝野间自然知道丞相李斯与蒙恬、蒙毅二位兄弟之间有过嫌隙,后宫嬪妃尚且都为一夜临幸而争宠,朝廷掌权的势力大小又岂是女人间的鉤心斗角而已。
    始皇帝睨着殿下臣子,正想下令,却闻胡亥出声道:「父皇,儿臣有一计。」
    「说。」
    「本朝初创,百废待兴,有宵小伺机而动,皆因天威而俘,若将其迁往河套一带刑以劳作,一来可填补人力不足,二来可节省牢狱开销。」
    「公子所言不失良计,却忽略了一件要事。」蒙毅截口道:「如此庞大的罪民数量,若非有规模管理,恐怕有所缺失。」
    胡亥微笑道:「只要增设郡县,差遣官员管理便可无碍。」他对始皇帝躬身,「何况河套一带前可窥探匈奴,后可抵御百越,若以此为契机在当地增设郡县,有利无害。」
    始皇帝听了点头称是,准奏,又道:「押解犯人尚须一职来办。」
    胡亥请命,「儿臣认为中车府令赵高可担此任。」
    「赵高?」始皇帝显然对这姓名并不陌生,「此人虽然伶俐,却从未担此大任。」
    「儿臣愿为监军。」胡亥拱手再拜。
    于是始皇帝批准之,任其二人即刻着手准备。
    其实胡亥从来也不曾参议过政事,就连早朝也时常缺席,朝野间似乎都明白这位年仅十八的皇室公子吊儿郎噹的性格,所以有关那些权力倾轧的手段在朝议之后根本不会找胡亥商量。胡亥自己也清楚,若非早晨在自己怀里的男人拼命用一堆理由说服自己快点离开,又说成那样义正严词,他也不会入宫淌浑水。
    鷸蚌相争、渔翁得利,这种亙古不变的道理他在尚未懂事的幼年就已经见识过,如今他怎会犯这种错误?
    只是男人虽然嚐起来美味,名义上好歹也是他的老师,那些莫名其妙该固守的礼仪,追根究柢,还是无法避免的。
    「上卿大人,为何不见公子扶苏?」
    胡亥隐隐约约听见有人在与蒙毅谈论。
    蒙毅见胡亥就在不远处,于是低下头,小声在老臣的耳边嘀咕几句,胡亥似乎听见几句「食客」、「议事」之类的词汇,就意兴阑珊地走出了宫门。
    显然,这位上卿大人十分维护主子的安危。
    他怕别人家的疯狗去咬他的主子,却没有记起自己不过也是一条咬人的狗罢了。胡亥笑笑,然后走出这个过于沉闷的地方。
    蒙毅领命去军火库监造宫弩等武器,远远望着胡亥,本来要请兵十万却只有弓弩驰援,他对胡亥就更没好脸色。
    他开始怀疑为何从来耽于逸乐的公子胡亥却在今朝敢于参议政事。
    但胡亥只是看着他,露出诡异的浅笑,就匆匆返回府邸,行至半路,座轿便被内侍拦住,重新回到宫内,只是这次并非大殿,而是祭堂。
    始皇帝虔信五行,更在意终始之说,而且十分崇敬鬼神,他在宫中建造了一座祭拜的殿堂,还兴建一座巨大祭坛以昭诚心。
    战乱以后,百姓冀盼心灵上的归属,鬼神之说已然佔据他们纯洁的想法。
    胡亥深刻体认到这无疑是种很好的统治手段,若利用得当,那些虚无縹緲的存在会比战士手中的武器更有价值。
    祭堂在宫中就佔了百顷地,旁边,有座高耸宏伟的塔楼作为观星之用。
    胡亥一到这里便对于即将面对的消息大致有谱。
    只听占星官跪在始皇帝面前,伏首道:「昨夜子时,臣夜观星象,发现东郡有光落下,便派人去探,至方才已有回应。」
    始皇帝双眼彷彿发出亮光。
    看来始皇帝一早就已得到消息,只是并不准确,他正等着占星官继续解释,却迟迟没有下文,不由的有些发怒。
    「何事快报!」
    「臣……臣不敢言……」
    始皇帝拍桌而起,「快说──」
    占星官颤抖着道:「……探子取回一颗巨石,似是天外之物。」
    皇帝喜道:「快呈上来!」
    便见两人合力抱来一颗大石,石上纹身斑斕,隐隐含有数枚文字。
    皇帝端详片刻,「这上头的字看似古文。」
    上古时期的甲骨文献都还在祭堂里的堆着。胡亥也悄悄看了巨石几眼,只见石面光滑平整,发出透亮的淡淡光辉,至于其上的图纹,若要说成字,恐怕也需一番穿凿附会的功夫。
    占星官忍不住沉吟片刻,选了个最保险的说法,「臣还需要跟祭师们详细研究,开坛祭祀,才能窃得天听。」
    天听?
    这两个字足以让这位崇尚鬼神的皇帝变得兴味盎然。
    「既是如此,方才又何故不敢言明?」
    「昨日在巨石尾巴夹带的红色光影,让臣……让臣唯恐不祥。」
    胡亥想起史官说过,秦王嬴政七年,当年某夜北方出现红色彗星,由北而东。这年,朝中重臣蒙鶩战死,夏太后病亡。
    两年后,嫪毐作乱,与秦王战于咸阳,最后车裂嫪毐,秦王将其门下食客全部逐走,是日彗星復现。
    如今,这块夹带红色光影现身的巨石是否又会给秦朝带来什么衝击?
    见皇帝面色一沉,占星官频频逝汗,胡亥心底轻松,脸上倒是表现的很凝重。他既然已答应他那位「老师」要好生学习,他似乎就该尽些本分。
    「父皇,儿臣以为,应该即刻开坛,命占祭求得天听,本朝朝野上下应沐浴净身三天,斋戒茹素,以表至诚。」
    皇帝看向这位年轻的孩子,点头称是,呵呵笑道:「看来吾儿已大有长进。」
    「多谢父皇。」
    「赵高教的不错?」
    「是。」胡亥拱手,垂首道:「老师教导的好。」
    然而这时谁也没有瞧清胡亥面上曖昧不明的笑意。

章节目录

梦断黄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软玉温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软玉温香并收藏梦断黄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