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常常是几年几年的不回家。
    除非有大事,比如严芙的出生,他才主动给家里写信。
    否则,都是家里一封封地给他写信。
    基本上,都是诉苦,或者要钱。
    当然他和乔薇不会这样。
    但严湘情况又特殊。
    他直接进入了大人的世界,和许多年纪大他几倍的成年人一起工作。
    “他会寂寞吗?”乔薇仿佛自言自语,很快又否定了自己,“不会,他会很快乐。”
    那才是属于他的世界。因为世界设定的特殊性,那些人或许智商上都追不上他,但他们也是现实的天才们。
    在那里,他说的话是有人能懂的。他的快乐是有人可以分享的。
    以前在图书馆的时候,他算出了复杂的算式,喜悦抬头,想与谁说说。
    可虽然大家都那么喜欢他,照顾他,但没有一个人能理解那道算式为什么会让他如此快乐。
    他找不到人分享。
    多少还是有些失望的吧。
    这么看起来,乔薇现在觉得,在原文里严湘变成了一个沉默寡言的少年,或许不全是林夕夕的锅。
    林夕夕才小学文化,她怎么可能懂严湘的那些东西。
    严湘找不到自己该属于的群体,时间久了,就是会变得沉默吧。
    “我其实一直想……”乔薇说,“你说像湘湘这样的孩子,在他的眼里怎么看我们这种普通人呢?”
    “会不会像人看猴子?他一个人和一大群猴子一起生活?”
    严磊:“……”
    “呸呸,我可不是猴子。”乔薇,“我是他妈妈。”
    严磊想了想,严湘从小还是很认可他父亲的权威性的。
    “我也不是。”他欣然地说。
    芙芙更不是。芙芙是严湘的心头宝,从小就抱着到处显摆。
    夫妻俩不约而同地,忽然想起了军军。
    “……”
    第141章
    又一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这一天,革委会乔副主任来上班,穿得让人眼前一亮。
    其实这两年, 曾经千篇一律的绿军装已经渐渐变少了,但人们的服装还是单调。尤其是政府里,人人都穿的不是黑就是灰, 厅里厅气,局里局气的。
    乔副主任乍然穿了一色鲜艳的颜色, 所有人都眼前一亮。
    孟主任都笑了, 笑完又感慨:“当年小姑娘们都穿得很好看。”
    一晃, 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年那些鲜艳的布拉吉都不知踪影。
    新的报纸送达了,头版头条都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报道。
    这一届会议重新确立了思想路线,停止了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口号,把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
    所有人都长长吐出一口气, 再看乔副主任一身亮色, 真有种改天换地的恍惚感。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的第二年,第五次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修宪。
    规定地方上各级革命会员会更改为各级人民政府, 革委会这个特殊时代的产物终于宣告结束。
    大院重新挂了新做的牌子:博城县人民政府。
    孟主任重新变成了孟书记。
    乔副主任成为了常委、副县长之一。
    那些在孟作义的帮助下平反的人物渐渐都回到了岗位上,再次叱吒风云。
    这一年孟书记高升去了市里,成为了林市的市委书记。
    博城县的人事再度变化,县委常委乔薇力压了众人,升任博城县县委书记, 成了独当一面的一把手。
    但这一年, 她收到了严湘的来信。
    他告诉她, 他将进入保密级别更高的单位, 去了那里之后,可能将要与家里断联。
    他叫他们别担心她。
    他告诉她, 他的梦想的是让真理在天上翱翔,剑锋直直云霄。
    “妈妈,我是为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而生的。”
    严磊告诉乔薇:“打听不到他去了哪。”
    他去的地方甚至超越了严磊的级别可以知道的权限。
    乔薇点头。
    她问严芙:“记不记得哥哥?”
    严芙却摇头。
    哥哥在她还不记事的时候就离开了。她怎么可能记得。
    “哥哥最喜欢你了。”乔薇告诉她,“你小的时候哥哥抱着你到处显摆,让别人知道他妹最好看。”
    严芙咯咯笑起来。
    觉得哥哥很有意思。
    家里的相框里是有哥哥的照片的,严芙说:“我哥也好看。”
    但她不懂:“我哥去哪了?”
    乔薇摸着她的头:“他去属于他的地方,和一些很聪明的人在一起。”
    严芙其实觉得自己也挺聪明的,她的成绩一直都很优秀。
    她说:“等我长大,我去找他。”
    乔薇笑了:“好。”
    乔薇为博城县做的发展规划,深受孟作义赏识。他也感到很欣慰,他带出来的人,果然思路跟他一脉相承。
    其实这本来就是博城该有的发展路线。乔薇在前世来过好几次,给博城做过专题报告。
    因此,她对博城的发展是很了解的。不仅了解发展路线,还了解许多博城犯过的错误,踩过的坑。
    在别人的眼里,乔书记目光长远,胸有丘壑。
    改革开放的大潮席卷大地,如甘霖一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严庄的老支书退了下来,新支书是他儿子。
    新的严支书带着几个人来到了博城县,来找在外面当大官的严磊和乔薇,向他们寻求家乡发展的帮助。
    严支书的本意是向严磊求助,哪知道严磊说:“这方面,乔薇更有经验。”
    听说乔薇已经是县委书记,严庄的人直咋舌,担心乔薇如今是土皇帝,会嫌弃他们。
    然而乔薇并没有。她把村里来的人安排在了招待所,特意抽出时间倾听他们的诉求,与他们交谈。
    最后,她给出的建议是:“包产到户。”
    大家都沉默了。
    乔薇说:“其实,已经有人在这么干了。上面也不是不知道。只不过上面现在还没有最终定下方案。但大方向一定朝着放开去的。”
    她说:“就看你们敢不敢了。”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新支书抽了半包烟,发了狠:“干!”
    他们回到村里召集了社员,开了秘密会议。
    社员们都按了手印,承诺如果干部们因此坐牢,大家共同抚养干部们的孩子到十八岁。
    这一年,严庄大丰收。
    幸运的是,干部们并没有因此坐牢。
    时间继续前行,第二年终于迈入了八十年代。
    那位老人在一次重要讲话中肯定了农村大包干的做法,传递了农村改革势在必行的信号。
    严庄的干部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严支书赞叹说:“乔薇把握政策把握得稀准哩。”
    别的人也赞叹:“不愧是大干部。”
    “县委书记!”
    “了不得。咱严庄烧了啥高香?他们两口子,一个师级干部,一个县委书记。”
    “真是祖坟冒青烟了。”
    去过博城县见过严磊和乔薇的干部们自然会被追问大官的家到底啥样。
    “二层小楼!”
    “有通讯员,有保姆。”
    “噫~那磊子媳妇不是啥也不用干?”

章节目录

年代文炮灰原配幸福起来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袖侧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袖侧并收藏年代文炮灰原配幸福起来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