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丞相倒是看淡了,“也没什么,只要为师的愿望能实现,这一切都值得。”
    云太傅:“……”寒门的愿望自然是骑在世家的头上。
    谢来道,“学生在东州必定争取早日做出成绩来。”
    司马丞相道,“量力而行,为师虽然看好你,但是你也不要太有压力。为师暂时还死不了。”
    云太傅也道,“你在东州若是有什么需要,也可以和我说。不管如何,些许事情都能帮上忙。”
    谢来摇头,“多谢老师,我如今倒是已经理出头绪了。”
    离开学堂,谢来真是忧心忡忡。
    给他的时间不多了。他得在回虞都之前,做出成绩,还要培养自己的势力。不能这样单枪匹马地回去。
    所以他又进入了自己的学堂里面。
    学生们正在认真地上课。
    这些人如今长久地接受了学堂的教育,在思想上来说,是比明面上的同志会更加热血,有信念。
    他们也比外面的同志会更加明白马列的伟大之处。
    如今这批人,就是谢来的第一批核心成员。
    待他们上完课之后,谢来就找了几个合适的人选,给他们分配了任务。
    在东州府的煤炭消息还没传出去之前,先在自己所在的地方,找人买下这些山脉。
    或让利也行,或和官府合作也行。不要计较得失。能得十分之一的利润就足以。这笔利润,就是日后行事的经费。
    谢来左思右想,反正这煤山他们不用,日后也是便宜了其他大户。还不如他先赚这一笔。
    与所有行业比起来,还是当煤老板比较赚。
    其他行业太危险,盐铁虽然赚,但是不能私营。只有这煤山倒是可以大赚一笔。积累初始资金,还是这个更快。
    不过谢来也让他们不要贪心,要注意与人分利。赚一笔之后,及时抽身是最好的。买的时候,最好是连着其他田地或者山脉一起买,尽量不引人注目。
    不过这也不用太担心,因为有煤山的位置也不会太多。倒是不担心暴露。
    他们也听了谢来说的蜂窝煤的好处。家里有家底的,买些许不值钱的荒山,自然是没问题的。
    若是能得十分之一的利润,日后不靠家族,他们也能独立,做一些想做的事情。
    比如建立真正的情报组织。发展隐秘的同志会。
    甚至日后说不得要武装改变这个天下。这都是要银子的。
    这些人或有抱负理想,或者为了信念。也有因为这学堂的神秘,而强行改变自己信念的读书人。如今齐聚一堂,都是为了同样的一个理想。
    改变这个天下。
    第220章 东州兴旺
    这个年,谢来和杏花都没回去。连寄回去的东西,都不知道能不能按时到达。
    只能通过来禄给家里递了家书。也好让他们春节的时候有个安慰。
    不能尽孝,陪伴在家人身边,谢来心里也挺遗憾的。
    他也想家人了。来福大哥的儿子牛哥儿如今都要启蒙了。桃花姐姐的女儿枝枝已经会喊人了,听姐夫白庭生说,小嘴可甜了。是家里的开心果儿。
    谢来实际上也没离家几年,但是就觉得好像很久没见了。
    来禄安慰他,“也没什么,如今你在外面好,家里也就好。现在咱们谢家在当地也无人敢欺。”
    知道谢来不喜欢大家族那一套,他又道,“但是咱谢家也不欺负人。”
    谢来笑道,“二哥,你说,咱们做的事儿,以后和家里有冲突,母亲和姨娘他们能理解吗?”
    来禄也是同志会的核心成员,自然也知道谢来的理想。
    这也是他们同志会共同的想法。
    愿,天下人都有衣穿,有饭吃。
    有恒产。
    来儿在东州的那番话,也曾和他说过。谢家自家就是大地主呢。母亲也曾经在荒年的时候赌上了全部身家,买进了很多田地。这也是如今谢家的根基。
    母亲谢夫人常说,这些地是要留给子孙后代的,日后作为传家之基的。
    来禄也为难,母亲养育他们,又栽培他们这些孩子们。
    要是回去挖了谢家的根基,只怕母亲要气死了。
    谢来道,“算了,不想了,这事儿能不能在我们这一代完成,都是未知数呢。”
    来禄也松了口气,“没错。”
    谢来心里其实更沉重了,自己都如此为难,更何况是其他人呢。
    看来,日后如果真有那么一天,不能太激进了。
    步子太小不行,太大了也不行。
    过年这日,谢来和杏花,还有自己的三位‘臭皮匠’一起吃了个团圆饭。
    刘连青和祝桥倒是没什么,云长玉唉声叹气,“久不归家,也不知道家里如今是和光景。往日里这节日里最是热闹了,这会儿门庭若市,往来不绝。从年头吃到年尾。往来都是香车宝马,高门大户,吃的就是珍馐佳肴……”
    几人无语,吃个年夜饭,还卖弄气家世来了。
    祝桥道,“你若是想家了,和大人告假不就完了。反正这里有你没有也一样。”
    刘连青点头,“然也。”
    云长玉翻白眼,“这少了你们两个,都不能少了本兵书。我排兵布阵,用兵如神,整个东州府的安危,包括大人,都是要仰仗我的。至于你们二位……手无缚鸡之力。”
    刘连青冷笑,“那你大概也忘了,我青云书院六艺皆通,骑射功夫也是不差的。”
    祝桥道,“我虽然是科举出身,但是往年干活也练就了一身力气,等闲两三人是近不了身的。”
    谢来:“……要不你们现在去打一场,让本官助助兴?”
    杏花在一边高兴地拍手。
    三人互相看了眼,都咳了咳,坐好了。
    谢来板着脸道,“本官可说好了,这雪一化,就要办大事的。你们可不要因为私人恩怨,就给我找事儿。要不然送去煤矿挖煤。”
    “……”
    刘连青道,“唯大人马首是瞻。”
    祝桥笑眯眯道,“下官自来就是大人的左膀右臂,大人自然是如臂指使。”
    云长玉:“……大人何必如此严肃,这尚在节中……”
    谢来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大户人家,越是过年过节越讲究。你要是在家里能这么随意?早去给你们家老祖宗磕头去了。饭菜也得吃冷的吧。家里来再多亲戚也没用,你也得在下面伏低做小讨长辈们欢心。家里孩子那么多,不争宠如何出头?”
    云长玉:“……”
    谢来道,“早就说了,你如今是地方官,不要总惦记着自己高门大户的身份,你这样不接地气,如何同三教九流打成一片?如何能得你那些府兵的爱戴?”
    然后吩咐道,“你赶紧吃,吃完饭之后,就去府兵营去看看你手底下那些人去。最好是一起喝一杯,谈谈心。”
    祝桥笑道,“是啊,如今这些人如此归心,可是看在大人的面上。所以我才说,有你没有你都一样。大人一句话,谁上都行。”
    刘连青叹气吗,“算了,打人别打脸。”
    云长玉气死了。
    谢来道,“你们两人也别说他,都各自把手里的事情做好。开年我看政绩成果,到时候要选同知辅助本官治理东州。”
    当初陈同知调走之后,这边可就一直没安排同知的。谢来知道,这是皇帝想给他培养心腹的机会。老师们也在其中推了一把,毕竟若是再安排个同知过来,要么就是被自己架空,要么就是来和自己斗,这样一来,很容易影响东周发展。
    反正现在这个空缺一直留着。
    之前谢来一心做事,也在观察身边的人。如今倒是把这职位拿出来诱惑其他人了。
    “到时候谁若是做得好,让人心服口服,我便奏请朝廷此事儿,虽然我不能完定夺,但是陛下应该会考虑几分吧。”
    听到这话,几人眼睛都亮了。
    同知啊……
    如果说府衙是个小朝廷,他们代表的各房就是朝廷的各部职位。那同知就是相当于朝廷的丞相了。
    咳咳咳,这都是大不敬的比喻。
    反正若是当了同知,意味着自己升迁有望,且还能正好管着其他人……
    三人互相看着对方。
    谢来道,“良性竞争,谁若是背地里搞破坏,小动作,就去挖煤,绝无二话。”说着,脸也板起来了。
    云长玉哈哈笑了起来,“大人这是白操心了,在大人的英明领导之下,整个东州府都是万众齐心,更何况是我们几人?”
    他一手拍一个,把两人肩膀拍得叭叭响。
    祝桥和刘连青也是一脸笑容。
    谢来摇摇头,正想夹着一块羊肉,在火锅里面烫一下,结果发现盘子空了。
    杏花在边上吃着香喷喷的。
    冰雪融化,万物复苏。
    东州府这个冬季算是过的安安稳稳了。
    不说家家户户吃饱穿暖,但是靠着官府发的煤炭,总算能熬过最冷的时候了。那些出现了冻死人的情况的,也是因为年纪大了,身上带着病痛。实在熬不过去了。
    这些情况,也不是一道指令能解决的事儿。而是要提升东州府的整体经济。大家日子都过好了,下面的百姓的抗灾害能力自然越强。
    所以一开春,谢来就下令让各地开工。
    东州府的码头继续开工。商市在建设。因为之前肥田之策推广,几个月下来,农人们也开始在田地上面试着种一些对地力要求没那么高的农作物了。
    连孙大庆弄来的羊也怀上了小羊崽。
    经过之前去年一个冬天的消息传开了,才开春,就有很多的外地商户来这打听蜂窝煤的事儿了。

章节目录

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湖涂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湖涂并收藏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