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赵高意识过来时,他的脚下全是黄沙,耳边的狂风呼啸而过,有些锐利地刮着他的脸。
    他回首,瞧见远方的屋宇楼阁的影子都要被风沙掩盖,看来他是离开城中驛站很远很远了。
    在这片空荡荡的荒凉景致里,赵高心事重重地走着,他的脚印在他每踏出一步就被狂乱的尘土掩埋,他在想,若是他早在当初秦灭赵之战就死去,那么他又何必承受这种无端的责任?他的抱负与理想,也许能在死亡之后投胎到一个安生的国度。
    那个新的国度没有国仇家恨,没有鄙夷,没有罣碍,没有──没有胡亥?
    ──胡亥。
    这个名字到底要折磨他多久?可恨的是,曾经认定的折磨,又在哪时候转变为一种纠结的矛盾情绪?
    他知道他不愿胡亥死的,不愿胡亥死的原因从一开始就是因为他要利用胡亥的权力达到倾覆秦朝的目的,可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胡亥是不是也会在他的诡计下步入死亡?
    说到底,他又是从哪时候开始对胡亥產生这种纠葛的心思?
    苦思冥想之间,赵高彷彿听见弹箏之声,声声入耳。
    箏音清透猷劲,层层堆叠,让赵高彷彿感觉眼前正有一名志向宏伟的年轻男子预备啟程,毫无畏惧地展开他的旅程,然而三个跳转以后,箏音忽然停顿,而后復起之声慷慨激昂,气势万钧,节奏紧凑富有变化。
    这踏上旅途的男子显然在途中遇上很多波折,那些激切的箏音已表现出男子必经之大事。
    赵高正被这些犹如长瀑气象万千的箏音所吸引,他试图找寻弹箏者的位置,他内心充满好奇,他朝东踏出几步,听见箏音弱了,就往回走朝西而去,反反覆覆之间,他终于找到箏音所在。
    黄沙尽头,有一座绿荫,赵高仔细走近,才发觉这不是绿荫,而是由诸多林荫所围成的一座沙洲,沙洲之间有一弯湖水,闪着晶亮的水光,而在水光旁边有一间屋子。
    箏音显然就是从这间简陋的屋子里传出来的。
    赵高寻声而走,谁知箏音就在他踏上沙洲的第一步后猛然断绝,赵高愣了半晌,竟不知怎地就朝屋子疾行过去,就当他在门前屏住呼吸想要扣门,箏音忽然幽幽响起。
    这一次箏音十分婉转,高低起伏不定,忽然几声强烈的颤音穿插着,让赵高听出弹箏者百般的犹豫,他脑里竟因而想起他方才的复杂心思,其中居然有几处与这箏音不谋而合。
    ──是谁?这人是谁?
    赵高顿时兴起一股同病相怜之感,然而碍于礼数,不敢妄进,也唯恐此番唐突的造访打扰了这沉浸在美妙音乐的世外高人。
    犹豫之间,几声清亮的击瓮扣瓦之音巧妙穿梭而来,击瓮音质清脆,扣瓦声声鏗鏘,竟在无意间把缠绵无比的箏音带往清心悦耳的高妙境地,两者的合奏,不──应该说那击瓮扣瓦者把弹箏者满腔的鬱结全化作高山流水!
    乐曲结束时,赵高喟然发叹,心境彷彿也随这击瓮扣瓦者的出现而有了一番转变,然而当他回神过来,他已然推开此门,看着眼前一把秦箏,一形背影。
    那穿着一袭素白长袍的背影就在赵高的注目下缓缓转过身来,待两人相见,赵高情不自禁又上前两步,颤声道:「……丹……丹大哥!」
    白袍男子显然也因这暌违已久的称谓而眼眶泛红,双手不由自主扶住赵高的肩膀,呼道:「子尧?」
    听见这个小名,赵高更加确信眼前之人正是昔日在赵国偶遇的燕国太子姬丹。
    赵高永远不会忘记他与姬丹的相遇,更不会忘记只有短短数月的时间他与姬丹就已经相知相惜,他们同为国家王储,不仅如此,还同样受到秦王嬴政的迫害,而赵高之所以与姬丹遇见,正是因为那年秦王嬴政派大将王翦进攻燕国,燕王喜与其燕太子丹逃往赵国衍水一带藏匿。
    那是赵高十岁那年,而燕太子姬丹十六岁,赵高看着姬丹满腹雄心壮志被秦军的战车踏平,他那时还不太懂姬丹脸上的悲愤居然是如此沉重。
    当时赵国也正值飢荒,民不聊生,内患难平,外患受到秦军虎视眈眈,在同样的乱世下生活的孩子,难免会衍生出同仇敌愾的情绪。
    只是若要赵高重新选择,他寧可不与姬丹结交过,因为当时姬丹在赵国寻荫时,是他赵国的国君代王嘉建议燕王喜将太子姬丹斩首示眾,用以向秦王示诚,免去彼此战火。
    「若、若真是你──」想到这儿,赵高就不免惊呼道:「那么当初是怎么回事?」
    姬丹当然知道赵高所指为何,只是叹了一叹,「当初父王用以向秦国输诚的尸首并不是我,而是我母妃一名亲戚所產下的表兄弟,他……他与我有几分神似,是我害了他。」
    赵高一听不禁感觉有些欢喜,却又忽然悲从中来,他满脸愧欠。
    「若不是代王贪生,担心秦军将追杀你的仇恨加诸到赵国身上,代王他也不会──唉……」
    「事情都过去了。」姬丹竟很豁达,「代王身为一国之主,理应为天下百姓着想,两权相害取其轻,代王怎能让赵国子民因我一个外人而陪葬呢。」
    「可是他也不该──」
    赵高还想讲下去,姬丹已经安抚着他,「现在想想我当年实在是太衝动,若不是派荆軻刺秦失败,又何故成为秦军的眾矢之的,结果还无力挽回,只能东躲西藏,说到底,是我害了你们赵国。」
    秦军大将王翦破燕国后,秦王嬴政马上就接着把矛头指向赵国,数月后,赵亡。
    「丹大哥你说错了。」赵高苦笑着,「秦王的野心又岂是一个燕国或一个赵国那样简单,他要的正是现在,天下一统,让人人尊他为皇帝。」
    姬丹无奈地摇摇头,「自父王被杀那日,我便四处逃窜,本想一死了之,却还是苟且偷生下来,几经辗转,就到了这里,本来就想凑合着过,不料近年嬴政又屡兴战事,兴建长城,所以这附近也开始不太平了。」
    「是了。」赵高面露惊恐,「若是让秦朝的爪牙知道丹大哥你还活着,那怎么行!我──我要想个办法护你周全!」
    「别担心,我已化名为周丹,而且这里距离咸阳城很远,普通的官吏在收完税赋后也不常待在这种荒凉的地方,你可以放心。」
    「是吗……」
    见赵高然有忧色,姬丹深感关慰,只是许久不见,许多藏在心里的话不晓得该如何开口,最后只能一声声唤着赵高的小名,却又欲言又止。
    赵高倍感温馨,只是苦笑,「丹大哥,我已经很久没听见有人这样叫我。」
    「你不喜欢这名字?」
    「不是。」赵高面带微笑,「这是你为我取的字,当赵亡那日,我孤身一人,就从没再愿意让任何人认识我,所以不曾向谁提起。」
    ──子尧、子尧。当初两人在战火稍歇的片刻,倚着大树,乘风远眺,幻想着若是身处在尧舜的太平盛世该有多好,于是姬丹为他取了一个字,就叫子尧,那是属于他们的回忆。
    可是想到这儿,赵高忽然呆住,他脑中居然浮现胡亥的脸。
    胡亥可以控制他的行动,可以监视他的生活,但绝不可能窥探到他心中的回忆。
    但这种身心互相违背的诡异感受,让赵高一时难以自处,原来他就是因为这样才感觉无比的难过吗?
    「子尧?」姬丹关心着,「你怎么了?」
    「……没,没什么。」赵高搪塞着。他乡遇故知的感慨就在这时候变成对姬丹的歉疚,他也不愿意有任何事情瞒着他这位姬丹大哥,只是这一切又要他从何说起?
    「对了──」
    正当姬丹叙旧,他们俩的身后突然传出一道沙哑的嗓音,这嗓音听起来虽不动听,但是气韵优雅,交谈起来竟十分舒适。
    那声音缓缓道:「姬丹,难道你不为老夫引见一下这位朋友?」
    姬丹与赵高的目光同时朝身后之人看去,赵高只见一中年男子背负着双手,间情自适地走向他们。
    他头上几缕白发,却都梳的整整齐齐,身上穿着俭朴的布衣,却意外显现出脱俗的气质。
    「看我,遇见子尧太开心了!」姬丹笑着,向赵高介绍了这位中年男子,「这位先生在我迁居到此后非常照顾我,我们言语投契,子尧,不瞒你说,这位先生若是出世,实在是位经世才人。」
    赵高拱手先拜,恭敬道:「敢问先生如何称呼?」
    这中年男子回以一礼,温和笑道:「人生在世,快意就好,何必因为姓名而受到拘束呢?」
    姬丹见状,对赵高道:「我知道这位先生生于濮阳,我都称呼他濮阳先生。」
    ──濮阳。这两个字在赵高心底忽然起了不小震撼,但他努力使面貌冷静,扯着嘴角,回以微笑。
    「是。」他对中年男子表现出的尊敬必不亚于姬丹。
    见对方没有以真实姓名相告,赵高也不再强迫,毕竟他自己也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但见姬丹与他相交甚篤,也就随姬丹同唤他为濮阳先生了。
    只是这濮阳先生的出现实质上对赵高有哪些意义,恐怕也只好赵高本人清楚了。

章节目录

梦断黄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软玉温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软玉温香并收藏梦断黄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