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卖吧!
    这一日一直到傍晚,终于是收了摊,一天带来的都卖个干净,什么都不剩——
    “掌柜的,咱们早上带来的三包药材全卖完了。”伙计高兴说。
    王掌柜自然知道,经他的手里,此刻脸上笑呵呵的,压都压不住,说好,说多亏了郎君好办法了。
    岑越这会不想说话,挥了挥手意思回去再说。
    “辛苦辛苦,明日继续。”
    众人推车的,拉炉子家伙什的,浩浩荡荡回到了小院。
    做饭的婶子很是热情,说饭做好了,热水烧好了,众人忙活了一天,早饥肠辘辘,先吃饭,岑越没什么胃口,说要热水先洗漱。
    齐少扉忙去给越越打水洗漱泡泡脚。
    等洗过略舒服些,岑越到底是饿了,勉强吃了口婶子做的烩面——是真的不好吃。齐少扉乖乖吃饭,吃的干净,他不想越越给他做饭,越越好累哦。
    等都休整回屋了。
    夜里点着油灯,王掌柜敲了三少爷三郎君的门,说:“今日帐我想着先清点清点。”
    岑越也好奇今个赚了多少,就点点头说清吧,反正一时半会睡不着。
    王掌柜先是抱了个包袱来,岑越以为就这些,没想到王掌柜又回去了趟,这次抱着木匣子,那匣子就是今天装银钱的。
    “早上就装的差不多,到了下午满了,我就让牛二先运回来盯着钱,又是包袱收着。”王掌柜解释。
    包袱木匣子一打开,全都是一枚一枚的铜板。
    岑越看着头都大了,王掌柜倒是熟门熟路,拿了麻绳过来,一千文是一两银子,除了祥和酒楼买的多,直接用银子结账,其他都是铜钱。
    “成吧,数。”岑越坐在桌前,拿了根麻绳开始。
    齐少扉说阿扉也会。岑越就让给了一些,让阿扉玩。一千文太多了,岑越是百个百个数,数完再检查一遍,王掌柜也留心,一时间屋里静悄悄的,没人说话,就只有铜板叮当碰撞声。
    一串、两串、三串、四串……
    油灯燃着。
    王掌柜是数了两串,岑越那儿一串半,问阿扉,齐少扉指着他绑的,说:“一个一百,两个一百,三个一百,还有五十六个。”
    “那就是五两三百五十六文钱。”
    “还有祥和酒楼的一两银子,我给抹了个十文钱的零头。”王掌柜说。
    岑越点点头,不在意这个。那今日加起来是六两三百五十六文钱,他本想问多了还是少了,但看到掌柜的双眼冒着兴奋的精光——
    好了,他知道是赚了。
    “郎君,咱们送来的货,统共本钱就六两银子,之前那半我卖许家药铺卖了四两,赚了一两银子不到。”
    岑越现在脑子清醒了,许家药铺的几包药材,刨去路上和院子租住吃饭成本,差不多没剩几个钱。
    可今天这些零散卖,一下子,全部的本都回来了。
    之后明日、后日,那就是净赚了。
    岑越估计卖完,刨去成本、路费、吃喝,净赚的话能有个十来两银子——
    王掌柜高兴的见牙不见眼,说:“赚的啊,虽说在镇上也是这个价钱,可买的人少,一年到头也不见得卖完,咱们如今三四天能全卖完了,这就是方便,还赚了不少。”
    岑越只感叹:“做生意赚钱挺难的。”
    尤其是小本买卖,像现代的小饭馆,那都是一盘菜一盘菜炒下来,赚的是辛苦钱。换如今也差不多,跟电视里演的那种动辄百两千两银子不同,这边路边摊子、小馆子,那就是靠长年累月,一文一文攒下来的。
    十两银子,搁在村里五、六口人家,一年到头也花不了二两,这还是富裕些的,够这些人家活个五六年呢。
    而且香料也不是说月月赚的,买回去用能用好几个月,岑越觉得这条买卖得走长线,一年卖个三四次就差不多了。
    “银钱王掌柜先拿着,明日留人在院子看着,回头全卖完了去钱庄换成银子,咱们回去轻省些。”岑越道。
    王掌柜喜不自胜,现如今三郎君说什么他都应着。
    岑越困极,带阿扉洗了手,重新躺回床上。
    想也是齐老爷不会把贵重药材货物交给他卖,怕是没想着多赚多少,如今这个样子已经是很不错了,能交差了。
    到了这个社会,又是个哥儿夫郎身份,岑越当然是想要主动权的,万幸是时下背景风气开阔,不拘着夫郎、妇人做买卖营生,齐老爷试探他,他感觉到了。
    能主齐家的权,挺好的。
    作者有话要说:
    齐少扉日记12:越越说回去路上给阿扉做好吃的!越越最爱阿扉啦~【岑越味大饼
    第37章 青牛镇37
    丰禾府县人口味丰富,处于南北交接处,有爱吃甜的、咸的、辣的,对于卤、炖两种做法自然接受度高。
    这日买了香料的回去就学上了。
    岑老板说了好多遍做法,有的也不嫌天色不早,第一次做嘛先少来一些,拿一些便宜的练练手,像是鸡杂、素菜,岑老板说豆腐也可以卤的。
    都试试!
    有的人家见又买了什么吃食,男人说是香料,这不就是药材么,家里长辈还念叨,说不吉利晦气云云。男人急了,便说:“什么药材,人家这是香料,邹大夫都说了!”
    其实邹大夫没说,但此时先拉着邹大夫牌子挡一挡。
    “那你做吧,我看你能做出什么花样来。”
    男人一听,当即是赌了口气,非得今天给做的香喷喷不成!
    也有人家氛围好些的,见爹或是娘买了新鲜物件,说做好吃食,那自然是捧场,洗菜切菜,听着怎么做,一道忙活起来。
    天不黑时,这片的住宅小院子,家家户户烟囱冒着炊烟,再过半个时辰,那若有若无的香气能挠人心肺似得,到处飘。
    “好香啊。”家里人都吃过饭了,这会闻到香味,小孩子巴巴跑来围着灶屋门口转。
    就是说药材晦气的长辈,这会也出来了。
    都是一家人,脸面可没什么重要的,亲爹娘还能跟亲儿子计较不成了?老太太就问:“就是你那药——什么香料煮出来的?”
    “可不是嘛娘。”儿子拉着媳妇儿从灶屋出来,问门口堵着的小子闺女,“香不香?”
    “香!”
    男人:“你娘手艺真好,我就说了一遍就知道怎么做了,这香味跟岑老板卤的七七八八差不离了。”
    男人媳妇儿说:“其实不难做,寻常只要会做饭的应该都会,难得是谁知道这些香料能用上,还有用量,我都没敢多放。”
    小孩子馋着流口水。
    男人说:“听岑老板说,再泡一泡,焖个小半个时辰就能吃了。”这会倒是觉得卤的少了。
    等真的能进嘴,天也晚了。
    府县人家日子过得还算敞快,但也不是顿顿有肉吃的,鸡杂啊下水啊到底是便宜许多,今日练手第一次做,用的都是这些,此时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点着油灯尝尝新滋味。
    “还真是半点腥味都尝不出来。”
    “好吃,好吃。”
    “爹,明日还吃这个吧。”
    “成啊,明日卤点别的。听岑老板说,这汤汁还能拌个面条,留着明日吃。”
    就是有做失手的,滋味没岑老板做的香,可味道也不差,比以前的炒、煮要有滋有味许多。
    “不知道明天岑老板教什么?”
    众人都好奇,要是还卖香料,那可不成了,他们都买的差不多了,就是想支持一下岑老板,也没办法了。
    第二日。
    继续出摊。
    今日做‘甜食’,葛根、茯苓做主角。两种都可以做药膳,葛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看怎么搭配,简单点的煮粥、糕,还可以泡酒,或是跟鱼一起做,各种滋味不同,像葛根粥就适合小孩子天气热了呕吐,夜里惊悸夜啼。
    而茯苓就是利水渗湿,健脾安神,常见做法就是茯苓糕、茯苓排骨。药膳嘛属于药性不大,适合季节性吃喝,舒缓肠胃,慢慢调理的。
    岑越今日就做的糕点,主要是粥水、茯苓排骨、茯苓炒虾、葛根荔枝酒等,这些不方便客人尝一尝。不过卖的时候,岑越都会讲,再加上有邹大夫坐镇。
    葛根卖的就很好,天气热了起来,家家户户都有小孩子,葛根粥又简单方便做,烧上一锅,一家人都能喝——这个药膳,没药性那么大,而且性温滋补。
    如今天气一天比一天热,买一些放家里囤着,烧饭时用一用,挺方便的。
    昨日众人尝了咸口、辣口,卤味吃多了难免口干,今日尝尝软软糯糯的葛粉糕、茯苓糕,那滋味更是一绝,甜咸永动机才是正理。
    第二日,围观热闹的小孩子都多了。
    岑越提醒了好几次,看好自家孩子,莫被拐了丢了,还让齐家的两个打手仔细盯着些,卖货倒是次之,孩子重要,真别丢了。
    小孩子领了免费的点心,糕点不大,麻将大小一分为二,毕竟是免费试吃,给不了太大的。不过岑越手艺好,里头放了糖、蜂蜜,用的也是面粉米粉一起,出来的点心,乍一吃,有点略干,但仔细品尝,细细的茯苓、葛根味道很清甜,有点松软。
    味道绵长,口感丰富。
    邹长青就很爱吃茯苓糕,想着母亲和婶娘也一定喜欢,末了下午收摊时,还请岑老板再说说,他想记下来。
    岑越说了一天口干舌燥,还未说话,旁边齐少扉仔细背出来了,一字都不落,邹长青先是愣了下,很快下笔抄写,写完了道谢。
    “我们家阿扉好厉害啊!”岑越夸大崽。
    齐少扉说越越厉害,越越最厉害了。
    这一天晚上,附近的人又开始煮葛粉粥,里头略略放点饴糖,甜滋滋的清爽可口,要是吃卤味了,那更解腻。
    夜里王掌柜清点账目,比昨日要少一两半的银子。
    岑越说正常,“这东西买来用的久,但你说一下子从口袋掏出上百文,那肯定是有些犹豫了。”昨日卖了一道,今日又卖一道,附近居民连着两天花销,自然是思量一些了。
    “那明日……”王掌柜犹豫,如今其实挣回本了不说,还赚了六两银子,已经很好了,可他见这两日人越来越多,生意红火,不就起了贪心,想多赚赚。
    岑越没安抚王掌柜这个,而是问:“我要的炉子做好了吗?”
    “好、好了,傍晚就送过来了,牛师傅看着呢,都洗刷干净了,连着炭火,还有竹签子,一整天都是牛师傅做的。”
    岑越:“那得给牛师傅加工资——我是说加工钱。”
    “好。”王掌柜现在听三郎君吩咐。

章节目录

穿成克夫小夫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路归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路归途并收藏穿成克夫小夫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