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宁初皱紧了眉头。
    宋池道:“先去看看吧。”
    张管事仿佛才注意到姑娘身边站着这么一个人物,猜测道:“可是侯府的哪位表公子?”
    虞宁初看眼宋池,解释道:“此乃武英郡王,也是二舅母的侄子,我叫表哥的。表哥奉命来扬州当差,受舅舅所托,顺便送我一程。”
    扬州与京城离得太远,张管事并不知道宋池这号人物,不过虞宁初介绍的仔细,他一听宋池是位郡王,忙行起大礼来。
    宋池受了他的礼,旋即不太耐烦地道:“走吧。”
    张管事赶紧带路。
    虞宁初带着杏花坐进马车,宋池与阿默骑着卫所带过来的两匹骏马。
    艳阳高照,杏花挑起一边帘子看看,回头对虞宁初道:“姑娘,要不要请郡王坐进来啊?扬州的夏天可不比京城,郡王第一次过来,别晒中暑了。”
    如果只是郡王,自然不好两人同坐车内,那不是还有一层表哥表妹的关系吗?
    虞宁初并不想请宋池上车,不过她也清楚江南的暑气,偷偷掀开帘子瞧了一眼,恰好看到一颗汗珠从宋池俊美的脸庞上滚下来。
    若他因为自己中暑了,回头会不会找她算账?
    无奈之下,虞宁初让车夫停车。
    车一停,宋池也停了马。
    虞宁初挑开窗帘,垂着眼,声音很是大方:“外面太晒了,表哥来车里坐吧,仔细中暑。”
    宋池颔首:“也好。”
    他上了车,杏花就下去了,与张管事一起走在车厢投下来的阴影中。
    马车继续出发。
    宋池上来后,自觉地坐在左侧的矮座上,没往虞宁初身边凑。
    “如此狼狈,让表妹见笑了。”坐好了,他拿出帕子,擦掉额头、脸上的汗。
    虞宁初偏头,出点汗算什么狼狈,他被暴雨浇成落汤鸡的样子她也不是没见过。
    “表妹不是说这里有凉茶?”宋池一边松开夏袍领口,一边暗示道。
    为了堵住他的嘴,虞宁初认命地从右边的小橱柜里拿出茶壶茶碗,给他倒了七分满。
    宋池一口饮尽,再递到她面前。
    虞宁初索性将茶壶都塞给了他。
    宋池垂眸倒茶,笑着聊了起来:“早就听闻江南夏日炎热,今日亲身体会,才知道火炉二字用得甚妙。”
    虞宁初偏着头,淡淡应道:“南边热,北边冷,各有节气,没什么稀奇的。”
    宋池:“表妹这语气,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去过北边。”
    虞宁初不是很理解地看向他。
    宋池道:“依我看,京城也只算中原,匈奴占领的草原大漠才是真正的北地。京城入冬,百姓尚可在街上行走,大漠的冬天,千里冰封,万里荒芜。”
    虞宁初想象那情景,竟然觉得车厢里好像凉快了很多。
    一缕清风迎面吹来,却是宋池捡起杏花放在那边的团扇,对着她扇了起来。
    虞宁初偏头道:“我不热,你自己扇吧。”
    宋池看着她染了薄红的脸,低声道:“不热,为何脸红了?”
    虞宁初只恨没有东西可以堵住他的嘴。
    她瞪了他一眼。
    宋池笑了,一边摇着团扇一边问:“前几日不得见,忘了问表妹,桑葚好吃吗?”
    虞宁初脸更热了,早知道他要问,那些果子再诱人她也不会吃。
    “没吃,都给杏花了。”虞宁初垂着眼撒谎道。
    宋池只是笑了笑。
    他不再说话,默默地给她扇风。
    他光扇也就罢了,还一直看着她,如此他越扇虞宁初越热越恼,突然朝他伸手:“扇子给我。”
    宋池:“为何?”
    虞宁初:“你扇得不凉快。”
    宋池便把扇子给了她。
    虞宁初拿了扇子,却只是靠到车角,敷衍地扇了两下,随即用扇面挡住脸,不给他看了。
    团扇上绣了莲花,碧绿的荷叶粉嘟嘟的花朵,她红红的脸就掩映在一层薄纱之下。
    姑娘家半遮半掩的羞态,竟是比直接看起来还要动人。
    宋池笑了笑,靠着车板,闭目养神起来。
    虞宁初偷瞄一眼,却见他领口半敞,露出了一片色泽如玉的胸膛。
    这般,她更不敢放下团扇了,拿脚尖去踢他。
    “做何?”宋池突然夹住她的绣鞋,笑着看了过来。
    虞宁初慌得差点叫出来,试着挣脱,脚是出来了,绣鞋还可怜巴巴地在他那边夹着。
    她面红耳赤,一边急得缩回脚,一边团扇半挡脸,眼睛瞪着他道:“你把领子系好,马车颠簸,万一帘子掀开,被人瞧见成何体统?”
    宋池摸摸领口,指尖贴着露着外面的胸膛,目光复杂地看着她:“你都看见了?”
    虞宁初:“……总之你快点系上。”
    宋池瞥眼垂挂在两侧窗前的竹帘,缓缓地整理好领子,然后他俯身,捡起她的那只绣鞋。
    “脚伸过来,我帮你穿上,不然被人看见,成何体统。”宋池看向她的裙摆,一本正经地揶揄道。
    虞宁初真是后悔死了让他上车,缩着脚道:“还给我,我自己穿。”
    宋池笑笑,随手将那小巧精致的绣鞋放进袖子。
    虞宁初气急败坏又无可奈何,僵持了一路,眼看快到虞宅了,到底还是红着脸,让他帮忙穿了鞋。
    第58章 (胡言乱语,堵住他的嘴)
    虞家的宅子位于扬州地段最好的一条街上,当年也是虞宁初的母亲沈氏置办的,地契写的是沈氏的名字。
    后来沈氏去世,嫁妆又无金银可贪,虞尚便将这张地契拿走,去官府一转,改成了他的产业。
    这些都是虞宁初进京后,温嬷嬷告诉她的,当时温嬷嬷与李管事只想保住沈氏的其他嫁妆,给虞尚一点甜头,虞尚才不会做得太过分。
    时隔一年,虞宁初再次站在了虞宅的门前,这该是她的家,从小长到大的家,然而因为记事后出门的次数太少,眼前这气派的门与高高的墙头,虞宁初都觉得陌生。
    “表哥今晚要住在这边,张叔安排人收拾一间客房出来吧。”进门时,虞宁初吩咐张管事道。
    张管事连连点头:“姑娘放心,我马上让人去办。”
    宋池道:“不急,我先陪表妹去看看伯父。”
    虞宁初用余光瞥了他一眼,这个人,无论在马车里如何无赖,人前总是礼数周全。
    张管事安排丫鬟去收拾客房,他亲自带着表兄妹俩去了虞尚的房间。
    两个丫鬟低着头在虞尚屋外伺候着,一个脸上带着泪,不知道是在里面受了委屈,还是挨了打骂。
    张管事叹口气,走到紧闭的门前,试着推了推,果然被虞尚从里面闩上了。
    他放柔声音敲门:“老爷,姑娘从京城回来瞧您了,您快开门吧。”
    “京城?什么姑娘?”
    里面传来一道警惕的声音,虞宁初认得,这正是父亲的声音,只是再无以前的志得意满与沉稳。
    张管事回头看眼虞宁初,继续道:“是咱们家大姑娘啊,您的长女,老爷不记得了吗?去年舅夫人接大姑娘去京城小住,姑娘得知老爷病了,千里迢迢赶回来看您了。”
    宋池看向身旁的虞宁初。她今日穿了一件荷绿色的褙子,刚刚下车时还因为暑气脸色发红,此时站在他的身影中,她的脸又恢复了莲子般的洁白,长长的睫毛低垂,无端添了一分清冷。
    换谁都会心冷吧,多重的病才能让一个人忘了亲生女儿,亦或者,病并不重,只是不曾上心罢了。
    张管事又啰嗦了一堆,里面终于传来迟疑的脚步声,门闩被人拨开,一只眼睛从狭窄的门缝朝外探望,见到熟悉的张管事,虞尚终于慢慢地打开了门,才打开,他便跑回了内室,抱着一把木剑警惕地躲在桌子后。
    张管事先走了进去。
    “走吧。”宋池虚扶了虞宁初一把,陪着她往前走。
    然而就在虞宁初刚刚迈进去一只脚的时候,虞尚突然发出一声尖叫,一边往后退一边挥舞木剑对着虞宁初的方向胡乱砍了起来:“沈嫣!沈嫣你别过来!你都死了为何还要缠着我!是那人不要你的,冤有头债有主,你要找就找他,别来纠缠我!”
    疯叫着,他突然将手中的木剑朝虞宁初掷来!
    宋池立即将虞宁初拉到怀中,挥手打落了木剑。
    虞尚仿佛才看见宋池,他脸色惨白,盯着宋池狠狠看了几眼,又发起疯来,只是他不再发怒,而是扑通跪到地上,不停地朝宋池磕头:“王爷来了,王爷来了,求王爷饶命,不是我要娶她的,是老侯爷选了我做女婿,王爷喜欢她就赶紧带走她吧,这一切与小民无关啊!”
    “胡言乱语,堵住他的嘴。”宋池冷声道,转身扶着虞宁初出去了。
    里面响起虞尚的挣扎声,很快就变成了嘴被封住的呜呜声。
    到了厅堂,宋池扶虞宁初在北边的一把太师椅上坐下,为她倒茶道:“伯父病了,表妹不要将他的话放在心上。”
    虞宁初也想,可她替母亲委屈。
    京城的人,谁都可以瞧不起母亲,虞尚有什么资格?没有母亲,寒门出身的虞尚怎么可能一直在扬州这富庶之地做官,怎么可能一开始就住得起这么好的宅子?母亲那般美貌,就算心里有别人,难道夫妻圆房也是母亲逼父亲的,还不是父亲占了母亲的人?
    母亲活着时,没得到虞尚什么好,现在母亲死了,虞尚自己落水疯了,竟然还口口声声怪母亲的鬼魂不肯放过他?母亲活着时都不屑多看他一眼,死了就算鬼魂留在人间,也不可能还来找他。
    虞尚倒好,还在嚷嚷母亲与晋王的旧事,唯恐母亲九泉之下能够安息。
    怒火在胸口翻涌,有那么一瞬间,虞宁初真恨不得她在扬州码头上岸时,看见张管事身上戴了白。
    见不到面时,父亲这二字似乎还残留一丝温暖,见了面,虞尚只让虞宁初全身发冷。
    “喝口茶吧。”宋池手里依然端着茶碗。
    虞宁初摇摇头。

章节目录

韶光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笑佳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笑佳人并收藏韶光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