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什么喜事啊?”小太子奇怪。
    枇杷很是惊讶:“殿下不知道?”
    “说!”韩子仁瞪她。
    枇杷:“咱家二公主的婚事定了。不久前定的。陛下昨日没说?”
    小太子摇摇头,问韩子仁:“长安还有未婚的列侯?”
    韩子仁:“先前有一个,平阳侯。”
    然而就在冠军侯订婚前一个月,平阳侯的婚事也定了。听说平阳公主得知此事后很是懊恼,自认为了解皇帝,在他眼中当今天下只有皇室女配得上冠军侯。平阳侯曹襄比冠军侯大几岁,她不敢再拖,也怕冠军侯和二公主订婚后她再给儿子说亲旁人笑她儿子无能争不过冠军侯。
    枇杷:“不是世家子弟,是陛下昨日才封的,好像叫,婢子觉着不是人名。”
    小太子:“恕你无罪。”
    “姓吴,名蛮子。这哪是人名啊。”
    小太子挑眉:“南方人?”
    枇杷好奇:“殿下知道此人?”
    “你说不像人名,必是认为吴是吴国的‘吴’,蛮子像一种种族称呼。”
    枇杷正是这样想的:“婢子找人打听了一下,他好像只会写自己的名。这样的人哪配得上公主。”
    “那你们好高兴?”韩子仁不懂了。
    枇杷笑笑:“毕竟是喜事啊。”
    小太子提醒她:“二舅十五岁前也只会写自己的名。”
    韩子仁点头:“不会可以学。他不识字是因为出身低微,不是不好学。他也没有因为出身破罐子破摔,反而凭实打实的军功封侯,单单这一点就强过许多世家子弟。枇杷,要你在公孙公子、昭平君以及他之间选你选谁?”
    这还用问?公孙敬声出身尊贵,可卫家长姊不好相与,公孙老宅人多事多规矩多。隆虑侯府没规矩,然昭平君不学无术。
    韩子仁:“司马长卿文章写得好,当世大文豪。以前跟夫人卓文君感情甚笃,那又如何?不一样到了长安就想纳妾?我要是那卓文君才不给他写《诀别诗》,直接和离。”
    小太子赞同:“枇杷,不要认为饱读诗书的人就是君子。”
    吴琢不假思索道:“也有可能是伪君子。”
    枇杷点头受教:“殿下,婢子明白了。”
    樱桃试着问:“殿下,二公主能理解陛下的这番良苦用心吗?”
    “母后可以理解。”小太子不了解他二姊,但了解母后。
    韩子仁:“从骠侯在匈奴部落多年,算半个匈奴人,也不识字。不是同大公主感情很好吗?”
    赵破奴算是卫青的半个养子,以至于枇杷忘了他十三四岁才回到长安。
    小太子见枇杷握着拳头捶脑袋,忍不住笑了:“韩韩,吴琢,把我买的剑送屋里去。”
    二人把两把宝剑送到小太子书房,小太子名曰累了想睡一会,打发他们出去,就把两把宝剑偷梁换柱,随即塞在书案底下。
    长安百姓羡慕吴蛮子jsg,闲聊二公主的婚事的时候,冠军侯府外十里红妆。
    霍去病名气极大,但婚事邀请的人不多,卫、霍两家至亲,卫青和霍去病的好友。霍光同冠军侯府的管家在门外迎客,其实是挡客。很多没有收到请柬的人都带着礼物登门,试图趁机同冠军侯府攀上关系。
    婚礼下午举行,刘彻等儿子午睡醒来才带他出发。
    春望拿着刘彻的贺礼,小太子带着皇后的祝福。父子二人抵达冠军侯府,阖府恭迎,而热闹的气氛也随之变得肃静。刘彻去霍去病同部下商讨公务的书房小院,小太子随表兄弟们去花园,正院又热闹起来。
    小太子看出因为老父亲的到来表兄弟们都有些拘谨,礼成之后他就悄悄扯一下老父亲的衣袖。刘彻笑着摸摸儿子的毛脑袋,牵着他的手腕起驾回宫。
    许多宾客都是首次亲眼看到天家父子私下里相处,包括卫青的好友公孙敖。公孙敖问身侧的赵破奴:“陛下平日里也这样护太子殿下?”
    赵破奴:“七岁还搁怀里抱着呢。”
    公孙敖诧异。
    赵破奴颔首:“若非据儿懂事,早被宠成昭平君那样了。”
    “我怎么记得在哪儿见过太子殿下。”公孙敖另一侧的人禁不住问。
    公孙敖扭头看去,此人以前是霍去病的部下,因军功被封左庶长。而没等公孙敖开口,他惊呼:“他他,他不是大将军长子?”
    “叫我吗?”
    被众人挤到很后面的卫伉问。
    公孙敖等人回头,赵破奴招手:“伉弟。”
    那位左庶长看看他又看看消失在门口的小太子:“你是卫伉?”
    卫伉很无语:“我不是卫伉我是谁啊?”
    “可我——”左庶长糊涂了。
    大汉民风开放,男子想多看几眼天家父子,女子也想看,所以并未避开。公孙敖的夫人听到这些话走过来:“几位一说我才想起来我以前也见过太子殿下。”
    公孙敖瞪他夫人,怎么哪儿哪儿都有你。
    “真的。夫君,我在茶肆见过太子殿下。旁人问他姓什么,他说姓卫。”
    卫伉糊涂了:“我怎么不知道啊?”他扯一下赵破奴,“太子表兄何时改的姓?”
    卫青送走天家父子进院就听到这句:“卫伉!不许胡说!”
    “不是我。”卫伉平时很怕父亲,但有赵破奴在身边,小孩指着左庶长,又指一下公孙敖的夫人,“他们说表兄姓卫,还说是大将军长子。”
    左庶长点头。公孙敖夫人同卫青熟稔,直接问:“看大将军的意思好像不知?”
    卫青知道什么?他只知道今日是大外甥大喜之日。他还知道有人知道。
    “公孙敬声,滚过来!”
    正准备偷溜的公孙敬声停下。
    卫青大声喊:“公孙敬声!”
    公孙敬声被卫不疑推一把,往前趔趄几步,众人听到动静循声看去,公孙敬声同手同脚:“我确实知道,可,可陛下也知道啊。”
    卫青听糊涂了:“关陛下何事?休要胡说。”
    “据儿以前在东市跟人耍钱——”
    公孙敖夫人轻呼:“对,耍钱!从来没有输过。”
    公孙敖转向他夫人:“我怎么从未听你说过此事?”
    她能说她跟着压钱输了不少吗。
    卫青令公孙敖先停一下,先审公孙敬声:“究竟怎么回事?”
    公孙敬声:“太子表弟怕说实话没人跟他玩,而民间不是称他‘卫太子’吗?他就说自己姓卫。茶肆掌柜的就说他是卫大公子。据儿一看您儿子的名头挺好用,一事不烦二主,一直自称他乃卫伉。”
    卫伉忍不住问:“我怎么办?以后别人问我我是谁,我说自己是卫伉还不得被交给廷尉治我一个招摇撞骗之罪?”
    公孙敬声:“这等小事不必劳烦廷尉。”
    卫青气笑了,这是重点吗。
    左庶长好奇地问:“听说大公子骑术精湛,小小年纪雪天跑马拔得头筹,也是太子殿下所为?”
    卫伉大声说:“当然!我长这么大就没出去过!不不,没一个人出去过。”
    公孙敬声心说,小太子也不曾一个人出去过。但他知道此时不能杠,卫伉意思每次都是跟长辈或兄长一起出去。
    卫青盯着公孙敬声:“还有什么事?”
    公孙敬声被众人看得头皮发麻,心虚地揉揉鼻子:“城中关于卫大公子或大将军长子的所有流言蜚语都是太子的功劳。”
    第146章 张汤之子
    偌大的冠军侯府正院陡然只剩秋风敲打落叶的声音。
    不知过了多久, 众人转向一角,角落里有几位二十岁左右的年轻男子,其中一人正是天子的外甥平阳侯曹襄。
    平阳长公主嫌霍去病跟她儿子争尚主, 其实平阳侯曹襄不在乎娶谁,他体弱多病,此生最大的愿望是活到四十岁。
    霍去病少年老成, 曹襄虽说比他虚长几岁,二人却像同龄人。曹襄以前时常随母去未央宫, 霍去病住在未央宫, 一来二去, 二人交情还不错。
    平阳侯羡慕霍去病勇冠三军但不嫉妒。自打霍去病有了自己的府邸, 他打仗回来休假的时候平阳侯时常来找他玩。
    先前平阳侯发现很多人想离他舅和表弟近一些, 就同几位友人撤到角落里让出“最佳观景点”。
    曹襄明知故问:“我脸上脏了?”
    众人一言难尽地收回视线。
    卫伉急了, 大声问:“父亲,我怎么办啊?”
    卫青哪知道, 他又不曾经历过。
    “你问平阳侯,他知道。”
    他知道个鬼!曹襄差点跳脚, 被皇帝舅舅冒名的人是他父亲前平阳侯, 早已作古。
    公孙敬声笑着点头:“平阳侯有经验。”
    卫伉转向平阳侯,满眼希冀。年轻的平阳侯大声反驳:“我不知!”
    “那父亲为何不说去病表兄?”卫伉朝他跑过去。
    曹襄:“因为你的去病表兄也干过这种事。”
    “啊?”卫伉惊得停下。
    冠军侯美名传天下, 试图结识他的男男女女多不胜数, 霍去病不想暴露身份, 他同友人吃酒也好喝茶也罢, 谁不在他冒充谁。
    “你可以去问问冠军侯。”平阳侯曹襄指着红绸包裹处。
    卫伉转身。公孙敬声一把拉住他:“还真去?不怕他把你扔出来?”
    “那我怎么办啊?”卫伉苦恼, “父亲答应明年秋送我去太学, 我这样怎么去太学?”说到此想起什么,“表兄, 太学学子不知道——”
    “太学学生知道。”昭平君悠悠道。
    昭平君不止是馆陶大长公主的孙子,还是天子的外甥,他成亲自是满朝官吏都得去。天子可能不在乎,要是隆虑公主在太后面前瞎说一通,太后认为她“人未走茶已凉”气出病来,届时倒霉的还是他们。

章节目录

太子殿下躺平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元月月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元月月半并收藏太子殿下躺平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