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五回井冈山朱毛会师桑植城姐弟用计(上)
    话说毛泽东在古城会议后,率领工农革命军继续前行,深入到茨坪附近驻扎下来。中共永新县委书记贺敏学也带领县委工作人员,随同毛泽东一同上山。一路上,贺敏学告诉毛泽东:“井冈山现有袁文才、王佐两支绿林式的农民武装,各有一百五十余人,六十多支枪。袁文才部驻在井冈山北麓的茅坪,王佐部驻在山上的茨坪和大小五井等处。袁文才和王佐是拜把子兄弟,两支队伍互相配合、互相呼应。”毛泽东问:“其革命态度如何?”贺敏学道:“袁文才是共产党员,出身贫寒,特别痛恨土豪劣绅,曾担任宁冈县农民自卫军总指挥。王佐不是党员,曾担任遂川县农民自卫军总指挥。他们的队伍都是当地人,在群众中有不小的影响。我们要在井冈山落脚,没有他们的配合不行。”毛泽东道:“那就一定要争取、团结他们,共同开辟革命根据地。”
    部队驻扎下来后,毛泽东连夜召开会议,进一步了解情况。贺敏学道:“我和袁文才是中学时的同学,争取他问题不大。我与王佐不熟,说不准他的情况。”陈慕平道:“我给袁文才当了几年文书,深知此人性格豪爽,很讲义气。此次派我来接洽,临行时他叮嘱我说,可以给工农革命军接济一些给养,请你们另找高山。他的顾虑是担心你们火并山寨,夺取他的地盘。”此时,余洒度提议道:“解除他们的武装,把他们吃掉。他们那几十支枪,一个包围、缴械,就解决了。”毛泽东不同意,耐心地解释道:“此意欠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们不能采取大鱼吃小鱼的政策,三山五岳多豪杰。对他们只能用文,不能动武。我们要积极争取袁文才和王佐,使其和我们一道,成为真正的革命武装。”陈浩道:“收服山大王?谈何容易。”毛泽东道:“袁文才是共产党员,有一定的政治觉悟。只要我们工作得当,就可以争取到他们的合作。”随即向陈慕平问道:“袁文才有何特点?”陈慕平道:“他最看重枪。他的手下有一百五十多人,但是只有六十支枪。”毛泽东道:“好哇。我们就投其所好,送他一百条枪,把他的人都武装起来。”余洒度道:“我坚决发对。岂能把枪送给土匪。”毛泽东道:“袁文才是有些缺点,有些土匪习气。但他毕竟是共产党员,他的队伍有相当好的群众基础,许多群众拥护他们。如果我们和他们作对,就会失去当地群众的信任,就难以在此地立足。”毛泽东的意见终于被大多数人接受,做出了支援袁文才、王佐所部,搞好团结,共同革命的决定。
    数日后,毛泽东只带了几个警卫员,在陈慕平的引领下,到宁冈大仓村去会见袁文才。见面后,毛泽东说明是江西省委介绍来找他们的,并充分肯定了他们“劫富济贫”的革命性。接着,毛泽东诚恳地道:“目前,工农革命军遇到了极大地困难;我们欲借贵方一块宝地,暂且栖身。”袁文才道:“你们既然来了,就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你们的伤员和部队的粮油归我管。但是,我们财力有限,拿不出多少钱来支援你们。”毛泽东当场表示:“四海之内皆兄弟,三山五岳交朋友。我们不图钱财,只为广交朋友。我听说你的队伍缺少枪支,愿赠送给你一百条枪。”袁文才闻言极为感动,立即表示:“我原以为贵军会火并山寨,吞并我的人马。没想到毛委员度量宽洪,慷慨赠枪。佩服,佩服。我……,我赠送给贵军六百块银元。”毛泽东道:“你们也很困难,钱,我们不要。只想和你们一道,为穷人打天下。”袁文才大喜,立即表示同意工农革命军在茅坪建立后方医院和留守处,并答应上山做王佐的工作。
    取得了袁文才的信任后,毛泽东决定工农革命军主力在井冈山周围盘旋打游击,一面筹粮筹款、熟悉周围环境,一面派人打听南昌起义部队的情况,而把留守处和伤病员安置在茅坪,请袁文才代管。不久,又应袁文才的要求,派遣一批共产党员、军事干部到袁文才部队里,帮助其进行政治、军事训练,又通过袁文才与王佐取得了联系。毛泽东给王佐赠送了七十支枪,王佐资助工农革命军五百担稻谷和一些银元。毛泽东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感化了袁文才和王佐,工农革命军与地方武装的关系日益密切。
    乘此良机,毛泽东抓紧对袁文才、王佐及其所部的教育和改造。毛泽东多次同袁、王谈心,既肯定他们反对土豪劣绅的革命精神,又指出他们受封建帮会影响,政治目标不明、阶级界限不清等问题,循循善诱地帮助他们提高政治思想水平。袁文才十分佩服,多次对部下讲:“跟毛委员一起干革命不会错。”王佐逢人就说:“毛委员是最有学问的人,同他谈上一次话,真是胜读十年书。”应王佐的要求,毛泽东派何长工到王佐部担任党代表。经过何长工数月的耐心工作,逐步消除了王佐原有的戒心,取得了其部队的信任。王佐大为感动,提出申请,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非常高兴,亲自在叶家祠堂为王佐等六名新党员举行入党仪式,通知各连党代表都来参加。毛泽东带领新党员,面对党旗,庄严宣誓:“牺牲个人,努力革命,阶级斗争,服从组织,严守秘密,永不叛党。”
    接着,毛泽东又派出二十多名党员干部,到袁、王的部队里担任党代表和连、排长,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和士兵委员会,使这两支农民武装的政治、军事素质大为提高。半年后,应袁文才、王佐的要求,将其部队正式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二团,袁文才任团长,王佐任副团长,何长工任党代表。工农革命军和袁、王的部队正式合为一体,在井冈山站稳了脚跟,以宁冈为大本营的革命根据地初步建成。
    毛泽东特别重视基层党组织的模范带头作用,各连党支部建成后,部队立即有了灵魂。毛泽东要求各支部党员做好三件事:学习目前的形势;了解群众的思想状况,帮助他们解除顾虑;积极培养发展新党员。从而使连队的政治空气日渐浓厚,党员数量不断增多,各项工作得以迅速开展,部队显得生龙活虎。
    在军队内部建党的同时,毛泽东亦抓紧地方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他多次召集永新、宁冈、莲花、遂川等县原党组织负责人会议,要求大家尽快恢复被敌人破坏了的地方组织,发展建立新的基层支部;并从部队中抽调一批有政治工作经验的党员干部,到农村基层去开展建党工作。经过半年的努力,湘赣边界各县的县委得到恢复,区、乡两级也都建起了党组织,为部队和地方政权相结合,扎根于民众之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27年11月,国内政治局势发生重大变化,国民党内的李宗仁和唐生智两大集团之间爆发战争。唐生智控制的两湖军队全部投入战场,江西的朱培德部也将主力调往赣北参战。井冈山周围各县,国民党兵力空虚,只留下一些地主武装靖卫团;给工农革命军向外发展提供了大好机会。
    侦知敌情后,毛泽东主持前委会,认为要抓住有利时机发动攻势,扩大根据地。会议决定攻打茶陵县城,由团长陈浩、第一营党代表宛希先率领第一营和特务连执行。毛泽东因脚背被草鞋磨破而溃烂,无法随军前去。陈浩、宛希先率部夜袭茶陵,一举攻占县城。随后,组建了茶陵县工农兵政府,工人谭震林被选为主席。
    然而,陈浩却消极动摇,向往大城市的舒适生活,不愿再回井冈山。部队在茶陵县城中长期逗留,既不做群众工作,也不做任何防范,纪律松懈,麻痹大意。不料,两月以后,湘军出动重兵向茶陵反扑,第三营在张子清率领下阻击敌军,失败后撤退到茶陵与一营会合;复与敌军激战,又遭失败,只好弃城,退出茶陵。此时,团长陈浩因遭到挫败而彻底绝望,公开声称:“工农革命军没有前途,井冈山绝非久留之地。”他命令部队向南开进,企图到湘南投靠国民党军队。恰在此时,毛泽东脚伤稍有好转,闻讯湘军反扑,赶来茶陵,在湖口追上队伍。宛希先、张子清向毛泽东报告了陈浩的背叛活动。毛泽东连夜召开团、营干部紧急会议,果断地扣押了陈浩一伙,将部队全部带回宁冈砻市。
    三日后,在砻市河滩上召开全团指战员会议,毛泽东宣布前委会决定:处决叛徒陈浩等人。任命张子清为第一团团长、何挺颖为党代表、朱云卿为参谋长。同时,接受部队在茶陵不做群众工作的教训,毛泽东明确提出:“革命军队应当担负起三大任务:第一、打仗消灭敌人;第二、打土豪筹款子;第三、做群众工作。”自古以来,军队的任务就是打仗;提出军队不仅要打仗,而且要做群众工作,是毛泽东的一大创造。毛泽东强调:“工农革命军是人民的军队,必须扎根于人民之中。我们好比是鱼,人民是水,鱼儿离不开水。我们必须做好群众的工作,没有群众的支持,根据地是建立不起来的。”
    此时,传来了万安县农民起义,攻打县城的消息。为了声援万安起义,毛泽东率领第一团掉头南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占了遂川县城。毛泽东将部队干部分成若干小组,组成宣传队,做发动群众的工作。接着,组建了中共遂川县委和工农兵政府。
    部队在遂川渡过了旧历新年,各宣传队在深入开展群众工作的同时,派人下乡打土豪、分田地,但也有人把商人、小贩的货物全部没收,出现了不少违反群众纪律的事件。毛泽东进城私访,不断找群众谈话,了解群众对部队的反映,得知了部队的一些违纪事件。他深感问题严重,集合部队开会,宣布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三大纪律是:一、一切行动听指挥,二、打土豪款子要归公,三、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六项注意是:上门板,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毛泽东要求部队严格遵守军纪,违纪者予以严惩。
    万安起义和攻占茶陵、遂川的行动,使国民党江西当局大为震惊,于是派出一个团的兵力进攻万安,以一个营的兵力进攻宁冈县城。毛泽东针对敌人的部署,决定避开强敌,回师宁冈。部队利用山区便于隐蔽的特点,潜行至宁冈城外,于夤夜发起进攻。激战到天明,全歼守敌一个营和宁冈县靖卫团,俘虏近三百人。在押解俘虏返回砻市时,途中出现了打骂俘虏、搜俘虏腰包的行为。毛泽东发现后,立即提出优待俘虏的政策。他向广大指战员说明:“国民党军队中许多士兵是被作为壮丁抓来的穷人,不应该打骂他们,而要进行说服,教育他们反戈一击。”毛泽东明确宣布:“工农革命军不杀、不打、不骂俘虏,不搜俘虏腰包;对伤病俘虏给予治疗。经过教育、治疗后留去自由。愿留下者,开欢迎会做革命军战士;愿去者发给路费,开欢送会。”如此宽仁厚德,优待俘虏的政策,在瓦解敌军,壮大自己方面,起到了难以估量的巨大作用。
    1928年4月中旬,茶陵、遂川、宁冈等县先后建起工农兵政府,并开展了土地改革实验。工农革命军也由不足一个团发展到一个师两个团,并同当地农民运动相结合,建立起赤卫队、游击队。工农武装割据打开了新的局面。此时,又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朱德、陈毅、王尔琢率领的南昌起义军余部,在发动了湘南暴动后,组成红一军;与强敌激战旬日,连遭失利,正向井冈山方向撤退。
    毛泽东得知此情,立即派袁文才、何长工率第二团西进资兴,接应红一军上山。毛泽东亲率第一团在桂东、汝城方向阻击国民党追击部队,掩护红一军撤退。经过数日与敌周旋,朱德、陈毅率红一军到达宁冈砻市;毛泽东率部亦摆脱敌军,顺利返回。

章节目录

雄狮觉醒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若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若愚并收藏雄狮觉醒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