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二回孙中山广东遇险张国焘上海主事(上)
    话说中共成立前后,中国的政局犹如一团乱麻,南北对立,水火不容;军阀争战,此起彼伏。直、皖战争刚刚结束,直、奉两派军阀争夺权利的斗争便迅速激化。原来,直系吴佩孚在英、美的支持下,向长江流域扩展势力,引起了奉系张作霖的极度不满。张作霖对江南财富垂涎已久,早就有南下之企图,吴佩孚的举动使张作霖大为恼火。于是,奉军又一次大举入关,准备与直系决一死战。1922年4月,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双方在津浦、京汉两线展开激战。炮火连天,弹雨盖地,满目焦土,遍野陈尸。大战进行了近一月,奉军大败。张作霖率残兵败将退回关外,自封为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宣布“东北自治,脱离北洋政府”。随后,双方又藕断丝连,互派使者洽谈,议和罢兵。至此,北京政府完全被直系军阀所控制。
    吴佩孚独掌北京政权后,为了抵制南方孙中山领导的护法军政府,他逼迫徐世昌辞去大总统职务,把原被张勋赶下台的黎元洪捧出来,重新推上大总统的宝座。同时把内阁总理梁士诒一脚踢下台,让王宠惠出面组阁,拼凑起一个任由吴佩孚操纵的傀儡政府。随后,吴佩孚在洛阳召开军事会议,公开提出“武力统一”的主张。他在英、美帝国主义支持下,一面准备对张作霖作战,一面把势力伸向南方,勾结陈炯明,反叛孙中山。
    却说陈炯明本是个反复无常的人,早年参加同盟会,曾与黄兴一起策划黄花岗起义,却临阵逃跑。他善用甜言蜜语、精于自我表现,骗得了孙中山的信任,被任命为粤军总司令。粤桂战争胜利后,他又被孙中山任命为广东省长,兼粤军总司令、政府陆军部长、内务部长等要职;本应殚精竭虑,以报孙中山知遇之恩。但陈炯明却阳奉阴违、以怨报德,自恃功高无比,骄横暴戾,权欲恶性膨胀,公开与孙中山作对,企图取而代之。趁孙中山在广西桂林大本营主持北伐之际,陈炯明利用职务之便,大肆宣扬“保境息民”、“联省自治”。他与湖南军阀赵恒惕结成同盟,暗杀了拥护孙中山的粤军参谋长邓铿,囚禁了财政部长廖仲恺,在后方牵制北伐力量,迫使孙中山回师广东。盛怒之下,孙中山撤去了陈炯明的广东省长、政府内务部长、粤军总司令等职务,仅保留了其陆军部长一职,以促其悔悟。被撤职后,陈炯明不思悔改,又与吴佩孚派来的使者秘密勾结,伺机进行武装叛乱。
    数月后,北方爆发直、奉大战。孙中山再次挂帅出征,在韶关设立大本营,计划由广东进攻江西,出师北伐,袭击直系后路。孙中山发布命令,以李烈钧为总司令,许崇智为总指挥,分三路进攻江西。大军所向披靡,进展神速,半月之间攻克赣州,拿下吉安,兵锋直逼省会南昌,一时间声威大震。
    正在此时,留守后方根据地的陈炯明却恶性发作。他为了破坏北伐和颠覆广东政府,公开发动了武装叛乱。陈炯明指使其党羽叶举、翁式亮、杨坤如等部由广西南宁东进,擅自进驻广州,控制了省城交通,并在城北布防。叶举等旋即致电孙中山,要求恢复陈炯明原职,撤销廖仲恺等人的职务。
    孙中山接电大怒,但为了稳定后方大局,即刻动身,轻车简从,只带了数名贴身卫士返回广州。孙中山回到总统府,虽已发现陈炯明部之谋叛迹象,但为了维持广东大局之安定,仍然隐忍不发。陈炯明却得寸进尺,公然命令叶举率部包围总统府,欲置孙中山于死地。
    1922年6月16日凌晨三时,叶举指挥部属四千余人包围了总统府。突然之间,枪声骤起、炮声大作,子弹、炮弹如同暴雨般洒向总统府大院。孙中山住所观音山粤秀楼亦遭到炮火轰击。幸亏卫兵提前发现,及时报告;孙中山早已警觉,命令总统府卫队凭垒还击。战况激烈,险象环生,烟火弥漫,敌众我寡。极度危急之中,卫队营长叶挺亲率数名卫士强挽着孙中山,撤出粤秀楼;在秘书林直勉的带领下,从观音山小径潜出,冒着枪林弹雨摸黑突围。孙中山一行徒步疾走,在叛军阵地上快速穿行。甚至杂在叛军之中,一步步向城外撤退。
    次日黎明,孙中山一行撤到城外,逐渐脱离险境。一路快步疾走,赶到珠江边的海军司令部。海军司令温树德见孙中山突然来临,大吃一惊,道:“总理何来?”秘书林直勉气喘嘘嘘地道:“陈炯明叛乱,炮轰总统府。总理连夜冒险突出,侥幸赶到你处。”温树德急请孙中山入座歇息,并解释道:“昨夜城中枪炮轰鸣,小将不知总理蒙难,未能及时救驾,深感惭愧。陈逆谋害总理,必当千刀万剐。”孙中山指示道:“当务之急是平息叛乱。”温树德道:“小将遵命。但总理的安全至为重要,请总理随我登舰。”说罢,陪同孙中山离开司令部,登上楚豫舰。次日,又转登永丰舰,指挥海军各舰炮击叛军。孙中山从容应变,一面电令北伐军回师平叛,一面致电在上海养病的蒋介石速来救驾。蒋介石惊悉广州变乱,急忙动身赴粤。
    蒋介石,名中正,浙江奉化人。生的身高体健,面容清瘦;尖腮光头,高鼻深目;举止庄重,杂有矫揉;性格怪癖,亦正亦邪。蒋介石早年就读于保定军官学校,又赴日本振武军校学习,经陈其美介绍加入同盟会,对孙中山极为崇拜。辛亥革命后回国,在陈其美部下任沪军第五团团长。辛亥革命失败后,蒋介石弃武从商,在上海交易所当过经纪人,同陈果夫、张静江、戴季陶等人交情甚笃;又拜大流氓头子黄金荣为师,在黑红两道上均有密切交往。第一次护法战争中,他奉孙中山之命主持东南各省党务和军务,旋即赴福建任粤军第二支队司令。因与陈炯明、许崇智意见不合,愤而辞职,借养病为由,长期逗留于上海和奉化之间。孙中山发起第二次护法战争时,邀蒋介石赴广州任职。蒋介石任性赌气,拒绝与陈炯明合作,继续呆在上海,每日出入于青楼妓院之中,醉心于声色犬马之间。此日,忽接孙中山急电,惊悉陈炯明叛乱,孙中山先生蒙难。蒋介石虽然生性固执,但却极讲究封建忠义,接电后当即表示:“决心赴难,虽死不辞。”他立即动身,乘船赶往广州。单身潜行,穿越叛军的封锁线,数日后抵达孙中山驻节的永丰舰。此时,广州城中的国民党官员胡毅生、林直勉、熊秉坤、陈策、杨虎、马湘等,以及孙中山的夫人宋庆龄已经在舰上守护。
    孙中山对蒋介石的到来十分满意,当即授以海上指挥全权。蒋介石原本与陈炯明矛盾甚深,此次临危受命,自然竭尽忠诚,立即部署迎战。其时,追随永丰舰的还有楚豫、豫章、海圻、海琛、肈和等八艘战舰。孙中山、蒋介石召集各舰舰长会议,统一部署,集中炮火,反击叛军。顿时,珠江口内外炮火轰鸣,弹雨纷呈;生死关头,人心浮动。双方混战了十余日,海圻、海琛、肈和三舰上的部分官兵被陈炯明收买,突然发生反叛,调转炮口向永丰舰轰击。所幸者,天空突降暴雨,电闪雷鸣,狂风大作。江面上波涛汹涌,雨幕弥漫,三艘附逆叛舰相继离开战场。
    情况突变,孙中山被迫改变战斗部署,决定将舰队移住到长洲要塞背后的新造村一带,以免叛军从水陆两路夹击。然而,要去新造村则必须经过海心冈,此处平时水深只有六尺,军舰根本无法通过。舰队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暴雨整日不止,狂风彻夜不息。正当大家愁眉不展、焦虑不堪之际,蒋介石亲自带领水手去测量水位,测得水深十五尺以上。原来,连日暴雨使珠江口水势陡涨,实乃天公暗中相助。孙中山下令起航,舰队顶风冒雨开进,艰难驶过海心冈,顺利进驻新造村。次日,天晴风息,孙中山再次化险为夷,既是天意如此,也显示了蒋介石临危不惧,从容应对的指挥能力。
    孙中山率领舰队刚刚进驻新造村地区,长洲要塞又告失守,舰队又全部暴露在叛军的炮口之下。为了避免舰队被叛军击毁,必须将舰队驶往白鹅潭停泊。但从新造村到白鹅潭,则必须从车歪炮台前经过。而车歪炮台早已落入叛军之手,且车歪炮台上炮队密布,又居高临下,给舰队通过造成了极大地困难。

章节目录

雄狮觉醒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若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若愚并收藏雄狮觉醒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