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抱怨着,江沅却知道,她心里其实是有一丝欣慰的。
    无论如何,宏观政策开始扶持,这就是好的开端。
    .
    等到团里一系列行政流程办完,人员方面在秦素梅这张巧嘴的游说下,也取得了进展——秦素梅回归艺术团后,就帮江沅一起为团里“招兵买马”,因着秦素梅这些年一直生活在小镇,对镇上大多数的人都了解熟悉,有她上门做工作,效率果然比江沅单干要好得多。
    她很快招了些人来,多半是团里曾经的老人,有的是念及旧情,有的是仍存有对这一行的热爱,看到三三两两的人回归,江沅紧绷多日的心终于松了些,看来戏曲这个行业虽然消沉了一阵,却仍是碳木之火,可以灼燃。
    而作为未来的艺术团团长,江沅也给大家做出了承诺,待艺术团步入正轨以后,不仅固定工资与补贴,还会给个人买养老保险——这对团里从前流失离开的老一辈人才来说,是个很大的保障,于是不少人都回来了。而一个人拉一个人,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进来,会唱曲的、伴奏的、后勤的……都来了,艺术团在人员规模上,雏形初展。
    江沅很欣慰,但新的烦恼也来了。
    资金。
    无粮草军心不稳,艺术在未取得成就之时,不能当饭吃,跟着她的团员们除了抱有对戏曲的热情外,更想要这份热情能顾自己的温饱吃喝,他们希望未来的待遇等不是江沅空手画饼,他们必须看得见。
    于是江沅拿出了一张存折,告诉团员们,这上面的数额将专门用作人事开销。团员们扫扫上面的数字,六位数,够发很久的工资了,心里石头落了地,高高兴兴加入了小镇的戏曲复兴之中。
    那边团员放心了,而江家父母却是愁了眉。
    以江家眼下的能力,哪能一下拿出几十万。江家父母只是县里文工团普通职工,如今退了休,每月两人加起来也不过四五千退休金,而江沅从常家净身出户,手头也没什么钱,江家整个家底加起来也没多少。
    思来想去,江沅做出了一个决定——把外公临去前留给她的那套房子卖了。
    江家父母闻言吓了一跳,江母道:“那可是你外曾经留给你做嫁妆的!”
    ——逝去的外公生前知道江沅在常家过的不好,希望外孙女能早点从豪门解脱,正儿八经再嫁个好人。这小镇上的房子,也算是他给江沅留的后路与底气。
    而如今江沅要卖了,江父江母自然舍不得。
    江沅却只是笑笑,“这房子是外公对我的爱,所以我要拿它回报外公。”
    江母江父对视默了默,最后便没再说什么。
    .
    但即便卖掉了房子,稳定了军心,资金方面仍然面临巨大缺口。
    艺术团的正常运转除了员工外,还必须有场地、道具、设备等等……从前的学校礼堂是可以继续用来做场地,但问题是,这些建筑荒了七八年,日复一日风吹雨晒的,早已不能再正常使用,而要翻新的话,费用巨大。而另外戏曲团必不可少的服装道具音响器材等等,也一笔不小的数目。
    总而言之,大头小头零零碎碎的开销加起来,绝非六位数能解决的了。
    江沅陷入了忧虑中。
    正当她苦思不解时,事情出现了转机。
    那天,她正在跟素梅商量如何寻找资金时,手机叮咚一响,收到了一条短信。短信显示她银行账户上被人汇入一笔资金,而且是巨额。
    怎么个巨额法,她跟素梅两人数着那串长长的数字,数了三遍才敢确定!扣除那分角的两个小数,还有九位数!
    一亿!
    哪来的这么一大笔钱?政府拨款?不可能,当地政府虽对民间文艺有扶助政策,但资金方面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动静,再说即便有,也不可能这么多。这笔巨款别说建一个艺术团,建无数个都没问题!
    想了想,江沅去银行查账。
    这一查更是惊了,汇款的账号虽然看不出开户人名称,但尾数几个字江沅却再熟悉不过,是常郁青名下的账号!
    也就说,这钱是常家给的?江沅有点蒙,常家为什么无缘无故给自己这么一大笔钱?要知道,离婚后她搬东西出门时,常老太太命人守在房门口盯着她收拾行李,确定她没拿常家的东西,才肯放她拎箱出门,哪怕是一对小耳坠都不允许——这刻薄,也是没谁了。
    可如今怎么又这么大方了?良心发现?赡养费?
    想了想,她给常郁青打了个电话。原本她想心平气和问问这件事,没想到常郁青的反应怪异极了,他承认这笔钱是他汇的,但态度十分不好,口气甚至有些阴阳怪气,“钱你拿去,就当我送那个瘟神了!”然后啪地压了电话!
    被挂电话的江沅云里雾里,纠结了会后还是收了这钱。
    其实要真跟常家算钱,即便常家账户上没什么钱了,但不动产珠宝豪车等物众多,曾经常家最风光时,常郁青拍下某名家的一幅画就是一点二亿,离婚时她较真要的话,到手绝不止这个数。所以这钱若真是常郁青自愿给的,作为赡养费不过分。再说了,她现在的确需要钱,艺术团资金匮乏便举步维艰,她没有矫情的理由。
    有了钱心里的石头落了地,但是常郁青的话她还是没想明白,那个“送瘟神”究竟是什么意思?在暗指什么吗?
    不过她不明白的还不止这一点,还有那个包工头的态度也让人不解,就是叫嚣要拆了江家学校的包工头。
    先前他带着拆迁队气势汹汹的离开,还在镇上叫嚣一定要拆了江家的地。可没过两天,他居然带着礼物上了江家的门,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低眉顺眼轻声细语,说认识到了错误,以后不会再动江家的地了,对江父江母又是赔礼道歉又是端茶敬酒,这反差,让人以为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不过纳闷归纳闷,细心的江母还是看出来了,这包工头的脖子、后耳等处都有伤,伤哪来的不得而知,问起来包工头就支吾着说自己不小心摔了。这话更让人好奇了,那位置怎么看也不像摔啊,倒像是被人狠揍了一顿!
    可想着又不像,这包工头可是当地的地痞恶霸,镇上人见了他都是绕道走的,谁敢动他?
    不过一家人纳闷归纳闷,也没多细究,既然资金到账了,那么现在最重要的事就是解决艺术团的场地了。
    于是江沅从银行回来后,跟团里骨干一番商量,便着手去寻镇上靠谱的装修队了。
    年关已过,初春的风还有些凉意,枝头的迎春花早早冒了出来,江沅忙碌的身影沿着小路慢慢隐入那丛娇花嫩蕊之中。那薄呢子刺绣大衣,随着脚步拂过花丛,摇曳起一阵春日的花香。
    花丛另一畔,一辆墨色的车子露了出来。
    车厢里的副驾驶上坐着两个男人,正往江沅离去的方向看。
    左边男人拍拍右边男人的肩,“宋啊,这下你放心了啊,你心爱的女人有资金了,可以安心继续自己的事业了……”
    说话的自然是张涛,而右边的一身白衬衣配卡其风衣的正是宋昱庭。他将车窗开了条缝,还在朝那丛迎春花的方向看着。明媚的春日下他侧颜轮廓优美,眼睫浓密而鼻峰笔挺。
    张涛还在说:“她缺钱你为嘛不直接给她?非要找常家绕个远路!常家这回再次被你敲竹杠,估计要气炸了。”
    宋昱庭道:“我巴不得把我账户名都改成她的,可是她要吗?”
    张涛若有所思,“这倒是,这美娇娘看着沉稳平和,骨子里可硬着呢。”说到这他也明白了,宋昱庭直接送钱担心江沅拒绝,便借常家之手,用赡养费的形式让江沅心甘情愿的接受。他点头笑道:“你这主意好,一箭双雕,逼常家掏钱,一可以解决心爱女人的燃眉之急,二来也能治治常家,谁让他们这么不厚道!离婚一分赡养费不出,还连东西都不许带!”
    他说完凑过来,问:“不过你是怎么逼常郁青掏赡养费的啊?常氏现在这么难,这个节骨眼上要钱,不亚于割他的肉!难道……你手上又有他把柄了?”
    宋昱庭淡淡一笑,默认。
    张涛拖着下巴看宋昱庭,有些疑惑,“老宋,这可不像你,你从前不是老瞧不起拿东西要挟人家的吗?”
    “对其他人我的确引以为耻。”宋昱庭眼神:“但常郁青就不一样了,从前他那么对江沅。”
    张涛一瞬了然。
    那些年常郁青不断用各种事要挟江沅,江沅为此忍辱负重数年,吃够了苦头。如今宋昱庭知道实情,照他对江沅的心,势必要替心爱的女人出了这口恶气——不过这事还真怪不得宋昱庭,他不过也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常郁青纯属自作自受。
    张涛笑着转了个话题,“咱是不是也该回h市了?你在这守了她两个月,h市那边的事可拖不得了!那块拍下的“绿城”,许多事还等着宋总你亲自处理呢。”
    宋昱庭压压下巴,但目光还是望向迎春花的方向,花丛里虽然早已不见江沅的身影,但他的眸光就没有离开过那个小路。
    张涛拿手在他眼前晃了晃,打趣道:“你又来了!瞧你这眼神!一见了她平日商道里那什么精明干练都不没了,就剩这爱慕痴迷……而现在可好了,美娇娘有资金了,一心扑在事业上,半点也没有儿女情长的意思,我担心她要是真一生都不肯嫁你你怎么办?你也终身不娶了,就这么看一生?”
    宋昱庭回了句简短的话,“只要她肯让我看。”
    张涛抚额,“情痴啊!这得是什么样的爱才能这么痴情啊!”
    宋昱庭终于收回目光,日光映入他的瞳仁,像墨玉上镀了层辉,他兀自说:“爱?爱就是信仰啊。”
    宋昱庭说着,慢慢笑了,唇角的弧度,写满对那份信仰的坚定。
    遇到她之前,他不曾有信仰。失去她之后,他迷失了方向。
    如果有一天,她愿回他身旁,这苍凉人世,他不必再流浪。
    ☆、chapter 26情狂
    两天后,宋昱庭离开了小镇,回到了h市。
    而小镇里的江沅对着一切浑然不知,全心投入到她的艺术事业之中。
    施工队已经找好了,正在热火朝天的翻新学校与礼堂,道具的采购置备也在准备中,江沅忙得团团转。团员们被看团长这么卖力,深受鼓舞,也都积极加入团队建设中。他们自告奋勇帮施工队的忙,刷墙板砖类的粗活重活干得不亦乐乎。
    不过,除了施工队与团员们里里外外忙个不停,还有个奇怪的老奶奶,也在跟着大伙一起忙。
    老奶奶江沅并不认识,看样子起码有七八十了,隔三差五便要来学校一趟,或是拎着一篮子煮好的鸡蛋,或是拎着半篮热腾腾的糕点。奶奶虽然年纪大,腿脚却很利索,见了团员们就分吃的。由于团员家中会时不时有亲友过来送点吃喝,江沅便把老奶奶认为是某团员的亲属,老奶奶给她送吃的,她没有推辞。
    见她吃自己做的吃的,老奶奶笑成了花,满脸褶子洋溢着长辈的慈爱,指着那圆滚滚的鸡蛋,一口浓浓的乡镇方言,“快吃,可是我自己养的土鸡下的蛋!可有营养了!”一面说一面往江沅兜里又塞了几个,怕热鸡蛋会烫到她,还仔细地拿手绢包了一层。
    江沅推脱不过,只能道谢,老奶奶瞅着江沅眼睛都笑眯了,“谢什么!江家的好丫头!这是奶奶应该的呀。”
    江沅也跟着笑,没往心里去。待老人家走后,秦素梅走上来道:“我说呢,原来大家是搭你的福才吃鸡蛋啊!”
    江沅不解,秦素梅又凑过来,“你真不知道她是谁啊?”
    江沅茫然。
    秦素梅眨眨眼,暧昧的笑,“给你个提示,她有个大孙子,现在可出息了,长的一表人才,只是目前还没找到合适的对象。”
    江沅无奈摇头——她回镇后,虽说离过婚,但人生的美,又知书达理,来说亲的人可是三天两头往江家跑,别说是本镇的,隔壁镇的,隔壁隔壁的,都有。
    想来这位老奶奶,也是想说亲的其中一个。
    江沅摇头无奈道:“我如今心思就不在个人婚事上,团里还有更要紧的事呢。”
    “什么事啊?”
    “市里一个文化活动。回头再跟你讲,镇文化办突然喊我去开会,我得赶紧去。”
    ——自从艺术团重新操办起来后,本着好好发展的理念,江沅与文化办保持了良好的关系,这自然也带来了良性效益,这不,市里有活动,文化办就想到了她。
    她话落扭头去了,背影娉娉婷婷,屋外满园春光不抵她气质卓然。秦素梅看着她远去的背影笑,“真迟钝,话点到这份上还猜不到那婆婆是谁!”
    .
    在文化中心开了一下午的会议以后,江沅给团里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江沅居住的这个镇属于d市,d市在国内经济发展良好,与国际上的某国k城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为了保证与国际友邦城市关系的亲厚,d市邀请k市领导率代表团来访问参观,时间在一个月后,为了将两地文化更深入交流,双方决定共同举办一个特色音乐文化交流会。而小镇作为地方戏曲的发源地之一,便想选送一个能代表自己文化底蕴的戏曲节目,去交流会上表演。数年之前这种活动也有过,有一次还是江沅外公带队,如今老人家没了,艺术团也解散了,镇上原本还惋惜的很,可最近江沅又扛起外公的旗帜,将艺术团重新操办起来,镇上便眼睛一亮,想将这重任交给江沅。
    听到这个消息后,艺术团里既高兴又忐忑。
    高兴的是,艺术团一开始便迎来了这样的好机会,对于民营戏曲团来说,可遇不可求,一旦发挥好,那便是一箭数雕。一来可以在交流会上露面,二来凭着这事涨涨人气,打打广告,没准家喻户晓,那就不愁门庭冷落了,三来万一真获得了老外的肯定,那这戏曲的魅力传到国外,也算是为民族文化长脸了。
    而忐忑的也有,团里刚刚操办起来,场所礼堂什么的还没装修完,道具服饰也都没采购齐全,当然这不是主要的,更重要的是团里人员对戏曲的专业素质。江沅这回虽然招了不少老戏骨进来,但这些人也有好多年没唱了,如此短时间内仓促上台,想要重新拾起过去风韵,只怕草率下适得其反。这可是代表政府,万一没唱好,不仅是闹笑话,更是在外宾面前丢戏曲文化的脸了。
    团里众人陷入了矛盾之中。
    而作为团长的江沅,更是倍感压力。这一夜她毫不例外的没睡好,想着如何接手这个活动,翻来覆去到凌晨。
    .
    春深微凉的夜,月色如银纱般流淌在静谧的小镇,而远隔千里之外的h市,同一片月光下,有人像江沅一样,还未进入春深的梦乡。
    宋氏的办公楼内,宋昱庭仍在低头看文件。陈秘书端了杯咖啡进来,抬头瞅瞅墙上的钟,提醒道:“宋总,都快两点了,您回去休息吧,这些工作明天继续也不迟啊。”
    宋昱庭头也不抬,“绿城的项目不能再拖了,得快马加鞭。”
    跟着一道加班的张涛进来,附和道:“项目再急,你夜夜通宵,这身体也受不了啊。”

章节目录

时光唯故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尤小七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尤小七并收藏时光唯故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