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鹤见方志诚将皮球踢到自己脚下,皮笑肉不笑地“嗯”了一声。
    罗辉见方志诚如此狡猾,暂时找不到他的把柄,不仅略有些出拳打到棉花上的感觉。
    郭鹤是钱德琛安排在招商局眼线,跟罗辉同处一个阵营,罗辉想要给方志诚施加压力,却没想到方志诚思维敏捷,转而施加到郭鹤的身上,指东打西的手段,倒是巧妙无比。
    方志诚虽然初入官场只有一年多,但在宋文迪鞍前马后伺候着,见惯了这种充满凶险的言辞交锋,罗辉尽管心机沉稳,却是没料到方志诚如此镇定自若,将自己投出的诸多刁难,都一一进行化解。
    言辞之间的交锋,需要具有智慧与灵活的思辨能力。一不小心进了别人的言语圈套,往往会得不偿失。
    若是方志诚没有将发送任务指标数据的事情,转而交给郭鹤,这件事后期怕是要落到自己的身上。每天处理这么一件单调而又无关紧要的事情,还很有可能会给罗辉留下什么把柄,方志诚将之踢出去,这是最好的应对之策。
    倒不是方志诚怕麻烦,倘若应承下来,只会后患无穷。
    关注招商任务指标数据的完成情况,那本是一件好事,但没有必要每天都发一条短信吧。毕竟招商引资数据采集十分复杂,若是一个数据采集不准确,极有可能引来罗辉的横加指责。
    现在方志诚把任务交到郭鹤的头上,这避免了风险,若是真出现偏差,那也是郭鹤统计不力,可谓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妙招。
    邹郁在旁边不发一言,她对于交锋看在眼里,并不在意,作为孙伟铭的人,也乐于见到这两派相争的局面。不过,她心底倒是暗自佩服方志诚。
    罗辉是东台有名的精明之人,能在他的面前,不落下风,充分说明方志诚有着足够的能力,抗住罗辉施加的压力。
    邹郁侧目看了一眼郭鹤,嘴角浮出浅笑,她一向对郭鹤的性格不喜,最近这几日郭鹤心情很好,原因便在于罗辉担任主管副县长之后,对他是一个利好消息。如今看来,郭鹤并没有从罗辉的身上借到力量,反而被方志诚不经意地刺中一记,心中自然有种说不出的舒服。
    县招商局是政府机构,应该属于县长孙伟铭的管辖范围,钱德琛安插罗辉进入其中,原本便让孙伟铭心里不太舒服。邹郁作为孙伟铭的人,自然不希望罗辉站稳脚跟,因此比较罗辉与方志诚,邹郁虽不便表态,但也是隐隐地站在方志诚这边。
    会议结束之后,罗辉没有直接离开,在四名局长的办公室看了一遍,最终留在郭鹤的办公室内。罗辉此举算是对郭鹤的一种隐隐支持,他不在局长办公室里久坐,而是在副局长郭鹤的办公室久坐,在众人眼中,是一个信号,表示对郭鹤的亲睐有加,同时对方志诚施加压力。
    官场之人向来势利,风向在哪里,树便往哪里倒。现在罗辉对郭鹤格外看重,招商局不少人,自然要投降郭鹤的阵营。
    郭鹤给罗辉泡了一杯茶,罗辉将茶杯放在一边,掏出了烟盒,抛给郭鹤一支。郭鹤没有点燃,放在了办公桌上。
    罗辉知道郭鹤性格特别,这倒不是故意不给自己面子,淡淡笑道:“老郭,我们认识很多年,你的性格还是一如既往没有太大的变化。其实,钱书记还是十分看重你的,将你安置在招商局,便是一个很好的信号,如果作出成绩,加官晋爵不在话下。”心中却暗想,郭鹤论资历要比罗辉要深,但一直混得不太好,便是这种不冷不淡的态度,让人难以接受。
    钱德琛与郭鹤原本是高中同学,所以郭鹤才能坐在副科级的位置上,若不是这么一层关系,郭鹤又如何能成为招商局副局长?
    郭鹤点点头,脸上露出不自然的笑容,低声道:“谢谢罗县长的提醒,以后有什么吩咐,我一定鼎力支持!”他打心眼看不起罗辉,毕竟罗辉比自己年轻十多岁,如今却是成了自己的上级,罗辉说话的语气,难以让他接受。
    在郭鹤看来,他与钱德琛关系密切,方志诚算不了什么,而罗辉又算什么?尤其,今日罗辉还给自己找了个事,每天汇报任务指标完成进度的数据,这不是折腾人吗?
    罗辉摆了摆手,抽了一口烟,笑道:“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你也知道钱书记和孙县长之间现在看似外表波澜不惊,其实两人斗得厉害。钱书记之所以提出增设招商局,便是为了钳制孙县长,不过从过去半年来看,钱书记这步棋走得却是不太稳妥。我现在主管招商引资工作,深感肩头单子很重,以后需要你给分担分担。”
    罗辉表面上是对郭鹤推心置腹,内里是希望郭鹤能够清晰地了解钱德琛的用意。郭鹤再次承诺:“谢谢罗县长,以后需要什么帮助,我一定会跟你开口。”
    离开招商局,往自己的办公室行去,罗辉突然意识到,若是想要增强自己在招商局号召力,难度很大。首先方志诚已经拉拢了李卉,其次邹郁处于敌对阵营,而再者,郭鹤性格孤僻,更是不好驾驭。
    罗辉一边走,一边想,目光瞄向地上枯落的树叶,不仅暗自埋怨,这钱德琛可是交给自己一个难度不小的任务啊。
    第0200章 孙伟铭突然反击
    罗辉来到招商局的第一场调研会,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方志诚与他的第一次交锋,看上去没有吃亏,但罗辉是顶头上司,他对自己态度不佳,以后的工作,怕是没那么容易,想要得心应手难度很大。
    方志诚有些郁闷,情不自禁想起之前的主管副县长戚芸,自己好不容易跟戚芸达成了互相信任的关系,没想到转眼之间,主管副县长又进行了调整,不仅让他感到措手不及。
    其实,方志诚这招商局长做得有点太强势,敢在招商会上跟钱德琛抢风头,这可是官场大忌,难怪钱德琛忌讳如许。
    不过,这也跟方志诚的性格有关,《东方迪拜·东台》的招商方案,是自己一手撰写的,很多地方只有他能够讲透,所以他才会作出如此犯忌的事情。
    另一方面,方志诚也知道宋文迪对自己的信任,即使得罪了钱德琛,那又如何?大不了,这个挂职招商局长不作了,回到银州,依旧有好位置等着自己做。
    当然,这想法少许偏激了一点。
    方志诚归根到底有着年轻人的冲劲,初生牛不怕虎,你是县委书记又如何?若是按照你的思路,能够获得齐氏集团那四十亿的投资项目吗?
    若是不行,那就让我来试试!
    若是由罗辉来执掌招商局,按照他那略显滞后的招商思路,就能扭转东台现在的招商局面吗?
    若是不行,那就靠边站!
    方志诚外表看似稳重,但内心如火,尤其是他认定了事情,有种偏执的劲头,有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的勇气。
    罗辉手中有很多招商资源不假,但这么多年为东台县带来的投资项目,却是并不多。关键点在于,罗辉并非一个具有专业招商头脑的人才,他将大量的精力,全部投注到应付在处理复杂的关系人脉网,而又没有将这些关系网转化成为实际的成果。
    罗辉是一个标准的官员,他已然基本定型,由他主管招商工作,反而很可能将招商局变成一个太过行政化的部门。
    对于招商局的理解,方志诚觉得要尽快去行政化,使之成为一个面向市场,具备战斗力,拥有专业流程与规范,服务态度一流,素质一流的团队。
    更长远的角度,方志诚认为要将招商局打造成为一个独立的机构,成为地方孵化企业的独立部门,不仅成为招商引资的战车,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培育能力,将一些具有潜质的小企业,培养成有竞争力的大企业。
    在浙源、南粤等发达城市,不少地方政府的招商局已经转化身份,旗下分出二级单位,成立投资管理公司,一方面吸引风投的目光,为地方集聚资金,另一方面有了钱,也可以自己培养适合地方发展的企业。
    方志诚的思路,下一步除了加强招商局的团队建设之外,还要申请成立一个投资管理公司,迈出招商局逐步转向市场化的第一步。
    国有单位改革,已经成为国策,未来十年内,将成为下一步经济改革的大趋势,很多部门都现在害怕迈出这一步,但方志诚却看到了其中的潜在优势,当首先走出一步,让招商局迎向市场,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往往获得的利益也是最大的。
    不过,从罗辉现在的态度来看,想要通过他的认可,却是难度较大,所以方志诚必须要另辟蹊径,按照自己的思路,一步步地推动东台招商局不断进化。
    李卉汇报完日常工作,见方志诚托着下巴,目光飘忽,有些走神,她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个阳光大男孩,有这么失态的表情,轻声问道:“方局长,你是不是因为罗县长的事情而感到心烦?”
    方志诚摆了摆手,坐直身体,从思绪中走出,淡淡笑道:“卉姐,以后私下里,你喊我小方,或者志诚就可以了。”
    李卉心下一暖,笑道:“总觉得怪怪的。”
    “多喊几次,适应了便好。”方志诚摆了摆手,笑道:“卉姐,咱们现在算是站在一条船上,要同舟共济才行。虽然罗辉担任主管副县长,出乎我们的意料,但招商局的具体工作,毕竟是咱们在做。做好咱们自己的工作,想必罗辉也无法将手伸得太长。”
    李卉见方志诚在安慰自己,知道他并没有乱了阵脚,凝起秀眉,沉声道:“我害怕郭鹤在某些时候,拖我们的后腿。”
    方志诚点点头,凝起眉头,沉声道:“老郭此人性格太过孤僻,其实不太适合招商局的工作,过一段时间,我会考虑调整一下分工,毕竟他现在手上工作多,若是影响了招商进度,那就不好了。”
    李卉疑惑道:“若是贸然调动郭鹤的工作,怕是罗县长第一个不认同吧?”
    方志诚摆了摆手,嘴角露出自信的笑容,“若是我连决定下面人员分工的能力都没有,这个局长的身份,又如何能称职?”
    方志诚简单的一句话,透露了不一样的气魄,李卉对方志诚的越发敬重,这种敬重完全来自于方志诚在工作中展现出来的才华与能力使然。
    李卉是一个有野心的女人,否则当初也不会与孔从文发生那段纠葛,凭借与孔从文的关系,才慢慢成为招商局的常务副局长。她以前认为,女人混迹仕途,必须要依仗独特的优势,而方志诚正在一步步地改变她的看法。李卉心中升起一股热血,跟着方志诚这么一名年轻的上司冲锋,或许能为自己的前途带来意想不到的光明。
    等李卉离开之后,方志诚在a4纸上写下了三个名字,邹郁、郭鹤、李卉,然后又在李卉的后面添加了一个括号。
    增设副局长,这是打破三角平衡的一个方法,现在招商局副局长总共有三名,邹郁、郭鹤、李卉三人分别站在不同的阵营,若是在增加一人,那样便会将现在的平衡给打破。这是当初宋文迪进入银州,打出的漂亮牌,方志诚算是活学活用了。
    同时,如果增设副局长,随之而来,必然要调整任务分工,借此机会,进行斡旋调整,想必便能让自己如愿。
    至于新的副局长是谁,对方志诚没有太大的关系,关键是要打破现有的格局,把僵局变为活局。
    方志诚将头绪梳理清楚,然后在新建文档内,输入《关于东台招商局增设副局长及增设招商服务科的申请》。在这份申请文件内,他详细阐述了随着东台招商工作的开展,现有的领导班子及科室需要进行增设调整的原因。
    大约半个小时之后,方志诚便完成了这份申请文件,他舒展了一下腰肢,然后打电话喊来了王崇,吩咐他将文件送到县长办公室去。
    在安排罗辉进入县政府的问题上,孙伟铭吃了一个大亏,他现在对方志诚一定处于拉拢的状态,利用孙伟铭现在失落的心态,方志诚提出这个申请,自然会受到孙伟铭的赞同。因为这样可以帮助孙伟铭扳回一城。
    按照正常的流程,方志诚应该将文件先递交给罗辉,不过方志诚却绕过了罗辉,将文件直接递送到孙伟铭的案头,这无疑是一个变相的挑战。
    罗辉不是想打压自己吗?那么方志诚就完全没有必要退缩,直面你的挑战便是。而罗辉对于此事,怕是也只能忍气吞声,毕竟作为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属不把你放在眼里,并非什么光彩之事。
    对于孙伟铭与钱德琛的交锋,钱德琛安插了一个得力干将,想要插手招商引资工作,可惜,罗辉只是摆在桌台上的花瓶不中用,根本无法获得招商局的支持,这也算是孙伟铭间接给钱德琛打了个反击。
    孙伟铭见到这份文件之后,读了两遍,整个人为之一振,暗忖方志诚不亏是市委书记大秘,在权谋方面,完全就是个官场老手,谋局布局一气呵成,擅长借势与取势。
    他手指在桌面上轻轻地敲了两下,然后拨通了县委组织部长杨福仁的电话,笑道:“老杨,有件事情要麻烦你。”
    杨福仁与孙伟铭的关系一般,毕竟他主管人事,归钱德琛管辖。杨福仁抬了抬眼睛,淡淡道:“孙县长,有什么事情吩咐呢。”
    孙伟铭淡淡一笑,道:“是这样的,经过半年时间的磨合,东台的招商工作已经初步进入正轨,不过呢,县招商局也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人员配置,科室构成方面,还需要杨部长你这边把把关,给点建议。”
    杨福仁立马知道孙伟铭的来意,笑道:“孙县长说得太客气了,我能有什么建议?如果你有什么想法,我们可以坐下来聊聊。”
    孙伟铭知道杨福仁最近日子不好过,他虽说是组织部长,但人事大权一直被钱德琛一把抓,现在孙伟铭主动抛出善意,杨福仁自然放低身段。
    打完电话之后,孙伟铭安排人将方志诚递过来的那份申请材料,多复印了几份,一份送给县委组织部,另一份送给县委副书记赵和平处,随后嘴角浮现冷笑,“方志诚怕是不会想到,他的这份材料,会成为自己蓄谋已久的一次常委会反攻的导火索吧。”
    孙伟铭对招商局增设副局长的人选势在必得。
    第0201章 钱德琛作出让步
    钱德琛在办公室与罗辉聊了不少,他对罗辉的思路还是很认同,有开拓精神。自己在东台多年,一直没有升上去,早已消失了锐气,而从罗辉身上,他找到了自己年轻时的样子。
    罗辉手中正在翻着《东方迪拜·东台》的招商方案,轻声赞叹道:“老板,我在琼金这么长时间,最大的感触是,城市要发展,必须要有长远规划,要有自己独特的城市定位。其实,方志诚打出的东方迪拜口号不错,即使暂时达不到那个目标,但我们朝着那个方向努力,总会有所进步。”
    钱德琛也点头,评价道:“方志诚的确是一个人才,可惜不能为我所用。”
    罗辉知道钱德琛对方志诚心结已生,若是劝他,反倒惹得他不悦,笑了笑,转移话题道:“我现在有个想法,在东台打造四大产业区,围绕食品加工、现代服务、金融投资、高新科技四个领域进行招商引资。如果成型的话,东台现有的产业将能顺利转型,同时借助云海的区位优势,我们将能打造出‘小云海模式’,这样一来,东台的经济将能被完全盘活。”
    钱德琛点头赞赏,笑道:“你的提议不错,在我看来,‘东方迪拜’口号喊得太响,相反,‘小云海’倒是适合成为我们的短期发展目标。你围绕‘小云海模式’,尽快完成一整套的招商方案,然后我再带到常委会上进行讨论。”
    罗辉脸上带笑,心中却是暗叹,这钱德琛对方志诚显然是不满之极,见自己提出“小云海模式”的城市定位,他立即便将“东方迪拜”的方案给完全否定了。
    罗辉见钱德琛抬头看了一眼墙壁上的挂钟,主动告辞道:“老板,你等会要参加常委会,我就先离开了。”
    钱德琛“嗯”了一声,拾起桌面上的黑框眼镜,然后拿起钢笔,在笔记本上写起今天的会议提纲。钱德琛这么多年,能够在东台屹立不倒,靠的便是对常委会的绝对控制权,他有一个良好的习惯,每次在开会之前,会腾出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详细记录下会议上要商讨的重点问题。
    写完提纲之后,秘书过来敲门,钱德琛夹着笔记本,抱着茶杯往会议室行去。
    推开会议室的门,其他常委都已经入座,钱德琛一如既往地扫了扫每个人,然后面无表情地坐下来。
    钱德琛咳嗽了一声,原本有点喧闹的会议室便安静下来,“同志们,现在开会。今天会议的议题主要有三个,第一传达市委四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第二审议县政府2005年工作要点,第三研究总结全县政法综治工作,第四讨论县委十三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有关材料。”
    随后,钱德琛按照自己的节奏,一项一项地过掉了每个议题。与往常一样,没有太多的异议,诸多常委都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了表态。不过,钱德琛注意到一个细节,罗辉今天的举动有点失常,倒不是行为不当,而是太沉寂了一点。
    “同志们,今天的几项议题就讨论到这里。请问还有其他要协调的事情吗?”钱德琛合起了笔记本,摘下了黑框眼镜,并捧上了自己的茶杯,按照往常的习惯,下面一个环节,便是散会了。
    这时,孙伟铭转过身,从包里取出了一叠文件,然后抽出了材料,面带笑意地说道:“钱书记,这是招商局昨晚递交的一个文件,还请您过目一下,正好大家都在,不如讨论一下如何?”
    钱德琛下意识觉得不妥,为何招商局会直接跟孙伟铭递交文件,按照道理应该先报给罗辉,而罗辉绝对会与自己通气。唯一的解释是,招商局绕过了主管领导罗辉,直接将材料递给了孙伟铭。
    钱德琛微微蹙眉,翻了翻材料,在签字页没见到罗辉的名字,冷声问道:“怎么没有主管副县长罗辉同志的署名啊?”
    钱德琛的意思很明显,没有经过流程上报的材料,他认为不应当讨论。
    孙伟铭笑了笑,早就做好应对的说辞,从容不迫地说道:“钱书记,这份招商局增设副局长及招商服务科的申请材料是罗辉同志履任之前,由戚芸签署审核的,上面有戚芸同志的签字,我也审阅多次,觉得很有必要,所以才拿出来,与大家讨论一下。”
    钱德琛又看了一眼签字页,手指在桌面上轻点了数下,淡淡道:“既然如此,那么大家就发表一下意见吧。”言毕,钱德琛看了一下四周,目光凌厉,态度很明显,对这份材料,并不同意。
    纪委书记高明了解钱德琛的心思,道:“招商局今年刚成立,现在便增设副局长似乎有点操之过急了,而且增设科室,增加人员编制,会不会影响到组织部的相关计划,会不会违规?”
    孙伟铭挥了挥手,笑道:“这件事,我已经与福仁同志咨询过,在其他招商工作走得靠前的县区,招商局的人员编制都远超过我县现有的规模,所以高明同志大可不必杞人忧天!”
    钱德琛见孙伟铭将杨福仁推了出来,眉头很不明显的一皱,他对场面的情势有所了解,杨福仁怕是与孙伟铭达成了某种协议。

章节目录

步步高升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烟斗老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烟斗老哥并收藏步步高升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