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同学,你真的不考虑?难道你不想给你的家人更好的生活?如果你同意的话,你的家人也可以一起移民。”
    旁边那个歪果仁叽里咕噜说了一番话。
    史佳瑞听懂了,大意是说只要史佳瑞把她手上的专利转让给他,他可以帮忙推荐进入世界某知名大学的某教授,进入某某研究所等。
    她听着男人翻译这话,心想他们调查得不够啊,不知道自己听得懂英语吗?
    “……”
    史佳瑞把最后一口冰棒咬掉,心想他们是要她手头的哪个专利?
    她这几年弄出来的东西,有些专利是在自己手上,有些是学校和其他教授一起的,还有一些上头拿走,属于机密,自然也没有专利一说。
    史佳瑞等翻译说完,“抱歉,我觉得现在挺好的,不想再进修。”
    “至于我的亲人,他们自己奋斗,靠我一个女孩子他们也没脸,你们说是不是?”
    她看着翻译叽里咕噜地翻译着,心里有些无奈,绕过他们离开。
    那个歪果仁骂了一声脏话,说愿意加价。
    史佳瑞哼了声,当她傻吗?几万美金就想要拿走她的专利?
    她走着走着,又有些难受,也不知道这些人混进华国,还会坑蒙拐骗走哪些专利,想想还真是怪恶心的。
    但她个人的力量有限,又能做得了什么呢?
    史佳瑞走着走着,过了一个拐角,保护她的其中一个人跟上来。
    她低声说:“去查查这两个人干什么的。”
    其实史佳瑞不说,他们也会去查,她的身份敏·感,跟她接触的外国人等有嫌疑身份的,都得细查。
    史佳瑞回到家里,东西都收拾得差不多了,就自己常用的笔、笔记本等还没收。
    她想到刚才的事,心情就有点不爽,有点想搞事。
    萍姨端来一碗绿豆燕麦汤,“喝碗绿豆燕麦汤解解暑。”
    史佳瑞见了悄悄吐舌,不敢说自己刚吃了一根冰棒。
    “萍姨,我们什么时候出发?”
    “明天晚上。”
    史佳瑞点头,“行,我今天就把东西都收拾好。”
    因为史佳瑞,相关的人马上就投入了调查,这一调查,就发现了一些让人吃惊的事。
    实际上,不只史佳瑞碰上了这类要购买专利的人,还有一些有独特成果的人,也收到了国外伸来的橄榄枝。
    因为人员分散,所以并不显眼。
    而且被招揽的这些人中,有不少人还真的心动了。
    越是调查,越是让人心惊,这是想让华国的技术人才出走,让华国的研究发展停滞,任由西方资本搓圆捏扁。
    如果叫这些人的计划成功,那华国将损失更多的人才,发展起来更慢。
    调查人员很快就把这事给上报。
    这事的严重程度可不小,虽然对外开放了,但不应该过于宽松,反而给资本可趁之机。
    有的时候,宁可放慢脚步,一点点地来解决这些问题。
    新的规定、政策正在拟定当中,华国的发展没有可以借鉴的,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一点点修正。
    有人迫不及待想离开,但也有人盼着回来,想要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个满目疮痍的国家,依然有那么多人爱着她!
    作者有话说:
    连续几本文翻车,哎……
    第115章 正确的
    不只史佳瑞这边碰到了这样的事, 黎司越那边也有人找上门。
    同样的,想要购买专利,同时收购梨花日化厂。
    黎司越第一时间就警惕起来,也让其余的人注意些。
    f省近来回国的海外华侨不少。
    政府特地成立了一个对外侨务办公室, 专门接待这些有意向回国投资的华侨。
    这里头, 有真的想要回国投资、探亲的、寻亲的等等, 但也有坑蒙拐骗的,有时候还挺难判断的。
    黎司越同样把这事给上报了上去,同时让侨务办公室自己甄别下。
    梨花日化厂是福市效益最好的企业,每个季度的税收、提供的工作岗位,给福市市政减轻了大量的压力。
    有了这笔税收,福市可以空出手做更多改善民生的事。
    听说这回来的华侨中有人想要收购梨花日化,市领导的那根弦被触动了,这是不是特务?
    差不多同一时间,华国多地、多人都被调查,带走谈话,一时之间, 还有些人心惶惶。
    这时候, 大家对这些都还很敏感, 加上上头也有指示,气氛稍稍有些紧张。
    这几年时间里,国家集中力量做科研,国防、军备等发展迅速。
    虽说边防不那么稳定,但极大降低了伤亡。
    国家的超级计算机更新到了第三代,个人计算机也有了成品, 几家研究所联合研究而成, 其中福市的824占主导, 掌握多种专利。
    824研究所以技术和所在地的工厂合作,并研发自己的产品,以商养研究所的成功模式,也被其他研究所认可并学习。
    国家穷,发展很多地方要钱,拨下来的资金缩减。
    这些没怎么出成果的研究所,要么只能关掉,或是和其他合并。
    而这几家和824合作的研究所,在某方面的研究也有了突破,有了自己的专利,能够建厂生产。
    有824成功的例子在前,大家都都知道路子该怎么走,也信心满满。
    而且这些专利,并不是说只能用计算机上,加以研发,完全可以成为这方面的拳头产品。
    但是他们还很弱小,需要保护着,以防在成长前,就被别有用心的人扼杀的摇篮里,损失了技术和人才。
    如今华国对外开放,进来的歪果仁增多,看似腰包鼓鼓、热情大方,谁知道他们打的什么主意?
    周东林等了好几年,终于等来大陆政策的改变,辗转联系,终于跟亲人联系上。
    一家子辗转几趟,终于回到了大陆,先会老家祭祖。
    福市回来的华侨多,周家一家子并不醒目。
    当周东林得知有以为后背在梨花日化厂工作,当即就想去参观。
    这些年,他们家里能用的华国产的东西,都改成了华国产的。
    价格可能比某些本土品牌稍微贵一点,但是真的好用。
    就他们知道的,有不少华人家庭都选择这些华国产的产品,默默地支持着。
    但周东林怎么也没有想到,由侨务办公室安排的这次参观,竟然会碰到老熟人。
    余锦楠和周东林互相拍着对方的胳膊,一脸感慨。
    两个老头在办公室里喝着茶,叙着旧,差点把今天的目的给忘了。
    余锦楠亲自带着周东林一家去参观车间。
    周东林看着里头自动化器械,心里惊讶的同时,又有丝丝的自豪,国家的技术并没那么落后嘛。
    发展落后只是暂时的,相信很快就能追赶上来的。
    参观完日化厂,不只周东林惊讶,周爱如、周品莹母女也很受震动。
    华国并不是一些人口中说的那样落后、愚昧,相反的,他们聪明、勤奋,独立自主。
    现在想想,在外头,他们面临的人对华国的评价,充满了高高在上、鄙夷。
    她们家里是传统的华国教育,但一些人呢,早就把根给丢了。
    周爱如想,那些人一定会后悔的,他们看不到华国的底蕴有多厚,潜力有多大。
    “锦楠,我这次回来,也是想要投资,你有建议吗?”
    “投资什么类型的?如果是服装之类,我建议你去经济特区,那边福利政策多。”
    周东林笑:“还真让你说对了,我们出国之后,做的也是服装、箱包的加工生意,但想要创立品牌,很难。”
    余锦楠看他一眼:“所以你想在国内创立品牌,反销售回去?”
    周东林点头:“是的。”
    可能对于哪里人都一样,进口的东西好?
    “这个想法也可以。”余锦楠点头,“你去粤省的特区吧,那边靠近港岛,有港口又有特区优惠,从各方面来说,都优于福市。”
    “但福市这边……”周东林是想要在家乡投资的,为这边的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但除了服装加工行业,他暂时也想不到可以投资什么。
    “等你在粤省那边站稳了,这边不就可以建分厂了?”余锦楠觉得没必要纠结。
    “当然,如果你想要投资别的行业也行,福市还是可以发展下水果罐头、饮食等加工业的。”
    “我安排人仔细考察。”周东林说。
    双方又聊了下关于华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以及哪些领域会有比较大的前景。
    周东林回到住处,心事重重,周爱如知道他的心思,说:“爸,我留在华国发展。”
    “爱如,你……”
    “我觉得我们的国家会发展得越来越好的,也有信心做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品牌。”
    周爱如觉得,全球市场那么大,没必要死磕着一个地方,且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能保证之后会是什么光景。

章节目录

科研强国从种地开始[七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庄园主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庄园主并收藏科研强国从种地开始[七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