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萧遥似乎在天空中长了眼睛似的,隔不了多久总能率领大军追上来。
    范二郎知道打不过,因此不想打,见萧遥率领大军靠近,二话不说便继续率领大军继续跑。
    如此这般,跑了几次,范二郎麾下的士兵便受不住了,许多累得走不动,勉强再跑,也如同龟速一般,更有甚者,有一批士兵病倒了。
    范二郎本身也是身娇体弱,领着大军跑了半个月,自己也受不住了,大腿内部全是泡,苦不堪言。
    博陵崔氏并不知道联军和各大世家残余势力被萧遥折腾得有多惨,他们只知道范阳卢氏和太原王氏一般不战而退。
    虽然只是又一个世家大族不战而退,但这代表的意义,实在太让博陵崔氏心惊胆战了——天下十大世家,只剩下陇西李氏了,从其他世家来看,陇西李氏显然也是支撑不住的。一旦陇西李氏当真支持不住,那么,除了联军,将无人可制衡萧遥了。
    到时,萧遥将一统天下,登基为帝,成为这片大地的至尊!
    博陵崔氏虽然是世家大族,可是对上这样的铁血帝王,根本讨不到半点便宜。
    当然,欠她的,自然也得双倍奉还。
    一旦萧遥要求博陵崔氏交人,博陵崔氏怎么办?
    崔二老爷和族老纷纷去找崔郎主,要求崔郎主尽快将人查出并送去给萧遥赔罪。
    崔郎主直接将问题甩给崔大夫人,让崔大夫人全权做主。
    崔大夫人还想继续拖,但是拖着拖着,萧遥率领大军围困陇西李氏的消息便传了过来。
    崔大夫人不知怎么做选择,一夕之间老了几岁。
    次日天亮,陇西的消息再一次传来——陇西李氏最终选择了投诚,李郎主率领族人献出了书籍财帛米粮。
    博陵崔氏的二太爷坐不住了,同一批族老亲自坐镇本家,要求崔大夫人即刻将人交出来。
    崔大夫人不想崔家因自己而蒙羞,又不愿意推出心爱的一双儿女,便道:“萧遥毕竟是女郎,天下人是不会让她登基为帝的。范二郎率领的联军勇猛异常,定会在关键时刻杀出来扭转乾坤的。”
    二太爷神色冷漠:“如果你寄希望于范二郎,那我可以告诉你,不要心存侥幸了。目前范二郎一直疲于奔命,被萧遥撵得到处跑,惶惶如丧家之犬!”
    崔大夫人变了脸色:“不可能。”见二太爷神色未动,心中陡然一沉,“莫非叔叔能联系上联军?”
    二太爷颔首,随后说道:“你尽快做决定罢。”说完见崔大夫人目光闪烁,显然还不肯决定,眼神便冷了几分,“能让你如此维护的,定然和崔妙有关。当初崔妙和萧遥又有龃龉,说不得,便是崔妙了。你既舍不得她,便由我们亲自动手罢。”
    崔大夫人脸色大变:“不是阿妙——”
    二太爷目光灼灼地看向她:“不是她,那是谁?”
    崔大夫人脸上闪过剧烈的挣扎:“是……是……”她想说是她自己,可是一旦这样承认,博陵崔氏及她的儿女都将因她而蒙羞,甚至有可能永不的翻身,最终,崔大夫人闭上了双眼,艰难地说道,“是阿妙。”
    她爱崔妙,可她更爱崔四郎和另外的儿子。
    她不能因为崔妙便让几个儿子抬不起头,并被家族放弃。
    崔妙不止一次想到这个结局,可是亲耳听到,还是如遭雷击,怔立当场,泪水不住地从眼眶滑落。
    从议事厅出来,崔大夫人的眼圈瞬间红了,她忍着泪水,握着崔妙的手,去了崔妙的院子,再也忍不住,抱住崔妙放声哭了起来,一边哭一边说对不起。
    崔妙也抱住崔大夫人痛哭出声,哭得肝肠寸断。
    母女俩正哭着,崔四郎大踏步走了进来,少年飞扬的脸上满是怒意,高声道:
    “阿娘何故将阿妙推出去?此事乃我所为,一人做事一人当,阿娘将我交出去罢。便是她萧遥成为天下之主又如何?她当初欺负阿妙,我就当为阿妙出气,即使她成了皇帝,我也是这句话!”
    崔妙听到这话,感动不已,哭道:“有四哥这话,阿妙便心满意足了。萧遥要拿人出气,再没有比我更合适的了,四哥不必与我争。但愿四哥将来常伴阿娘身旁,好好照顾阿娘。”
    第1213章
    崔大夫人和崔四郎听到这话,心酸不已,和崔妙一起抱头痛哭。
    清幽的院子里被哭声占据,惊得在树梢歇脚的鸟儿扑腾着翅膀一下子飞走了。
    哭了许久,崔四郎道:“虽然范二叔如今处于劣势,但天下世家有骨气的子侄都挺身而出,四处奔走招兵买马,势要灭掉萧遥,还天下朗朗乾坤,因此萧遥即便收复了十大世家,短期内也不可能登基的。只她一日未登基,我们就还有机会。”
    崔大夫人和崔妙听得目光发亮,本来绝望的心多了几分希望,开始殷切期盼着。
    在崔家人的期盼中,萧遥率领大军进入长安。
    林楠和郑绣都十分激动,不约而同地问:“将军,是否准备登基了?”天下已经被打下不少,敌对势力也只剩下个范二郎,完全可以登基了。
    萧遥点点头:“可以先准备登基事宜。”已经打到这里了,她自然不会矫情地推辞拖延的。
    此外,早些登基,就能早些处理政务和治理国家,让满目疮痍千里无人烟的大地重新活过来。
    庄磊听了忙出列道:“将军可以算是一统天下了,就差个范二郎而已。不如由我前去围剿范二郎,尽快为将军统一全国?”
    萧遥摆摆手:“不必,他们翻不出什么风浪。”实际上,是她手上有相当可观的探子,等探子汇报范二郎和联军的行踪可比派庄磊去找人省事许多了。
    庄磊听了,只得遗憾地坐下。
    众将开始商量登基事宜。
    由于大家都没有经验,也没有任何前朝的官员传授经验,所以一切都只能慢慢摸索。
    但礼仪和朝廷的各级官员需要慢慢摸索,登基却不必那么讲究,毕竟乱世称雄之辈登基时都相当潦草,更不要说只是宣告天下。
    两日后,正当天下世家都在期盼着范二郎能反击成功时,身在长安的萧遥宣布登基为帝,登基大典在半个月后举行。
    伴随着举办登基大典的消息,还有一则招贤令,招募天下英才共聚长安,共同建立新都城新政权。
    这消息一出,天下哗然。
    满心期盼的崔大夫人和崔妙受到了会心一击,两人同时眼前发黑,晕了过去,醒过来之后,不顾大夫在场,母女俩抱头痛哭,哭得那叫一个肝肠寸断。
    崔郎主看着手中的信笺,脸上满是难以置信:“她竟真的要冒天下之大不韪登基……这,她怎么敢的啊?”
    二太爷目光闪烁,纵横交错的脸上露出几分自豪之色:“博陵崔氏的血脉,自是与众不同。”
    崔郎主看到二太爷脸上的自豪,垂下了眼睑。
    二太爷沉声道:“郎君,你是我们博陵崔氏的家主,带领我们博陵崔氏走向强盛,你责无旁贷。”
    崔郎主愣愣地抬头看向二太爷,仿佛知道他的意思却又不愿意相信,便一直没有说话。
    二太爷看进崔郎主的眼睛里:“萧遥——我如今还能唤她名字,半个月后,我们便只能称她为帝皇了。”说到这里,自嘲地笑了笑,这才继续道,
    “萧遥毕竟出自博陵崔氏,是你的血脉,你尽量想办法示好于她,修复两家的关系。她如今发出招贤令,便是我们的机会。面对许多不了解的官吏,她不知如何选择,更不谈信任了。如此一来,与她同族的我们博陵崔氏,便是她最好的选择。”
    崔郎主听了个开头,以为需要到萧遥跟前装孙子,心里已经开始找借口拒绝了,听到后来,却觉得是好机会,便问:“若她坚决不肯跟我们重修于好又当如何?我们主动上去苦劝,只怕招她厌烦。”
    二太爷斩钉截铁地道:“她无人可用,只能用我们。”
    正长途跋涉打算追上萧遥的萧家一行人听到萧遥即将登基的消息,全都激动疯了,相视一眼,随后尖叫着抱在了一起。
    “阿遥将会登基,她是皇帝!”
    “阿遥成了皇帝,我们就都是皇亲国戚!”
    萧家所有人自从为了帮萧遥洗脱污名跟世家大族们吵了一场之后,就都认为和萧遥和好了,相信萧遥发达了一定会照拂于他们。
    虽然一路跋涉去找萧遥时,因为无尽艰苦,偶尔也会怀疑这是不是一厢情愿,可亲耳听到萧遥登基为帝的消息,他们都被刺激得相信萧遥一定会照拂他们——或许算是自我催眠。
    萧二老爷看向萧大老爷:
    “大兄,阿遥除了宣布要登基,还办法了招贤令。这招贤令一出,天下所有想做官的一定会前往长安谋职,我们距离长安还很远,手上盘缠几乎没了,凭自己是难以抵达长安的。不如表明身份,请同路的贤才捎带上我们一起去长安?”
    萧家众人听了,都目光发亮,同时点头附和。
    萧大老爷这一路走来,餐风露宿,偶尔还要因为形容狼狈而被人瞧不起,身心皆疲,听了萧二老爷的话,点了点头:“如此也好。只是我们是阿遥的家人,断然不能败了阿遥的名声。同人提起时,务必要客气些。”
    之后一大家子一边走一边物色富庶的英才,铁了心要靠别人去长安。
    一路往长安而去的英才不少,但都不甚合萧家的心意——这些英才不是骑马便是只带一两个书童租车而行,完全没有像样的车队,显然相当艰辛。
    到得第二日,萧大老爷一行人终于遇见一个车队,当即命人上前去搭话。
    被搭话的护卫相当不客气:“尔等是何人?瞎了狗眼么,竟敢来打扰我家郎君。”
    上前搭话的是萧大老爷的亲随,他受了气有些不悦,但目光落在发怒的护卫脸上,一下子便笑了出来:“原来这一行是何郎主家的,所谓他乡遇故知,失敬失敬。”
    那护卫眨眨眼,仔细打量萧大老爷的亲随,也将人认了出来,不由得客气了几分,问道:“你们怎地落到了这般田地?”一面说,一面让人去禀告何郎主。
    萧大老爷见了何郎主,先是见礼,之后才在闲谈间将来意禀明。
    何郎主听了,心下踌躇。
    如果萧大老爷一行人当真能得到萧遥的承认,那他此行前去,绝对能当上一个小官。
    可几乎所有世家都知道,萧遥已经和萧家恩断义绝了。
    这种情况下,该帮萧家么?
    何郎主脑海里想了这许多,实际上不过是一刹那,他很快想清楚,笑道:“正愁此去无人说话,萧郎主有意同路,那是求之不得。”当即命人腾出两架车子给萧家人,让萧家人挤一挤。
    萧家人上了何家的马车,和何家一起,满怀期望地奔向长安。
    何娘子已经出嫁,只是夫家遭了秧,她领着家眷回娘家,此去长安,便也一路跟着。
    得知萧家同路,她想起从前于宴会中曾为难或奚落过萧遥,不免有些心虚,便想法子跟萧大娘子交好,希望到时萧大娘子帮她说话,让萧遥不再记恨于她。
    只是她从前自恃出身比萧大娘子高贵,基本没将萧大娘子放在眼内,甚至不愿同萧大娘子说话,此间却不得不讨好,心中十分苦闷,讨好了一回,便觉得比管理家事三日都累,不免跟何夫人说道:
    “这世上的因缘际会真真奇妙,当日我们何家乃中等世家,十分瞧不上没落的萧家,不想萧家有此造化,竟出一女帝,我们倒要反过来讨好于他们家了。”说到最后,思及出嫁后没过过几天好日子,不由得悲从中来,抹起了眼泪。
    何夫人叹息一声:“谁说不是呢。当日于茶寮中,我讥讽她不懂礼数,不知她会不会记仇。你阿爹说要谋个缺,我早说我们得罪过她,你阿爹偏说她是不拘一格取材。但愿此去一切顺利罢。”
    之后也想通过萧家人讨好萧遥,因此之后待萧大夫人便相当亲厚。
    只是偶尔想想萧遥跟萧家的关系,不免也担心讨好萧家无用,因此跟萧大夫人说话时,便旁敲侧击打听。
    萧大夫人不管心里是什么想法,跟何夫人提起时,都一再提及萧遥跟他们已经和好,当初他们帮萧遥跟世家吵起来便是证据,因说得合情合理,很好地哄住了何家人。
    却说已经入主长安的萧遥,一面处理政务,一面传讯给各地的探子,命他们着意打听范二郎的消息,因为她相信,自己登基的消息传出,范二郎以及天下反对她的,必有动静。
    萧遥想得没错,仅仅是登基消息传出的第三日,探子便传来了范二郎的消息。
    范二郎如她所料的那样,得知萧遥登基,仿佛大局已定,马上便躁动不安起来,疑似想行动。
    萧遥表面上不动声色,表面上继续命人大肆建造宫殿楼宇以及设计坊市位置和布局,暗地里却派林楠率领大军直击范二郎及联军所在地。
    林楠将手下的队伍分成几支小队,分别前往,约定于河西城集合,到时再一起攻打范二郎率领的联军。
    范二郎得知萧遥即将登基,的确十分焦躁不安,他不愿意让一个小娘子登基,但是又深知以他目前的兵力,一旦遇上萧遥基本上是没有任何胜算的,所以他不知道该不该主动出击。
    在这种犹豫和反复中,时间悄然过去。
    范二郎终于想清楚,决定韬光养晦,慢慢壮大己方势力留待将来再战时,便发现大军被包围了!

章节目录

我是女炮灰[快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二月落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二月落雪并收藏我是女炮灰[快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