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橘黄色的火苗吞噬掉纸张,她还有希望的,她不能放弃。
    只要菇棚还要她的一天,她就一直干活,攒钱!
    史佳瑞回到知青点,发现大家围在一起,再一看,原来是三筐玉米棒子。
    “史知青回来了。”
    史佳瑞见他们都看自己,觉得奇怪:“这是哪来的玉米?”
    “这是三队送来的玉米,给你和李知青的,说是感谢你们给的种子。”
    史佳瑞想起来了,他们当初买的玉米种子,分给了三队种。
    李泽宝就比史佳瑞晚回来一会,看到三筐玉米也想起来了。
    知青们其实惊讶又羡慕,竟然能收到村里人送的东西。
    李泽宝让今晚做饭的人,把玉米煮了,知青们一人一个,再留一些剥玉米粒熬粥,剩下的他全送史佳瑞,好拿来走人情。
    史佳瑞不要,她自己也有一筐,但李泽宝坚持给,这是他的东西,想怎么分配也是他的事,大家没吃过瘾的话,下半年还能再种一季。
    史佳瑞想了想就同意了,收下后总共有三十来个玉米,几个熟悉的人分一分也差不多了。
    石大春当初收下那包玉米后,其实就分了部分给莲婶家。
    下午他们听说知青点吃了玉米,才想起来地里的玉米能摘了,就一起凑了三筐送过来。
    他们都是种地的老手,种的玉米比知青点的好,结的棒子要更多一些。
    石大春和王小月品尝过玉米后,决定明年还接这种,这嫩玉米实在是好吃,甜滋滋的,解馋又饱肚。
    今天没有广播故事会,趁着天还没黑透,好几个知青拿着玉米,边啃边玩游戏。
    林秀萍一直干活到现在,拖着疲惫的步伐回来,知青们同时安静下来,抬头去看她。
    她低着头,不去看其他知青。
    大部分知青都是不喜欢林秀萍这样的人的,谁能不保证不犯错?若是有人背后捅刀子,说不定一辈子都毁了。
    周妹真从外头进来,小声对史佳瑞说林秀萍回来了,大有一种让她去出气的意思。
    史佳瑞笑了笑,林秀萍的所作所为,大队会惩罚,她没必要再下手,反而落了下乘。
    而且林秀萍这种人,谁知道她真发狂会不会做出什么更过分的事?造成更大的损失?
    第二天一大早,史佳瑞坐着拖拉机,又是一阵颠簸到了仙河市。
    这次的农机展示会,她没带回来一张订单,倒是是苏平安他们那边有好消息传来。
    史佳瑞把带来的玉米分了分,陈绍兴从自己那份中取了两个,当场用电饭锅煮了,而后煮熟后用刀分成小块,分给农机部的其他工人们。
    很多人都没吃过这样的水煮玉米,一致认为玉米的味道很好。
    史佳瑞看着这个电饭锅,认出是之前做的那一个,“部长,这个电饭锅怎么放在办公室?”
    陈绍兴摇摇头说:“本来我想把材料钱给财务那边,然后带回家的,但那边不同意,我就留在了农机部了。”
    “?”史佳瑞不解,这是什么情况?
    身在机械厂,职工利用工作便利,弄一些用具,交点钱就行,怎么现在就不行了?
    “这段时间先把脱粒机和旋耕机造出来,电饭锅暂时先不要想,免得我们农机部被批评不务正业。”
    “……”史佳瑞有些无语,那之前的风扇算什么,所以她不在的这一天发生了什么事?
    农机下乡不是弄得挺好的吗?
    陈绍兴也没把厂里这些事说给史佳瑞听,“这电饭锅,冷厂长也有兴趣,我休息时去他那边组装,你要是感兴趣,下班后也过去。”
    “行。”史佳瑞没有多问,反正这些材料也不不能弄到,就是比较贵罢了。
    在农机部上班,对史佳瑞来说,其实并不轻松,毕竟一些部件是真的重,好在工人们都体谅她,让她做轻省的活。
    熬到下班,史佳瑞背上包,提上剩下的玉米,和陈绍兴去了开关厂。
    开关厂的一个车间内,除了冷厂长,还有两个老师傅。
    史佳瑞和陈绍兴一道,很快就把电饭锅给组装出来了的,现在只要放上锅胆,就可以做饭了。
    冷厂长看着这个电饭锅,说:“看着好像有些眼熟,我好像在海市见过,是粤市那边生产的。”
    “据说是r国发明的,你们没看到样品就能做出来,很厉害。”
    陈绍兴很惊讶,看了史佳瑞一眼,怕她会因此受打击。
    史佳瑞一点都不惊讶,国外的家电发展确实比国内的要快很多年。
    华国太难了,当前只能把精力放在研制国家武器上,经济发展先往后放一放,许多问题都只能先压着。
    没有蘑菇蛋没有自己的卫星,别的国家还不是想对你怎样就怎样?
    “其实是条件有限,本来我打算做电子面板、微压电饭锅的,没有零件,就先做机械的了。”
    史佳瑞她可以画很多超越当前的家用电器,可问题是没有同等匹配的生产能力。
    冷厂长表示很感兴趣,表示如果有他可以帮忙的地方,他很愿意帮忙的。
    因为跑了开关厂一趟,回去就没有公交车了,陈绍兴把她送到东街,这才回机械厂家属院。
    东街的店铺晚上还有营业,到八点前还是很热闹,史佳瑞沿着街道慢慢走着。
    她感觉到了局限性。
    材料、零件这些的局限都是可以通过研发解决的,更多的局限性局还是在人上。
    人的局限导致了单位的局限性,而且这种局限性是很难打破的。
    在从福市回来前,史佳瑞还是很想研发出一款家用电器,让机械厂可以在进出口贸易会上露下脸。
    但现在她颇有些意兴阑珊的。
    或许是有824、黎司越做对比,导致她对自己当前所属的环境有了落差感。
    “佳瑞姐。”周平在巷子口探头探脑,“你回来啦。”
    “你怎么在这?”史佳瑞揉揉周平的头。
    周平伸手帮忙拿袋子,“我奶奶说你怎么还没回来,让我出来看看。”
    “万一我没回来呢,以后不用等的。”史佳瑞跟着周平穿过巷子,很快就看到周家半掩着的大门。
    “周奶奶,周爷爷,我回来了,从大队带了几个玉米,放在灶台上了。”
    周奶奶从房间里出来,对史佳瑞说:“锅里温着芋头粥,你去吃一碗。”
    “好的。”史佳瑞对这份关心很受用。
    吃完饭,她回答了周平的几个问题,摊开本子,对今天的事情进行思考。
    今天陈绍兴没有细说电饭锅的事,但现在看来,农机部是不可能像生产电风扇一样再做一批电饭锅了。
    不务正业,农机部生产小家电,确实是如此。
    但电风扇是亏损的吗?不是。
    如果农机部有足够好的收益,说不务正业还能有底气,偏偏农机部穷着呢。
    看看底下的公社,有多少舍得买机器的?
    拖拉机也算是农机吧,但它又不归农机部。
    史佳瑞琢磨着,如果公社领导那边足够给力,干草菇可以进入秋季粤市进出口商品交易会,那她就辞职回大队。
    当初她到机械厂,也是为了这几样机械,如今这几样机械已经生产出来,她也算是功成身退了。
    她并不留恋机械厂,只是可惜,没能弄出更多大队可以用的农具来。
    史佳瑞很快就分析好了自己的现状,并对接下去三个月做了简单的规划。
    第72章 脑袋真灵
    苏平安他们几个并没能每个公社都去, 有些也只能把机器的形状和功用描绘给农机站的工作人员,让工作人员跟各大队的宣传介绍。
    到后面也没什么订单,他们回来后,农机部也不需要赶工, 大家都正常上下班, 只需要在双抢前把机器交付给预定的大队就行了。
    农机部的这个电饭锅, 最后送去了食堂,周丰用起来还是很满意的,有时候锅不够用,用来做一些炖菜还是可行的。
    林向阳觉得这个电饭锅很好用,想要给家里、亲戚弄几个,既然厂里没打算做,那他们就自己组装。
    史佳瑞本来没打算在电饭锅继续深入的,但林向阳三个都好奇,她想了想,跟教他们做电风扇一样教他们做电饭锅。
    从原理到每一个零件的用处、设置的目的都讲得一清二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们现在学会了, 以后碰到合适的机会, 有更好的前程。
    机械式的电饭锅制作工艺并不算很难, 主要是材料的选择。
    材料需要定制,没有机器辅助,就只能手工打磨,但这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什么大问题,无非是时间多花一点而已。
    开关厂的冷厂长还是好说话的,定制外壳并不难。
    锅胆、锅盖、密封圈会比较麻烦一点, 特别是后者, 需要食品级材料, 还要耐高温、性质稳定等要求。
    史佳瑞也不确定福市的塑料厂能不能生产得出来,反正先联系看看,说不定运气刚好呢。
    正好林向阳的姨丈是塑料厂的副厂长,由他去询问也最合适。
    这点小事,史佳瑞还不想用到黎司越这层关系。
    在史佳瑞回到机械厂的第四天,李泽宝和石有田来送草菇,没有跟着拖拉机回大队。
    他中午跟宋光辉有约,送完草菇天还没亮透,时间还早,就先在机械厂先待一会,反正他和宋立志也挺熟的了。
    当然,待在机械厂,他也有事要跟史佳瑞说一声,让她有个心理准备。
    “你是说新支书已经来了?”史佳瑞心里沉了沉,“情况不好?”
    李泽宝的表情有些奇怪,“也不是。”
    史佳瑞皱眉:“那是什么情况?”
    “新来的支书是退伍军人,嗯,他认为大队的纪律太松散了,重新整了民兵队,天天都要训练。”
    “然后呢?”史佳瑞想,这听着好像也没问题。

章节目录

科研强国从种地开始[七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庄园主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庄园主并收藏科研强国从种地开始[七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