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愣住。
    春望笑呛着。
    刘彻回过神哭笑不得:“这次不说外甥像舅?”
    “舅舅又不在。”
    刘彻无奈地揪住他的小耳朵:“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jsg现在就这么机灵,十年后如何是好啊。”
    “父皇有所不知,人都是幼时机灵。”
    刘彻挑眉:“不是年龄越长越有智慧吗?”
    “李广长进了吗?”
    刘彻无言以对。
    “朝中那些老东西哪个不是越老越固执?可惜孩儿也是俗人,以后一定也会跟他一样,死守着如今学的这些却认为自己天下无敌。”
    刘彻好笑:“你才九岁,忧虑的有点早。”
    小太子认真想想,也是。忽然想起什么,扭头打量老父亲。
    刘彻想问,看什么呢。到嘴边意识到什么,揪起他的耳朵:“你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疼,疼,孩儿什么也没说啊。”小太子慌忙掰他的手,这次是真疼。
    刘彻见儿子好像真疼,松手:“朕才三十七岁!”
    “离四十不惑只剩三年啊。”小太子嘀咕。
    刘彻:“说什么?”
    “正值壮年!”小太子大声说。
    第138章 胡麻油
    刘彻不信他的鬼话, 但也不想跟他唇枪舌战下去。
    “你可以走了。”刘彻烦得撵人。
    小太子伸手。
    刘彻气笑了:“钱都给你以后朕拿什么犒赏百官?”
    “父皇赏赐有功之臣还用私库的钱?”小太子震惊,“国库的钱留着做什么?”
    孩子大了不好哄了。
    刘彻抬抬手:“朕叫春望给你送去。万金没有。爱要不要!”
    “蚊子再小也是肉。”小太子不嫌弃。
    回到太子宫他带上有缺损的纸前往东宫给太后送去。太后以前听先帝提过纸,而先帝没做成的东西被小太子做出来, 太后比小太子还兴奋,搂着小太子一通夸赞。这次不管小太子要不要她都要赏。
    小太子解释完好的纸被他和父皇分了,他和父皇留着写字。王太后甚少动笔, 完好无损的纸给她也是被她裁成小块另作他用。是以小太子此言非但没令太后失望气恼,她反而又夸他懂事, 知道练字。
    既如此, 小太子也不好再拒绝, 带着太后的一箱赏赐回到太子宫。
    随即小太子前往椒房殿, 放下纸就走。
    皇后一把抓住他:“这么急做什么?”
    “孩儿还有事。”
    皇后:“你还有什么事?”
    “给舅舅送去啊。”小太子指着纸, “父皇、母后和祖母都有, 只有舅舅没有。”
    皇后诧异:“你倒是什么事都不落下他。”
    小太子拧眉,母后真不知还是真无知。
    “哪能落下舅舅。有舅舅在谁敢欺负孩儿?”
    皇后显然没料到他会这样说, 愣了愣神,故意问:“你是太子谁敢欺负你?”
    “朝中百官啊。百官倘若上书父皇状告孩儿, 为了安抚臣心父皇也得斥责孩儿几句。可朝中有舅舅就不一样了。百官是他的同僚, 舅舅不必为了大局忍让。何况孩儿跟卫家一体,欺负孩儿就是欺负舅舅。”
    闻言, 卫子夫神色复杂, 儿子小小年龄竟然如此通透。
    看来他的聪慧不止是讨巧卖乖的小聪明。
    “为何不是你跟陛下一体?”
    “孩儿知道父皇疼孩儿。可他是父亲也是皇帝。皇帝为了天下臣民总要有所妥协。父皇的儿子都有机会成为储君, 而父皇可以有一个儿子就有可能有第二个儿子。卫家不能没有太子, 太子也离不开卫家的支持。”
    卫子夫大为震撼, 禁不住把儿子拉到怀里, 很想夸夸他,但她又不希望儿子心中只有算计:“你对舅舅只是如此?”
    “自然不是。舅舅曾担心孩儿储君之位不稳提点过孩儿。去病表兄也曾为了孩儿操碎了心。孩儿都记着呢。”
    卫子夫听到这话就来气:“你也好意思说。教你剑术又不是叫你上阵杀敌, 只为自保,你竟推三阻四,天冷不学,天热不学,下雨下雪不学,休沐不学。这些去掉一年还剩几日?”
    “孩儿没算。母后,孩儿真得走了。”小太子不待她开口,拔腿往外跑。
    卫子夫急的吼他:“我还没说完!”
    “以后慢慢说。”到门外停下大声喊:“母后,一个人爱絮叨就说明他老了。”
    卫子夫气得起身,小太子冲等在门外的韩子仁等人招手:“快走!”
    宣室殿离太子宫近,韩子仁不需要在殿外等他,椒房殿离太子宫远,虽然一路上有侍卫巡逻,韩子仁也不放心,端的怕小太子半道上拐去哪儿玩去了。
    小太子有时很稳重,可他毕竟九岁,还是个孩子。孩子的话谁敢全当真。
    韩子仁疾步跟上:“殿下,慢点。”
    小太子慢下来,回头看。
    韩子仁伸手拉住他,担心他一脚踏空滚下去。
    “殿下放心,皇后没出来。只是殿下下次过来可能免不了一顿打。”
    小太子:“等孤得了好东西再来探望母后。”
    台阶走到头,韩子仁松手:“殿下还有好东西?”
    小太子点头:“休沐随我去博望苑。”
    两日后的清晨,韩子仁令宦官备马。宫门一开,韩子仁和吴琢就陪小太子前往博望苑。博望苑离皇宫不远也有多名侍卫护送他。侍卫到博望苑随小吏下去休息,小太子到果林里摘晚桃以及早熟的大枣。
    小太子时常给亲戚送东西,博望苑不缺竹编小篮子。果树搬到凉亭下,闲着无事的小太子亲自分装,口中念念有词。韩子仁好奇,蹲到他对面帮忙,听到小太子说:“这个是母后,母后的多一点,阿姊要吃。这个是父皇的,父皇少一点,上林苑有。父皇孝顺祖母,祖母的可以少一点。三个舅舅可以多一点,姨母少一点。姨母不能少,她家中还有个霍光。”
    韩子仁:“殿下,要不要奴婢再摘些菜?”
    “不必!又不是买不起蔬菜瓜果。你以为孤送的是果子啊?”
    韩子仁不解,不是果子是什么。
    “以后你就明白啦。”小太子分好,盖上盖,“送去吧。”
    大约一炷香左右,韩子仁从东边城门进城,公孙敬声和昭平君联袂而来。
    二人知道博望苑有做纸匠人。当时昭平君还说小太子瞎忙。昨晚到隆虑侯府,母亲给他十几张纸,虽然张张有破损,也足矣令昭平君大为震惊。
    昭平君不懂纸会给朝廷给黎民百姓带来什么,他只知道纸可以出恭,可以书写,最重要一点只有小太子有。
    公孙敬声也得了几张纸,卫青分给公孙贺,公孙贺没敢叫兄弟侄子以及母亲知道,今早从宫里出来先去儿子家给儿子送去。
    以前公孙贺认为不该叫儿子离公孙大宅太远。这次找儿子不必担心传到家人耳朵里他才意识到住得远也有住得远的好处。
    昭平君今早回府恰好碰到公孙贺从公孙敬声家里出来。直觉告诉他公孙敬声也有纸,他连家都没回,直接去斜对面。
    公孙敬声看到纸的时候跟昭平君的想法一样——卖纸!
    秦岭有竹子,也有很多树木,在秦岭做纸无人知道,纸的秘密可以藏更久。小太子也想跟两位表兄合作。
    净盈利五五分。小太子一人独占五成。公孙敬声和昭平君想也没想就应下来。
    如今西市不止他们一家卖马具,马具生意不好。近日有所盈余几乎是靠卖棉花。明年种棉花的多了还卖什么啊。
    二人以前不在乎铺子里赚的那点钱,但月月有钱入账的感觉不一样,像是不必担心囊中羞涩需要向家人伸手。二人希望铺子一直开下去,所以没少为此发愁。
    二人帮小太子种胡麻只得一成利,来的路上就以为这次也一样。
    二人像商量好似的一起抱住小太子直呼“亲表弟”。
    小太子推开他俩:“男男授受不亲!”
    “谁亲你了?”公孙敬声松手,“何时做?需要我们准备什么?”
    小太子带他们去纸篷:“那几个匠人是我找父皇要的。无论在上林苑还是这里都比你们的奴仆吃的好用的好。”
    昭平君:“我们的奴仆如今吃的用的也很好。”
    公孙敬声附和:“他们当中有人会打猎,夏季野鸡野兔子多的时候几乎顿顿肉。还给我和陈兄送过。我们见博望苑不用买菜,也叫他们在院里院外种菜养鸡。如今一个个都长变了。”
    几名做纸的匠人不是奴隶,小太子虽然可以逼他们去秦岭,可他们以后定忍不住抱怨。小太子不想为了几个匠人坏了名声。
    闻言,小太子颔首:“他们的月钱我们一人一半。”
    昭平君看向公孙敬声。
    公孙敬声:“净盈利你七我们三。月钱你出?”
    小太子看着两人:“不jsg后悔?”
    二人摇头。
    “胡麻何时送来?”
    昭平君:“下次休沐。”
    下午,二人前往秦岭令奴仆给匠人收拾房间,再给奴仆钱叫他们置办做纸的东西。小太子也没闲着,他令人准备做胡麻油的工具。
    三日后博望苑小吏进宫向小太子禀报,工具准备好了。小太子令韩子仁随他去博望苑教农奴做胡麻油。这法子是西北人告诉韩子仁的,只有他最清楚。
    头天没做成,韩子仁做主,加上温水喂牲畜。
    第二日也没消息。
    休沐日,小太子到博望苑农奴已经开始做了。约莫过了一炷香,秦岭的农奴把胡麻送过来。

章节目录

太子殿下躺平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元月月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元月月半并收藏太子殿下躺平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