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八回蒋介石阴谋篡位陈独秀公然妥协(下)
    蒋介石频频进攻,且连连得手;使汪精卫如芒在背、怒气伤肝,终于病倒在床,住院疗养。而蒋介石却心情舒畅、精神倍增,继续玩弄手腕,实施其夺权计划。不久,从孙文主义学会又传出了新的谣言:“共产党要暴动,推倒国民政府,建立工农政府”;“汪精卫、王懋功都加入了共产党”;“共产党正在黄埔军校查账,准备打倒蒋校长”。谣言四处蔓延,直闹得广州城中人心惶惶。而蒋介石却听在耳中,喜在心头。他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便一手导演了“中山舰事件”;企图一箭双雕,借打击共产党之机,把汪精卫赶下台。
    中山舰是当时国民政府装备最好的一艘大型军舰,舰长兼海军局长欧阳琳是蒋介石的亲信,曾长期利用该舰为蒋介石私党进行海上走私,捞取外快。欧阳琳的弟弟欧阳格是孙文主义学会骨干分子,长期垂涎其兄之官职。王懋功下台一案发生后,欧阳格谎骗乃兄欧阳琳道:“哥呀,听说政府尚欲再严办一二人,恐怕于你不利。”欧阳琳信以为真,立即向国民政府递交报告,辞去海军局长和中山舰长职务,携带妻儿离开广州。
    汪精卫身在医院,心系政坛。接到欧阳琳的辞呈后,汪精卫断定,其中必有隐情。为了制约蒋介石私党,他立即签署命令,任命共产党员李之龙代理海军局长兼中山舰长。李之龙上任后,奉汪精卫之命,严厉缉查海上走私,扣留了虎门要塞司令部的走私船只,并将货物充公;拘捕涉嫌走私的各级官员,并报国民政府予以严惩。李之龙的严格执法,沉重打击了蒋介石私党的走私活动,因而成为其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欧阳格更是心怀不满,在蒋介石面前频频告状,恶毒攻击李之龙。蒋介石则因为李之龙事事直接向汪精卫请示,对自己大为不敬,从而心生嫉恨,伺机予以打击陷害。
    3月18日,孙文主义学会骨干分子王柏龄、欧阳格派人到海军局,传达蒋介石的命令:“调两艘大型战舰速赴黄埔,听候差遣。”时值李之龙休假在家,值班副官当即电话请示李之龙、汪精卫,得到的回答是:“既然蒋校长要用军舰,遵令照办即可。”次日,李之龙签发命令:“派中山舰、宝壁舰开往黄埔,听候蒋校长调遣。”两艘战舰奉命出动,于午后抵达黄埔。中山舰副舰长章臣桐上岸,赶到蒋介石办公室报到,并请示任务。不料,蒋介石却矢口否认,并反诬一口道:“中山舰擅自闯入黄埔,图谋不轨。”立即下令扣押了章臣桐。蒋介石手下的爪牙乘机大肆造谣:“中山舰私闯黄埔,系执行苏联顾问季山嘉的命令,企图劫持蒋校长。”“中山舰受汪精卫指派,前来抓捕蒋校长。”“中山舰开抵黄埔,显然是共产党阴谋暴动。”谣言像长了翅膀的幽灵,在黄埔校园内四处游荡,不断扩散。是夜,蒋介石感到时机成熟,便召集亲信秘密开会,明确宣布:“共产党篡夺革命之心,早已路人皆知。若不于此时当机立断,何以挽救党国?”
    20日凌晨四时,蒋介石连发四道命令:“一、广州全城戒严,命陈肇英为戒严司令。二、任命欧阳格为海军舰队司令,派兵逮捕李之龙,占领中山舰。三、命令刘峙所部包围省港罢工委员会,收缴纠察队枪械。四、命令王柏龄所部包围苏联顾问团驻地,并收缴其卫队武装。”
    命令发出,黄埔军紧急出动,如同数支闪电,分头扑向各自的目标。欧阳格亲率一队人马占领了海军局,将李之龙抓捕。随即率部占领中山舰,发布命令要各舰舰长及党代表至中山舰集中,并予以集体扣押。刘峙率领大队人马包围省港罢工委员会,将纠察队两千余杆枪支全部收缴。王柏龄率领部队将苏联顾问团驻地包围,强行搜查,并将其卫队全部解除武装。陈肇英指挥大批军警,实施戒严。广州城内外风云突变,交通断绝,各要害部门迅速被封锁、占领。各条街道上,岗哨林立,气氛森严。
    周恩来闻讯,赶来责问蒋介石,其随从卫士亦被缴械、扣押。半日之间,恐怖气氛笼罩全城,黄埔军全面接管了各党政机关。此即是蒋介石一手炮制的“中山舰事件”。何以见得,有诗为证。诗曰:
    反共排汪诡计毒,篡权夺位意未足。惯于造谣布迷局,突显狰狞真面目。
    次日,蒋介石以探病为名,来到医院,观察汪精卫的态度。汪精卫一看见蒋介石,当即怒发冲冠,两眼冒火,大骂道:“奸邪小人,独夫民贼。”蒋介石一声奸笑,道:“汪主席感情冲动,足见病体严重。可否考虑去国外疗养?”言讫,转身离开,下令撤换了医院的卫队,将汪精卫软禁起来。汪精卫失去行动自由,被迫宣布“专心养病,不理政事”。数日后,在蒋介石的精心安排下,汪精卫离开广州,远赴法国养病。
    “中山舰事件”发生后,毛泽东当晚赶到苏联顾问团住所,同顾问团代理团长季山嘉商量对策。中共广东区委书记陈延年、周恩来、李富春亦相继赶到。毛泽东向周恩来了解各军中的力量。周恩来介绍道:“黄埔军校中有五百多名共产党员,国民革命军六个军中,有五个军的军长与蒋介石有矛盾,蒋介石的第一军中政治骨干大部分是共产党员。另外,我党还掌握有一个叶挺独立团,现驻扎在肇庆,其官兵绝大多数是共产党员。从力量上看,我们完全可以反击。”毛泽东道:“我主张坚决予以反击,立即派人密赴肇庆,调叶挺独立团进攻广州,黄埔军校的共产党员从内部反击。同时,公开发布通电,揭露蒋介石的反共真面目。只要我们态度强硬,国民党左派也会支持我们。”陈延年、李富春齐声赞同毛泽东的主张,但却遭到季山嘉的反对。季山嘉认为:“国共合作,不能破裂。不能因为蒋介石的行为,破坏国民革命的整体局面。如果打起来,广州将全面陷入内战,后果不堪设想。”毛泽东当即提议,向远在上海的中共中央总书记陈独秀请示。陈独秀在回电中指示道:“蒋介石的行动是极其错误的。但事情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办法解决。不能让蒋介石和汪精卫的关系破裂,更不能让第二、三军与蒋介石的一军之间发生冲突。对于蒋介石本人,我们现在应全力拯救他,将他从陷入的深渊中拔出来。”毛泽东等人接电后,只有扼腕叹息,悻悻离去。
    共产党人的一再退让,使蒋介石更加有恃无恐。他公然下令扣押黄埔军校和第一军中全体共产党员,并迫使他们一律退出。紧接着,蒋介石安排亲信,部署爪牙,完全控制了黄埔军校和第一军。
    通过“中山舰事件”,蒋介石一箭双雕,既打击了共产党,又逼走了汪精卫;但他毕竟羽毛未丰,他还需要借助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群众的力量,还需要苏联的军事、经济援助,还不敢与共产党彻底决裂。尤其是,他的飞扬跋扈引起了其他各军将领的强烈不满;致使蒋介石疑虑重重,惴惴不安。于是,他继续玩弄两面手法,实施欺骗伎俩。
    旬日后,蒋介石向国民党军事委员会递交了一份“自请处分”的报告,称:“此次事起仓卒,处置非常,事前未及报告,专擅之罪,诚不敢辞。”同时,他发表宣言,诡称:“中山舰变乱之举,纯系李之龙个人所为,并非共产党集体决定。故不会影响国共合作之大局。惊扰苏联顾问一事,则系部下误会、粗鲁所致。谨向共产党和苏联顾问团表示诚挚道歉。”随后,蒋介石下令释放了扣押的共产党员和政治工作人员;对大打出手的王柏龄、陈肇英、欧阳格等人则分别给以撤职处分。
    为了进一步掩盖其反共夺权的野心,蒋介石分别登门拜访谭延闿、李济深、宋子文等要员,反复表示:“本人衷心拥戴汪主席,渴望汪主席早日康复,回国主持党国大计。”“希望诸位转告汪主席,促其早日回国。”其演技之逼真,足以惑乱视听,混淆黑白。
    一日,蒋介石在寓所闲坐,其挚友张静江突然来访,报道:“大事不好,汪精卫致电中常委,似有急急回国之意。”蒋介石闻言大惊道:“此话当真?”张静江道:“千真万确。汪精卫本无大病,不过是赌气出洋。现在乱局已定,其急于回国,亦在情理之中。”蒋介石道:“该如何应对?”张静江道:“处置中山舰事件,蒋公临机应变,堪称天才。此事亦应快刀斩乱麻,从速决断。”蒋介石听罢,抄起电话,邀谭延闿速来商议机密要事。谭延闿闻讯赶来,与蒋介石、张静江密商对策,直至深夜;议定趁汪精卫回国之前,改选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和军事委员会主席。
    在蒋介石、谭延闿、张静江等人的操纵下,4月16日,召集了国民党中央党部和国民政府联席会议。按照既定预谋,会议选举谭延闿为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蒋介石为军事委员会主席。就这样,谭延闿、蒋介石分别取代了汪精卫的实权要职。
    谭延闿,字祖安,湖南茶陵人。生的方面大耳、高鼻阔口。出身于大官僚之家,幼承家学,天资聪颖,博学多识,酷爱书法,曾中清末进士;为人八面玲珑,处事通权达变。辛亥革命后出任湖南都督,在群雄纷争、政局动荡的民国初年,谭延闿三起三落,沉浮不定。巧逢陈炯明叛变,孙中山遇难,他率兵营救,立下汗马功劳,遂深得孙中山喜爱,授以要职。十多年的政治争斗、官场磨练,使谭延闿变得世故圆滑,善于窥测政治风向,精于明哲保身之道,享有“政坛不倒翁”之谑誉。他曾与友人闲聊,问道:“近来如何?”友人答道:“混。”谭延闿闻言大乐,道:“混乃千古大学问,混口饭吃,混个差事做;鱼龙混杂是混,混水摸鱼也是混。据《史记》载:刘邦年轻时是个有名的混混,混来混去,混成了汉高祖。混之为用大矣哉!”此言传出,即成官场之笑谈;谭延闿也因其善混而获得“水晶球”之诨号。进入广东国民政府后,谭延闿不专权、不争势、不得罪人;故而被蒋介石看中,极力笼络,将其扶上了国民党中央主席的宝座。然而,由于谭延闿遇事不负责任,惯于装聋作哑,遂使蒋介石得以大权独揽,为所欲为。
    蒋介石夺取了军委主席职务,稳住了阵脚,又勾结新老右派共同反共,发起了新的挑衅。1926年5月,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在广州召开,蒋介石借口“妥善处理纠纷,改善两党关系”为名,向大会提出了一份《整理党务案》,其中规定:共产党员在国民党省、市以上高级党部中任执行委员的人数,不得超过三分之一;共产党员不得担任国民党中央各部部长;共产党必须将加入国民党的人员登记造册,并上交国民党中央主席等。这是蒋介石进一步打击共产党、破坏国共合作的反动提案。
    陈独秀派张国焘前来指导与会的共产党员;在讨论是否接受蒋介石的提案时,一连七天争论不休,毫无结果。最后,张国焘按照他和苏联顾问鲍罗廷、总书记陈独秀商定的意见,强令与会的共产党员签字接受。毛泽东当场拒绝签字,愤然离开会场;前往农民运动讲习所,投身到农民运动的活动之中。
    极具讽刺意味的是,国民党左派人士何香凝、柳亚子、彭泽民等人激烈反对《整理党务案》,以至于声泪俱下,掩面痛哭。但是,由于新老右派占居多数,表决结果,使蒋介石的提案得以通过。会后,担任国民党中央部长的共产党员全部被撤职。蒋介石又捞取了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中央军人部长、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职务,垄断了国民党的党、政、军大权。这才是:蒋氏发迹,步步阴险;抢班夺权,不择手段。蓄意反共,带头发难;制造分裂,貌恭心奸。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章节目录

雄狮觉醒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若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若愚并收藏雄狮觉醒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