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同志,这桃子你吃着要是不错,可以跟杜建友说,这是他朋友村里的。”
    如果宋光辉想拿桃子当端午节节礼,找杜建友是绝对不会错的。
    宋光辉一下子想通这里头的关系,“建友这小子出息了啊!”
    史佳瑞点头,没有多聊,先走一步,免得让人就两人的关系多加揣测。
    她在周家的行李并不多,一个行李包都没装满。
    哪知周奶奶得知她要去福市,就急忙忙地去准备吃的。
    “出门怎能不带吃的?你跟运输队的车,路上都跑半天都不见得能看见一户人家。”
    周奶奶絮絮叨叨地念着,“你们年轻人,就是粗心,我给你弄一盒子饭团,烙几张酸菜饼子,再煮几个鸡蛋,这天气两天都不会坏。”
    史佳瑞确实把这个事给忘了,她拿出钱票给周奶奶,“周奶奶的手艺好,就麻烦您了。”
    “有什么麻烦不麻烦的,我们还要感谢你呢。”周奶奶从缸里掏出一颗酸菜,“平平现在读书可认真了,都是你的功劳。”
    “我也没做什么,对了,您有什么要我帮忙带的吗?”史佳瑞问。
    周奶奶想了想:“你能忙得过来?”
    “不差这一点时间。”史佳瑞说,还有林向阳呢,看他的说法对福市很熟,到时交给他去做就行了。
    下午,史佳瑞拎上行李袋去机械厂和林向阳汇合。
    苏平安和张雄都给史佳瑞带了东西,苏平安给的是他之前说过的姜丸子,防止晕车的,张雄给的是一盒包子。
    史佳瑞道了谢,跟他们闲聊了几句,一直到林向阳气喘吁吁地跑进来。
    “史工,抱歉,我来晚了,我们走吧。”林向阳跑得有点急,额头上都是汗。
    他找了一辆三轮车,车上已经放了三大袋的行李,看着都比史佳瑞的要大不少。
    好在运输队不是特别远,骑了半个小时就到了。
    林向阳把三轮车锁好,领着史佳瑞去找今晚要去福市的司机孙如松。
    孙如松长得人高马大,留着络腮胡子,声如雷鸣,看着很凶。
    “等一会,我吃完饭就走。”孙如松大口扒着饭。
    他这回去福市是空车去,史佳瑞和林向阳就可以待车斗里,比挤在副驾驶座要舒服些。
    车上那股柴油味是真的重,史佳瑞不是很舒服,等天黑以后,车子已经开上荒无人烟的山路,更加颠簸了。
    到了下半夜,林向阳坐到副驾驶上陪孙如松聊天,以防下半夜打瞌睡把车开沟里去。
    凌晨四点的时候,孙如松停下来休息,林向阳也撑不住,一秒入梦。
    史佳瑞很困但睡不着,干脆沉浸在脑中实验室。
    她目前列了一张表,想帮助大队有更好的生活,还是得从副业抓起。
    大石大队的蘑菇合作社,迟早会扩大到整个东市公社,但像南珠县的那些公社呢?
    她不可能在那些地方久待,最好的办法,就是帮他们找到可以改善生活的经济作物。
    这是一条漫长的路,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做成的。
    当然,她也可以选择不管,毕竟与她无关。
    但一个人的人生经历、思想,不会因为换了具身体就消失,她始终记得自己当年选择研究方向时说的话。
    “为了让那些人也能听到声音、说出话、看到彩虹,能跑能跳……,科研路上的孤寂又有什么可怕呢?”
    如今她还没有条件从事跟前世坚持的研究,但她愿意为这个目标去从零开始,即使路上满是荆棘。
    史佳瑞抚摸着脑中实验室里的一排排书架,那都是她一路研究来的资料,有这些打底,只要条件成熟,她很快能投进深爱研究中去。
    她看着实验台上复制进来的桃核,开始进行处理。
    就先从优化桃子开始吧。
    史佳瑞在脑中实验室中种了好几轮桃子,被叫起来的时候,车子已经到了福市,刚好上午九点半了。
    “史工,还好吧。”林向阳看着史佳瑞苍白的脸色,虚浮的步伐,有些担心她下一秒就晕倒。
    “还行。”史佳瑞点头,刚开始确实晕车得难受,到后面已经麻木了。
    话是这么说,但林向阳可不信,连忙带着史佳瑞找到招待所,让她好好休息。
    史佳瑞这一睡就睡到下午三点多,头太疼了。
    门缝下塞了一张纸条,是林向阳写的,他先去找亲戚了,午饭在招待所的服务台那温着,让她醒了去找服务员取来吃。
    史佳瑞去拿饭盒,就受到了服务员的热情关心,让她颇受宠若惊,这跟南珠县的招待所服务态度简直是天差地别。
    她想了想就没回房间吃饭,打算跟服务员聊几句,了解下福市的情况。
    服务员特别热情,饭吃完,史佳瑞也了解得差不多了。
    林向阳傍晚的时候回来,带了一保温壶的骨头汤,又把他们昨天带的吃剩下的食物拿去找服务员加热。
    “史工,这是我外婆熬的汤,你快喝看看。我外婆说,我姨丈今年调去塑料厂当副厂长了,这事儿肯定简单。”
    史佳瑞有些意外,林向阳的家庭挺好的,“你外婆家在福市?”
    “对啊,我小时候就是在福市长大的。”在他没进机械厂的时候,每年都要来住上一两个月。
    第二天,史佳瑞和林向阳去了塑料厂,早得到消息的副厂长贺庆华接待了他们,有这曾关系在,这笔风扇外壳的订单就谈成了。
    他是主管生产的,塑料厂本来就有接风扇厂的单子,有模具,仙河市机械厂要的风扇外壳很容易就能做好。
    史佳瑞本来以为还要费一番功夫,毕竟他们的风扇外壳跟风扇厂的不一样,没想到这么简单就成了。
    她再一次体会到有人脉的好处。
    “副厂长,请问,你们厂生产的塑料袋是什么规格的,能定制吗?”史佳瑞等贺庆华和林向阳寒暄完了,才开口问道。
    “塑料袋?你们机械厂要塑料袋做什么?”贺庆华不解地问,这个东西厂里并不专门生产。
    他听丈母娘说,眼前的这个姑娘不只个人能力强,竟然还能带得向阳这小子开始努力上进了。
    “不是机械厂用的,是我们大队的蘑菇生产合作社需要用。”
    “有介绍信吗?”贺庆华问道,这是流程。
    史佳瑞点头,从包里拿出了介绍信,不只有大队的,还包括了公社的。
    介绍信上写了他们需要塑料袋的主要用途。
    贺庆华不由摇头:“厂里只生产塑料薄膜,你们要的塑料袋没法生产,没有专门的生产线和工艺。”
    “你们若真的急用的话,就买塑料薄膜回去自己加工,不过那味道并不怎么好闻,包吃的东西恐怕不那么合适。”
    作者有话说:
    第52章 赌
    当前的食物主要是用玻璃瓶、铁皮瓶以及牛皮纸包装的, 塑料包装很少,只一些高档食品和烟等才用。
    史佳瑞有些意外塑料袋还没发展起来,心里又有些庆幸。
    “请问贵厂对塑料袋生产的技术感兴趣吗?有准备成立塑料袋生产线吗?”
    贺庆华看着史佳瑞,琢磨着她这话里的意思, “史同志手中有塑料袋的技术?”
    史佳瑞正要点头, 有人敲门, 贺庆华说道:“请进。”
    “副厂长,824研究所的黎副院长来了,厂长请您过去。”一个戴眼镜的干事说道。
    贺庆华点点头,他对史佳瑞和林向阳说:“你们先回去,塑料袋的事儿再说,机械厂风扇外壳零件的相关数据我会交给车间负责人。”
    史佳瑞道了谢,和林向阳先离开,下楼的时候,她看到不远处有一个眼熟的男人被簇拥着往工厂走去。
    她歪了下头,自己的记忆力很好,这不是李辉的表哥吗?
    似乎察觉到史佳瑞的视线, 人群中的男人回头看了一眼办公楼的楼梯口, 继续往前走去。
    史佳瑞结合刚才在办公室的对话, 李辉表哥是研究所副所长?
    出了塑料厂,林向阳问史佳瑞:“史工,塑料袋的事你有把握吗?”
    “有点想法,草菇需要新的塑料袋包装,不可能一直用塑料薄膜,毕竟是要入口的东西。”
    史佳瑞意识到了困难, 但她并不会放弃的。
    很多事物的发展, 往往是需要多方面共同协调的, 她该庆幸的是,自己拥有的是现成的成熟技术和配方,而不用再去单独研究。
    现在的关键点是,如何让人相信并接受这个技术,进而进行生产。
    而贺庆华才刚调去塑料厂,在增加生产线这事上能使上的力太小了。
    林向阳似懂非懂地点头,不是很明白。
    “史工,现在我们去哪?”事情比想象中容易解决,剩下的时间就可以处理私事了。
    “先去把别人要的东西买了吧。”丝巾、皮鞋,都要到百货商店去买。
    “百货大楼我熟。”林向阳一下子就来了兴致,“百货大楼在劳动路,那边还有电影院、溜冰场、少年宫等,可热闹了。”
    林向阳兴致勃勃地说着自己以前玩过的地方,比如去电影院小巷子里买瓜子,买糖水冰棍、喝汽水等等。
    公交车有点难等,两人坐上拥挤的公交车已经是半个小时后了,味道不是很好闻。
    史佳瑞往嘴里放了一颗姜丸,浓郁的姜味盖过了其他味道,她总算舒服一些了。
    福市的百货商店比仙河市的要大,东西要丰盛,很多京市、海市那边来的产品,这些柜台都挤满了年轻的男女。
    史佳瑞把钱和票给林向阳,让他去买,自己找了个地方待着,还在琢磨着刚才的事。
    她要不要厚着脸皮找上门去?
    史佳瑞靠着墙壁,在实验室里计算着成功的概率。
    林向阳买到东西出来后,跟史佳瑞吐槽:“今天人也太多了。”
    “有买到就行。”史佳瑞站直身体,“你对福市熟,带我去福市大学看看吧。”
    林向阳有些不解:“史工去那边有事?我不爱去……”后面的话他没有说出来。

章节目录

科研强国从种地开始[七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庄园主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庄园主并收藏科研强国从种地开始[七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