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报告,福瑞亲王选择删掉有关王妃和世子妃秘密的部分, 留下自己抢劫西戎和北狄的部分。
    他年轻时候做下的那些事, 老一辈都知道,反正是敌人丢脸, 不是他丢脸,也没必要遮遮掩掩的。
    再者,楚婳说得好啊。
    敌人的东西,那能叫抢嘛?那叫捡!
    是时候让百官领略真正的说话艺术了!
    一群读了几十年书的老男人, 竟然还比不过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会说话, 就这还好意思说自己心脏!
    如果吃瓜系统188有好感显示器, 此时福瑞亲王对楚婳的好感, 那是嗖嗖嗖的往上涨。
    只是把其中涉及到王妃和世子妃的内容都删掉后,整份报告就显得坑坑洼洼, 让人一看就知道删掉了很多东西。
    欲盖弥彰得太过, 反而会令人起探究之心。
    而且,楚婳和系统吃瓜的时候,楚家很多人都听到了, 这又不是什么绝密资料,泄露的可能性很大。
    福瑞亲王发觉粗暴的全部删除不行, 改为细致点的删改, 尽量不让人看出不对。
    皇帝看完一堆奏折,发现皇叔仍在低头干活, 好奇看了两眼。
    内容、逻辑都很顺, 就是哪里好像有点问题。
    皇帝看了一遍没发觉问题所在,也没多管, 直接把这个版本发了下去。
    等修改过后的报告传达到老太师手上的时候,只一眼他就发觉动过手脚。
    整份报告删掉的内容不多,就是调换了一下顺序,再进行一点修饰,令人以为楚婳好奇的是福瑞亲王本人,连带着提到了王妃、世子等人。
    而楚婳夸赞福瑞亲王、王妃、世子的内容原模原样,一字没动。
    老太师不是不能理解这么做的原因,就是觉得没必要。
    现在改了又怎样?他们不会以为楚婳只吃一次瓜,系统以后不会再提起来吧?
    皇帝以前删过皇后和替身外室的瓜,后来不照样被捅出来了?百官还多吃了一个瓜,暗地里嘲笑皇帝做无用功。
    不过这些事只要福瑞亲王自己愿意,他们也管不着。
    百官聚集在御书房只是因为楚婳和系统聊天中的种种发言。
    细数西戎过去那些年采用的军事策略,他们能够理解“以战养战”、“转移矛盾”,但是“大盛不如北狄”这句话直接创飞了皇帝和满朝文武。
    户部尚书第一个表示不服:“北狄能有我们大盛有钱吗?”
    百官:“……”今年才富起来的国库就给了你这么大的勇气吗?
    户部尚书高傲一笑,别的他不敢说,妙手空空已经带人前往西戎了,迟早把西戎皇陵历代皇帝陪葬品收入囊中,再偷个西戎国库还不是手到擒来?
    未来几十年内,大盛的国库绝对是三国之中最有钱的那一个!
    刑部尚书也不服:“北狄杀贪官、抄家的数量能有我们多吗?”
    百官:“……”比抄家之前你能不能先看看贪官的数量?你都不心虚的吗?
    礼部尚书冷笑连连:“我大盛乃是礼仪之邦,北狄蛮夷算个球?”
    百官:“……”好家伙,最注重礼仪规制的礼部尚书都被创得爆粗了喂!
    不管他们有多少不服,老太师只一句就把所有官员的嚣张和不服都打了下去:“北狄全民习武。”
    大盛自先皇时期起就格外重武,举办秋狝,增发军饷,皇子从军,重赏有功之臣,几十年来发布诸多举措,效果是有的,可不算多。
    文臣低头,武将沉默,不得不承认,这一点上他们是真的比不过北狄。
    老太师又道:“北狄有女武将。”
    文臣欲言又止,武将止言又欲,他们想说北狄是蛮夷,和注重礼仪的大盛不一样,可人家都能接受女子上战场,他们呢?
    大盛好不容易出个比许多男子优秀的女武官,他们还不断排挤人家,企图逼人家待不下去,自己主动辞官。
    武将中有不少人都红了脸,羞的。
    宣威将军反复查看楚婳的一些发言,忽然后悔起皇帝让他教楚婳时没有坚持。
    但凡他当初坚持一下,再努努力给楚婳加一门课程,是不是不光能从她那抠来比望远镜更好的东西,也能抠来一些出人意料的兵法策略?
    他不知道楚婳身上究竟有什么奇异的地方,可看楚婳能和系统无障碍交流,经常说什么古代、现代,也有一个模糊的猜测:她俩大概来自同一个地方。
    至于楚婳究竟是文曲星下凡,还是什么人转世投胎,所有人心照不宣:管她怎么来的?反正对大盛有利就好。
    御书房陷入一片尴尬的寂静氛围。
    宣威将军懒得理会别人在想什么,上前一步:“皇上,臣认为楚大人应该再加两门课。”
    皇帝:???
    百官:???
    你是魔鬼吗?她现在已经从早到晚都没个停歇的时候了啊!
    宣威将军装作没看见其他人的指责目光:“楚大人体弱,适合学武,那都学武了,兵法也可以顺便学学。”
    皇帝:“……”
    百官:“……”
    嘶——真是小看你了,睁眼说瞎话的本事不小啊。
    明威将军持不同意见:“楚大人课程已满,难不成你想占太师和太傅的课?”
    老太师和老太傅冲宣威将军投去“和蔼”的目光:咋的,你是想他们俩个老家伙轮流生病,好给你让课?
    宣威将军哪敢起这个心思?
    “学武得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她可以每日早一个时辰起床,学武的最初是扎马步,她可以一边扎马步一边听微臣讲兵法,两不耽误。”
    皇帝:“……”
    百官:“……”
    好家伙,这是把楚婳的休息时间安排得明明白白,顺便还给自己找了个老师的位置。
    从今天起,谁再敢当着他们的说什么文臣心都脏,武将比不过,非得被他们一人一口唾沫淹死不可!
    皇帝也没想到他提出让宣威将军去教楚婳的时候,宣威将军拒绝了,现在却主动要求。
    “十四岁再学武是不是晚了点?”他的几个儿子都是从五岁开始学武的。
    明威将军诚实地道:“是太晚了。”再晚两年都能出嫁了。
    宣威将军面不改色:“活到老学到老,微臣十分赞同福瑞亲王的话。”
    藏在角落的福瑞亲王:???
    关他什么事?他可从没说过这种话!
    他还想甩甩锅,然而百官们最近一个比一个卷,不是卷科举试题,就是卷各种功劳,忠实地践行着“活到老卷到老”的宗旨,都没人给他一个眼神——谁都不在乎他究竟有没有说过。
    福瑞亲王自然甩锅:“楚婳学得再多,也不可能分成两人,既是文臣,又是武将,比起让楚婳学武,你们现在最应该做的是让聂水获得一个武官应该有的待遇。”
    聂水,就是秋狝上女扮男装得到第三名的那个女武官。
    福瑞亲王是宗令,按理来说应该只关注皇族,在这件事上保持沉默。
    可他眼看朝堂上某些人越来越不像样,就趁老太师提点百官,百官因“大盛不如北狄”一言心中憋屈,宣威将军提议让楚婳学武的时机提了出来。
    他觉着,再没有比现在更好的机会了。
    事实证明,不论目的如何,朝中还有不少人和他持一致意见。
    老太师:“臣附议。”
    老太傅:“臣附议。”
    宣威将军:“臣附议。”
    两位三公是文臣的领头人,福瑞亲王和宣威将军在武将之中声望很高,他们四人率先表态,很多人都跟着表态,有些人不愿意也不好再反对。
    皇帝没想到还能有此意外之喜,强压上扬的嘴角:“准奏。”
    一直没说话的聂水她爹:???
    什么是天上掉陷阱?这就是了,大得差点把他砸晕喽。
    一个时辰后,一个人在校场练武的聂水收到了兵部送来的文书,她由从七品的副把总升到了正七品的把总一职。
    她的第一反应是:那群人又想出什么新招来对付她了?
    不管什么招,让她升职后再对付她,是不是玩得有点大?兵部都给买通了诶!
    更让她惊讶的是,过去总把她当空气的同僚们,见到她就打招呼。
    “聂把总。”
    “聂把总去哪啊?”
    “聂把总又来训练啊?”
    聂水:“……”不是她有问题,就是这些同僚有毛病。
    这一回同僚们玩的招还挺新,起码比不让她干活,把她当空气更新些,搞得她都开始怀疑自己的眼睛和耳朵是不是出毛病了。
    不行,她得找个大夫看看。
    等料到女儿会被馅饼砸懵的聂父匆匆赶来校场,就和女儿完美错过。
    直到晚上,父女俩前后回家,聂父告知女儿她的升官是怎么来的,聂水一直提着的那颗心才放下。
    “这么说来,我还是受了福瑞亲王的情?”
    聂父为官多年,比女儿看得更深:“福瑞亲王的提议确实令你得到自己本应有的待遇,这份情得记,但太师、太傅、宣威将军他们会同意更多是因为楚婳。”
    “往上数数,这事的起因是楚婳嫌大盛没有女武将,皇上和百官都不想让大盛在北狄面前输上一筹,而这也已经不是她第一次因大盛没有女官提出质疑。”
    更多的聂父没有说,聂水可以自己脑补。
    正是因为得知楚婳女扮男装在朝当官,又带着一众女眷杀上户部,让朝堂上也出现了女人,她才敢胆大包天地女扮男装去秋狝试自己的身手——她想知道自己究竟比男人差在哪里。
    结果证明,男人也就那样。
    封官是意外之喜,可她会做出这样的改变,确实是托了楚婳的福。
    谁知道如今升官和破冰,又是因为楚婳。

章节目录

全京城都蹭我瓜吃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芒果眼镜娘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芒果眼镜娘并收藏全京城都蹭我瓜吃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