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会让他们知道,朕的偏爱远比他们所认为的要重要。”
    皇帝说到做到,在朝堂上面公开的支持寒门的势力。寒门官员所奏报的事情,不管好不好,一律支持。
    世家和谢来所奏报的事情,则开始拖延,或者否决。
    虽然皇帝的意见只是参考,但是在双方发生争执且势均力敌的时候,天子的表态也是—个很重要的政治筹码。
    都不用猜测,百官就意识到了皇帝的政治偏向了。
    这引得世家对皇帝很是不满。
    当初大家—起推她上位的,如今她却偏向寒门,打压世家。这谁心里都不好受。
    这时候,皇帝又出招了,给云月瑶升官了。前朝有丞相,内宫自然也要有人带领女官。之前是云月瑶和杏花—起旧人带新人,权责并没有划分清楚。但是这次,皇帝直接给云月瑶升为内相。这职位以前是没有的,可是谁让如今是女主天下呢,所以就临时安排了这么个职位出来了。
    内宫的事情,大臣们自然不会多提。世家不会给云月瑶拉后腿。寒门最近得了许多好处,也不好和皇帝对着干。谢来更不掺和。于是这事情还真的成了。
    “陛下这是准备做什么?又是打压我们,又是扶持我们的人。难道这位陛下也要搞出帝心难测这一套?”世家的人围绕着云太傅进行分析。
    因为他们真的对皇帝之前的行为很不满。现在皇帝搞出这一套,他们猜测皇帝难道是又要拉拢他们吗?
    如果用这一招拉拢,那肯定是不够的。内宫的权利不如前朝。打压前朝,提拔内宫,世家看不上这点好处。
    云太傅道,“陛下这是在警告我们。谢家与世家联姻,陛下心中不安了。”
    “她难道也想学先皇的,打压世家?”
    云太傅道,“她不敢,否则也不会提拔月瑶。不着急,且再看看。”
    云太傅不着急,因为他知道这个皇帝迟早是药费调动。
    寒门既然已经和他们谈好了,就不会因为皇帝的些许偏爱而改变。毕竟那可是执政天下的位置。谁不想争一下呢?
    和这些人比起来,谢来反而是最淡定,最不慌的。
    —方面是对司马丞相有信心,另外—方面是,他既然已经定下了未来的计划,就先稳扎稳打。没必要卷入皇帝的斗争中去。
    谢来每隔一段时间就关心北方那块地的收成。
    这几个月过去,可终于等到了第—茬庄稼收成了。
    因为天气缘故,那边冷得比其他地方早。收庄稼的时间自然也不同。
    负责种植的人将庄稼收成之后称重,得出的结果很是让人欣喜。
    比别的地方收成要多五成。
    而且还不是精耕细作。因为谢来要做实验,自然是要和别的地方进行比较的。天下很多地方的百姓虽然很勤劳,但是谈不上精耕细作。她们缺乏相关的种植技术和统一的安排。
    在这种情况下实验得来的数据才是最有参考的。
    多—半的粮食,这能养活多少人啊。
    谢来开心极了,有一种大事要成的喜悦,也有一种天下人能有更多人吃饱饭的喜悦。
    “好,很好!”谢来评价道。
    组织里的其他人听说这数据之后,也是激动得面红耳赤。每个人都知道粮食的重要性。一切改革离开粮食就很容易崩。因为粮食掌握在上层人士手里,他们—旦拿粮食拿捏谢来,谢来就不能不投鼠忌器。除非动用刀兵。但是即便动用刀兵解决问题,中途也会死很多人。会很惨烈。
    “要安排人在此地屯兵屯田。不许任何人伸手。”
    谢来现在要防止的是等他开发了这块土地之后,会引来其他世家大族或者官僚集团伸手。这些人对土地可是热爱的紧呢。
    所以谢来决定将这一块地圈起来,完全属于户部监管。不允许买卖。屯兵的人,谢来也想好了。就让云长玉去屯兵。
    云长玉如今经过历练,胆大心细。也该做点大事了。
    这事情,谢来又和司马丞相商议了。
    如今司马丞相虽然没有参与组织,也不知道谢来最终要做什么,但是他也很支持谢来的—些理念。比如说打压—下官僚集团兼并土地的行为。打压世家大族的圈地运动,为百姓争取生存空间。
    “若是为朝廷所有,是拦不住这些人的手的。他们最喜欢的就是从朝廷身上啃一块肉。你若是说这是你的势力范围,他们才会有所顾忌。毕竟都是有地盘的人,总不能让你一口也没得吃。就如同你的羊毛厂一样,那些人也是有所顾忌,所以才没有全力伸手。否则你也要为难。”
    有司马丞相如此老成的建议,谢来就能做出更正确的安排了。
    他决定将北方那块地圈起来,以供边境军资。以后户部就不另外给粮草了。谢来寿掌管大军几十万,这军资自然是给他们的。而朝臣们心中,谢来寿和谢来那就是一个利益团体。谢来如此安排,只是为了给自己圈地找借口罢了。毕竟这地一旦圈了,后面多少用于军资,多少进了谢来口袋,无人知晓。
    最重要的是,此时朝廷上面并无人知道那块气候恶劣的土地是如此的高产。所以对于谢来去圈这块地的行为,也无人有所阻拦。
    此时更没想过伸手。
    等日后他们想伸手的时候,谢来已经能有足够的时间,将那些地方圈得严严实实的,谁也伸不进去。
    此事谢来就找了个机会,在朝堂上面提起来了。
    如今朝中给边军军费虽然靠羊毛厂支撑,但是羊毛也不能吃,说到底还是要换成粮食。不说换成粮食是否方便,就这几十万人吃粮食,也要给民间很大的压力。所以谢来准备开发北方那块边地,种粮食。
    “臣已经派人种植过了,产量尚可。足够军资。正好北疆那边一直边患,户部在那边屯田,再安排军士巡边,也能减少边患。”
    皇帝闻言,下意识的就想要阻止。
    因为她不信任谢来了,不想让谢来再得到更多的力量。这要是让谢来圈地成功,那又是给他增添了一份力量。
    司马丞相站出来了,“臣认为谢尚书所言有理,如今天下百姓在陛下治理下,海晏河清。若是能再减少军资的压力,百姓更加富足,也会感念陛下英明。”
    皇帝见司马丞相开口了,又看看世家并没有开口帮助谢来的意思,想来想去,只要忍着同意了。
    下朝之后,她还是很生气。更深刻的认识到自己的力量是多么的薄弱。一旦自己所依仗的力量不支持自己,她就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只能妥协。
    皇帝现在都想不通,为什么谢来要背叛她。
    云月瑶走了进来,将今日早朝之后的奏折送过来。
    “你在家中状况可有所改变?”
    云月瑶道,“嘱咐叮嘱臣要好好为陛下办事。也让臣参与一些朝中事情的商议。只是多以旁听为主。”
    皇帝叹气,“这也算是进步了,你要尽快得到世家的话语权。今日的事情你也知道了,寒门不可信。”
    云月瑶立马点头。但是心中却想的是,谢来此举明明是有很大意义的,皇帝竟然只看权谋之争,却看不到此举对边患有什么好处,对于百姓又有什么好处。
    她心中叹气,却也没说什么。连虞敏悦说的话都没用,更何况她呢?
    虞敏悦现在都还在闭门学习呢。
    皇帝心中急迫,但是也没有办法。只能等着云月瑶成长起来。而她也准备再拉拢一些人。
    今日的事情让她明白,寒门也并不是能完全拉拢的。说支持谢来就支持谢来了,一点趋势都没有。和她曾经所学到的朝中局势完全不一样。
    按照她所知道的,寒门此时不应该打压谢来吗?
    ……
    朝中通过了谢来的决议之后,谢来很快就以户部为主导,开始安排经营北地的事情了。
    那大片的土地,在谢来的计划中,是能够至少养活三分之一的人口的。
    有了这三分之一的粮食打底,加上百姓自己种的。粮食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未来就算发生一些天灾耽误粮食了,这里的粮食也会缓解灾情。
    “以退伍军士为主。他们回到家乡也是种田,而且还不一定能得多少。去为户部种田,依然发军饷。老了之后,户部也给他们养老的粮食。”
    “这压力就有点大了。”户部侍郎提议道。
    这侍郎是寒门的人,虽然不属于同志会的人,但是因为谢来的能耐,所以也不敢在工作上面给谢来找茬。只是偶尔也会提出一些质疑。
    谢来道,“此事不用担心,北地若是真的经营成功,利大于弊。些许钱粮罢了。”他甚至觉得自己还是挺心黑的。要知道这个时代的人,只要能动都会选择干活。等到干不动的时候,也没几年寿数了。所谓的退休金还真的没多少。也就是让人心安罢了。
    就这个情况,还有很多人觉得他多好,好多官员也觉得他‘浪费’。先是给工人发退休金,现在又给这些开垦荒地的退伍士兵养老,在洽谈人眼里,这简直就是有钱没处花。
    户部其他人自然知道谢来的打算,知道他这举动的意义,所以很支持谢来。
    其他人反对无效。
    至于北地那边守卫粮仓的士兵,则由云长玉自己征召。待遇都按照边城的边军来。
    只要给足粮饷,提高待遇。就可以提高选拔标准。就不怕选不出来好兵。
    云长玉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差点要给谢来一个熊抱了。
    “大人,真让我去啊。”云长玉惊喜道。
    谢来道,“你在我身边待了这么久,上过战场,也杀过贪官。更是我们自己人。”
    云长玉连忙点头。
    谢来继续道,“所以此事交给你,我放心。我相信你能受得住我们的粮仓,不管是异族的挑衅,还是某些人伸出的黑手,你都能打回去。”
    云长玉立马道,“那必须的,谁敢伸手,不管是谁,我就砍手。异族敢来骚扰我们种田,我就杀去他们老家去。那边的异族可不是蛮人那样的,人不多,而且分散。只要咱们有正规军去,无惧!不过大人,好的武器也不能少吧。”他还惦记那些火药武器呢。
    谢来点头,“粮仓是命脉,自然不会亏待你了。你要的东西,我都给。但是事情也要做好。要是坏了收成……”
    “我保证,我指天发誓!”云长玉立马道。
    谢来叹气,“誓言最没用了,你只要记住本心就是了。”
    交代之后,他就让云长玉先去点一批人,准备早点出发了。
    想想自己身边当初跟着的人,祝桥去地方上当官了,如今做出成绩,今年必定是要升官的。刘连青如今是户部里面专门负责管理天下工厂的人了。现在云长玉也可以领军去守边了。也算是都得偿所愿了。
    第298章
    北地原先也是有边军的,但是这些边军是守在关隘内的,关隘外面的土地,他们就没怎么管。因为那边基本上没什么百姓生活,那大片的土地就是作为战略缓冲地的作用的。有时候也会用来做战场。
    谢来不相信这些原来驻守此地的边军,也担心他们会乱伸手,所以自然只能另外募兵训练,让他们守住那大片的土地。
    除此之外,谢来还要在那边修建—些围墙,要不然敌人随时能来骚扰。
    这些都是要用钱的,也幸好户部如今有钱,要不然谢来还真办不成这些事情。
    朝廷安排之后,谢来就让来寿从边城那边选一批退伍军人去北地种田了。
    北地退伍军人很多都进入工厂了,但是在新的边城兵役制度下,退伍人数肯定是远远超过工人数量的。
    这些人原本早早的回家里去种地,也是一个好出路。总比少年出门白发归,—身残疾无人管或者马革裹尸的结果好。
    如今谢来又给他们找了个好归处,也算是解决许多问题。
    起初大家一听是要去那地方种田的,都不愿意去。
    觉得条件太艰苦了。

章节目录

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湖涂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湖涂并收藏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