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两都纪事 作者:六遇

    分卷阅读128

    毫的闪失。

    冬去春来,启蒙孩子读书识字,关心她衣食起居,引导她为人端方正直,护佑她在这座诡谲多变的宫城中平安周全。

    未央宫的海棠花开了又落,来来回回,又是十数载,眼看唐潆从蹒跚学步的婴孩长成坐拥四海的君王,于颜祎而言,她只是做了一个母亲该做的事,温柔又细心,严厉而宽和,宠爱她却不纵容她,种种这些竟成了她的女儿对她起了倾慕之心的理由么?

    最初,该是那夜在宣室殿中无意翻看了唐潆的字帖。

    满满一页,皆是自己的名字。子女书写时该避父母名讳,颜祎岂会没教过她,但满满一页的“颜祎”,绝无一字增减笔画。字迹时而潦草凌乱,时而工整秀丽,透出书写者纷乱复杂的心境。

    当时,颜祎便在心中存了疑问,但不曾往那方面想过。毕竟,太骇人听闻了些。

    后来……

    颜祎不由弯唇淡笑,日夜相处,又到底是个少不更事的孩子,面对自己求而不得的人,如何掩饰得好自己的情感?

    怀疑的种子一经埋下,每每流露出来的克制隐忍便是风,动辄吃味占有欲比儿时更甚便是雨,风来雨落,种子萌芽,长出乌泱泱一片的青草。拨开来,秘密便藏在里面了。

    前年冬日孕了一场大雪,她和她屈尊纡贵地蹲在埋了厚厚积雪的檐下,给离群的鸟雀喂食。唐潆突然心中有鬼地问她,犯了错,她会否原谅。

    颜祎说,会。

    颜祎当然会原谅她,没有一个母亲舍得自己的女儿饱受良心责难之苦。况且再大的错,不正是因自己而起?颜祎不能原谅的,唯有自己。

    在她手上,已经折了四条人命。如今,她养育别人的女儿,命虽犹存,却不能使她走到一条女子该走的相夫教子的正道上,身为君王,不能行天下人之楷模之事,却违背孝道紊乱朝纲。

    倘若,唐潆自幼养在她生母身边,定不会发生这样的事罢。

    无数次地,颜祎会在心中这般想道。

    从洞悉了唐潆心事之后,颜祎便曾起过念头,唐潆还未亲政,根基未稳,与其让她一错再错以身蹈祸,背上千古骂名,不如将她从帝位上拉下来,撵她出京,回到姑苏,她自有她真正的血亲父母疼护。

    这般,彻彻底底断了她与她之间的联系,绝了她心中的妄念。

    其时,颜祎尚以太后的身份奉行先帝遗诏垂帘训政,身后又有颜氏,她要扶持新帝,不说轻而易举,但终归不会棘手。

    她已思虑得如此清楚周到,足见她本是个心狠之人,否则岂会将二人间十数载的母女情分抛诸脑后,当初与颜逊斡旋时更不会将自己的性命算计在内,如今才累及双目。

    但最后,颜祎却让步了。

    只因目睹了唐潆精神衰颓,萎靡不振,形销骨立,颜祎时常会想,不是自己的亲女,可为何她会像从自己身上落下来的骨肉一般,令她心疼,令她心软,令她舍不得。

    无论扶持谁即位,即便再有自己叮嘱群臣劝谏,更哪怕小七已是庶人,于帝位上有半分威胁之人,新君定留不得。

    颜祎不会让她身陷险境,决计不会。

    但是这份心疼,这份心软,这份舍不得是如何渐渐掺杂了别的情绪,颜祎不知。

    一次次的,她不由自主地纵容了唐潆的靠近、亲昵、越界。她甚至,喜欢唐潆眼睛里满满盛着自己的模样,喜欢她小心翼翼试探自己时的谨慎神色,更喜欢她从小到大唤阿娘时含着依恋的声音。

    兴许,昨夜的梦境便是自己心境最真切的折射?颜祎如是想,小七倘若死了,她便会随她同去,半分犹豫都无,乃至更觉得与其为世道所缚,一同赴死倒是个不错的了断?

    既如此,眼前纵是个万劫不复的深渊,不如携手跳下去罢。自己总会护着她的,前方的种种责难,世人的万分不解,自己来扛便是。

    堕甑不顾,又有何难呢。

    作者有话要说:  沉迷游戏的作者君,深受良心的谴责前来更新了。这章请结合69、70,吃糖、鱼饵两章一起看。

    堕甑不顾,甑落地已破,不再看它。比喻既成事实,不再追悔。

    ☆、第84章 雪中雪(儿时)

    钟山狮子峰、报国寺雁回塔、蒹葭汀、将军冢、长亭雪中雪、洛水河堤与不二斋春日花圃——合称燕京七景。

    迁都后, 纵舍不得过往记忆,宫阙殿宇亭台楼阁固然可照搬至金陵,这令天下世人流连忘返令文士骚客不吝笔墨的燕京七景却难复制, 一方水土养一方草木, 自然之景两地各不相同,即使勉强,只怕得了形貌却失了神/韵,景不成景矣。

    细说起来,狮子峰、雁回塔、蒹葭汀、将军冢、洛水河堤乃至不二斋的春日花圃,唐潆与颜祎因去往得少, 并无多少留恋。唯有宫中的长亭,每到冬日落雪时节, 唐潆闲暇,便会邀颜祎赴长亭赏雪。

    亭中置火炉,铺地衣,又有厚实暖和的毛绒坐毡。两人鹤氅狐裘, 围炉无话, 并肩而坐,静静地望向天际纷飞飘落的雪花,冬风乍起,便自四下的梨树上吹来皎白如雪的梨花,长亭四下垂了薄薄的一层素色帷幕,这般望去,竟辨不清哪片是雪哪片是花。

    只觉赏心悦目极了。

    赏雪的回忆,倘若认真计较,倒无几次。

    从前,唐潆年幼,她自小又非强健体格,室外严寒,颜祎便不放心将她带到长亭吹风受凉。后来,颜祎犯了眼疾,身子一日日不如以往,且既失明了,谈何赏雪,恐怕徒惹彼此伤心怅惘,唐潆便再未起过两人共赴长亭游冶的心思。

    唯有的几次回忆,说不上多么美好,却深深地烙在唐潆心底。

    既如最初那次,已记不清是哪一年,唐潆约莫八/九岁的年纪,学了骑射,又寄了名,个头一日日拔高修长,体质亦不再娇嫩虚弱。落落大雪的冬日,颜祎第一次将她带到长亭,她才知,自己生长了数载的宫城中,竟有这样一处美如仙境的地方。

    兼之前世她亦少见雪景,心中万分欢喜,迈着两条小短腿便在雪地上撒欢地跑了起来。其时雪已埋过成人脚踝,她一个小孩儿,跑着跑着,颜祎情绪淡淡的眼眸中终于只余一个小小的黑点。

    宫人皆紧紧缀在唐潆身后陪她淌雪,颜祎倒无甚担心,静立在原地远远望着孩子。忍冬替她撑伞避雪,但风大,总有些细碎的雪花袭来,飘落她宛如鸦羽的鬓发上,更衬得她面容精致气质清冷。

    不久,黑点渐渐变大,化作人身的模样。

    分卷阅读128

    -

章节目录

[重生]两都纪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六遇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六遇并收藏[重生]两都纪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