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戴河行宫
    同一片月色,两处心情。
    眼见胡亥与赵高过从甚密,李斯老练而沉着的目光不禁闪出一丝不安。
    他记得从前也曾有过这种感觉──韩非出现的时候就是这样。他惴惴不安,不由得心生警惕,他多疑,甚至打从心底发慌。
    可是他最后还是成功安抚自己的不安,用一杯鴆酒。
    当心情又恢復到优越的位置,他只剩下最后一个疑惑:他的老同窗在举杯那时候是不是还不知道自己死期将至呢?
    李斯深深吐纳着夜晚过份寧静的气息,这么做能让他諳于心计的思绪完全沉淀下来。
    就凭他在朝中的势力,何愁扳不倒一个赵高?更何况他手里还握有一项最有利的条件,料是谁也想像不到,他居然持有先皇嬴政的亲笔遗詔!
    当初在巨鹿沙丘由他执笔撰写的遗詔虽已被赵高当场焚燬,但当日的一切他歷歷在目。
    闪电雷鸣之中,丞相李斯瞪大双眼看着始皇帝说出最后一句话而骤然气绝,最后一道闪雷过后天空开始滂沱大雨……
    之后当他回到咸阳城日日夜夜都在深思始皇帝想说什么,那口型、那神态,最后他终于推敲出始皇帝的最后一句话。
    ──「与丧会咸阳而葬。」
    那正是始皇帝在口述遗詔时最后一句话。意思是,始皇帝要长子扶苏主持丧葬仪式,所以紧急召回扶苏,当他的遗体运回咸阳,灵柩正好与扶苏于咸阳会合,他想让他的长子替他送终。
    为何始皇帝临终之际仍要重复这句?
    他李斯跟在始皇帝嬴政的身边大半辈子,不敢讳言自己能完全洞悉这位皇帝的想法,但却十分明白这野心勃勃的男人始终不曾做过一件毫无意义的事。
    于是他默默等待大祭结束,隻身重回驪山皇陵前所设置的祭堂,想着先皇既然是要扶苏亲自主持大葬,那么他也比照长公子的礼仪走了一遍大葬的步骤,终于在最后行礼磕头磕满九个响头后,听见当空一声脆响,自祭坛下方掉出一只盒子。
    那盒子掉落的角度唯有虔心跪拜四肢曲地者才能看见。
    得到这个盒子,李斯打开一看,盒子里竟是始皇帝亲笔书写的传位詔书,上头清清楚楚写着当他驾崩后则将皇位传于长公子扶苏,军政交于蒙恬,朝政交于蒙毅。
    但这份遗詔随即被李斯重新藏回机关里,他知道这詔书也许可以立刻扳倒赵高,但扶苏一继位,朝中蒙氏得势,最后还是没有他李家的位置。
    而如今扶苏已死,蒙氏兄弟接着惨遭陷害陪葬,此刻开始,始皇帝的遗詔对他而言才有了绝大的价值!
    只是这段时间李斯仍不免感叹,称霸一时的皇帝在死后居然没有任何子嗣是诚心诚意去祭拜他的,他娇纵的幼子胡亥没有这么做,最懂事而能成大业的长子扶苏也没有机会这么做,到头来只有他这出生于楚国的一个外地人得知始皇帝精心设计的秘密。
    世事岂非就是这般不可捉摸?
    静寂的房里,李斯驀然发出一声冷笑。
    也许当自己明白原来平生竭力侍奉的主子直到最后也没将他当作心腹,任谁都会像李斯一样满心苍凉。
    可惜的是李斯只想到这一层,却不再回忆起那时始皇帝弥留之际对他投以如此殷切的目光,也没有考虑若是扶苏继位,依扶苏仁厚的品德,他会得到怎么样的补偿。
    如果他肯再回忆一次,肯再沉淀他的心计,那么或许未来的那时候他不会死的太过悽惨。
    只是还是那句老话──世事岂非就是这般不可捉摸?
    于是李斯缓缓走了出去,他每踏出一个步伐都是那样稳重而规律,因为他早就认定在他的计画里,他永远是最大的赢家。
    片晌,李斯来到胡亥门前正欲求见,却猛地惊觉这皇帝寝殿的周围居然连半个侍卫都没有,正思索事情颇不对劲,便瞧见门上有一投影倏忽闪过,心中一奇,随即闯了进去。
    只见室内一灯如豆,在模糊的光线下,有一人正背对着站在胡亥床头。
    李斯呼道:「何人胆敢在此惊扰圣驾!」
    当下那人影徐徐回头,低笑道:「好个忠肝义胆的丞相大人。」平缓的语调中居然有七分调侃的意味。
    一见这人面目,李斯旋即脱口而出,讶然道:「吕、吕不韦?怎么可能是你──」
    「嘻嘻。」那人苍老的面容上挤出狡诈的笑容,「世上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不是吗?」
    李斯仍旧仔细打量着面前的老者,随即双眼一瞇,冷哼道:「吕丞相若还未死,到今日算起来也有近百岁了,而你……哼!想矇骗本相没那么容易!」
    闻言,那人嘲讽一笑,「李斯啊李斯,如今到底是老夫的年岁重要,还是你的性命重要?你怎能如此无知呢?」
    乍闻性命二字,李斯肃色道:「你这匹夫又知道些什么!」
    那人阴惻惻低语道:「知道你将要大难临头了。」
    「侮辱当朝丞相,你找死?」
    「唉──」面对李斯的强硬,那人竟又摇头叹息,「如今新皇已被赵高捏在手中,形同傀儡,赵高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他接下来第一件事自然就是把朝中所有碍事者除之后快!」语毕,视线从李斯面上扫了过去。
    李斯面色更寒,「兔死谁手尚不可知,足下断言的未必太早了。」
    「那你可知道现在新皇去哪里了?」
    李斯看见榻上空无一人,缄默时,那人又接话道:「正跟他的心腹大臣赵高在一块儿开开心心游玩哩!」
    李斯本来就知胡亥耽于逸乐,擅自外出且在意料之中,只是怀疑这又是赵高讨好胡亥的手段,思及此,不免对赵高更是怨恨。
    那人见李斯动怒,在旁搧风点火道:「你是个聪明人,如今想挽救颓势唯有一计可行──」顿了顿,故作神秘。
    李斯也不恼,冷静道:「你要本相如何信你?」
    「你不需要信老夫。」那人回的爽快,然后举起捏拳的右手,缓缓打开,掌心中是一枚月牙形的铜饰,上头画着杂乱的花纹,李斯生平未见,然后那声音边贼笑道:「你只要需要信这个。」
    李斯冷眼,「这是何物?」
    「只要把这铜饰放在胡亥枕下,他一入眠,就会陷入恶梦的诅咒,意识迷离在飘渺的幻境,谁也无法唤醒,等到七天之后,胡亥必定衰竭而死。」
    李斯登时骇然低呼:「你竟敢──!」
    「老夫也是替天下苍生着想,胡亥不理朝政,使赵高独揽大权,比之其父无疑是个庸君!」那人朝李斯反问道:「使百姓安居,难道不是李丞相的心愿?」
    李斯只是冷漠凝视那人诡异的神情,接着异常慎重,道:「与本相何干?」
    那人即刻明白李斯的意思,只应和着,「当然与李丞相无关!这一切都是老夫所为,旁人一概不知!」
    语落,李斯一甩衣袖,正要离去,忽又回首,瞧清那人一袭灰褐色布衫,脚踏黑鞋,面上白发齐眉,双眼却隐隐有光。
    凝滞间,李斯似乎感觉身上一道压迫逼的他难以透气,忍不住道:「你真是吕不韦?」
    那人却已转过身去在床榻上安置月牙铜饰,听见,悠悠哉哉道:「丞相睿智,你说呢?」
    「哼!」再不愿待在此地,李斯发出一声不屑的哼声,拂袖而去。
    而屋里,灰衣黑鞋的身影也在摆放好月牙铜饰后渐渐消失于阴暗之中。
    「走的动?」
    温柔的低语,胜却无数缠绵。
    胡亥重新把毯子裹到赵高身上,要走,顿了顿步,发现赵高颈子上有几许欢愉过的痕跡,又再把毯子拉高。
    赵高瞧着胡亥稚气的举动,哑然失笑,被胡亥瞥见了,接着一阵轻薄。
    等到这精力充沛的皇帝终于撒手,赵高感觉浑身虚脱无力,差点儿就被说服要留宿水岩寺。可一想起再过几个时辰天明以后还有许多事情要办,他就坚持回行宫就寝。
    两人并肩而行,胡亥的手还揽着赵高后腰,等到下山远远瞧见手在山径入口处的三名小僧,赵高才默默推开胡亥的手,装作若无其事。
    胡亥也不为难,只是当他大方向小僧们说:「回去吧。」的同时,在背后偷偷摸了赵高的大腿,然后看见赵高烦恼的视线扫来后笑得很无辜。
    后来每当赵高陷入回忆的漩涡总会想起这幕,然后问着自己,如果他们不是皇帝与亡国奴,他与胡亥是否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这次回程胡亥终于执鞭,赵高待在一旁,拽着胡亥的衣摆,轻轻偎着。
    归程总给人一种时光荏苒的错觉,胡亥与赵高一同回到行宫碰见例常巡守的侍卫,侍卫还因为深夜「见驾」而显得惊惶失措。
    然而胡亥只是睇了他们一眼,淡淡道:「免礼,退下。」立刻与赵高走入温暖的寝间。
    初春的晚间仍有寒意。
    胡亥先将赵高送进被窝,坐在床边亲了亲那冰冷的脸颊几口,赵高很是羞惭,频频闪躲。
    「呵──」胡亥轻笑一声,接着更衣,当目光不经意落在烛台上快要燃尽的灯芯,那灯火光晕虽然微弱却晃了他的眼,霎时间,他不知怎地突然心口一紧!
    他猛一回头,见床上之人已然双眼紧闭,面色煞白,彷彿连呼吸也没有了。
    胡亥马上衝到床沿,揽起赵高双肩,连呼:「子尧!子尧,你醒醒!」
    而这时候,在寝宫后方的窗户边,李斯隐匿在夜色中,听见胡亥声声疾呼,虽然与预计的目标有些出入,仍情不自禁地笑了。
    他面现满足,起身端正了头顶上的官冕,丞相这个地位实在很舒适,谁捨得离开呢?

章节目录

梦断黄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软玉温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软玉温香并收藏梦断黄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