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外挂修好了 作者:我想吃肉

    分卷阅读21

    灯灭,作过的恶也不能很好地清算,让一个可恶的人带着可怜的名声死了。

    “嗯?”

    越宁认真地说:“村里的事,不想叫外人知道的时候……”只要说这些就够了,小胡老师并不是不通俗务的人。

    小胡老师气坏了,怒道:“还有没有天理王法了?”

    小何医生急忙安慰她:“这不是还没有下文么?你再着急,也使不上力,想办法把——李卫东?安排好了才是正事。”

    越宁摇摇头:“我不要叫李卫东。”

    小何医生在心上人面前耐心出奇地好,对病患也格外的包容:“行行行,等你好了,自己起名。”

    趁他好说话,越宁试探地道:“能先缓两天再告诉旁人我醒了么?我……就是不想叫他们知道,以后,都没有关系了。”

    小何医生想了想,点头点得特别痛快:“他们不是病人家属,我吃饱了撑的再去找他们。旁人,我就更没必要汇报了,对吧?药费我给你先垫上,你不用输液了,费用就不多。”说着,还特意瞥了一眼小胡老师,换得“你真是个好人”眼神一枚。

    越宁顾不得判断他会不会履行承诺,赶紧对小胡老师说:“打电话给市里的报社,汇报新闻线索。‘小叔’不能白死。我帮他们讨回这条命,算是还了他家这些年的情份。从此不再相欠了。”

    这话说得很有些快意恩仇的味道,小何医生叫了一声好:“正好,我有个同学在市里报社上班。”

    这让越宁莫名有点意外,小何医生的参与并不在他的预期之内,但是有小何医生帮忙,无疑会便利许多。

    青年们干劲很足,小何医生如此,他的同学也是如此。即便报社的各种规定很严,小何医生的同学还是通过种种手段让事情见了报。村民聚族械斗,还出了人命,这是一条大新闻。很快,报导便引起了上面高度的重视。

    为此,市里不得不组织了一次“严打”,越宁要的就是这个机会。

    光李家就买过两次人,经手的是谁,谁供的“货”?还有吴家,一个支书,能拿出十几万“私了”,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钱,是从哪里来的?谁能逼得他拿出这么大一笔钱来?用什么来威胁他的?不把这笔账算清楚了,他就是个落荒而逃的丧家犬,永远不能说没有后顾之忧。

    只有把这些整清楚了,一纸判决书下来,才能正式切断他与李家的联系,也才能斩断吴斌报复他的力量。

    现在,他只要呆在病房里,推一把,等结果就好了。

    作者有话要说:  流程是这样滴:

    1、安排下旁观者,及时防止受到无法挽回的伤害2、送医,装病

    同时安排张老头把他的身世揭发出去

    3、由于2的两个条件,让李家作出遗弃的决定4、引入社会关注,通过正规的法律途径,彻底与李家断绝关系,以绝后患。

    第14章 后续(二)

    过往的经历让越宁遇事总要多想一些。

    越宁的计划里,离开李家只是第一步,在一个安静的地方——比如医院,身边有可以依赖的人——比如小胡老师,就可以从容实施下一步了。即使没有小何医生因为种种原因的“仗义相助”,他也已经做好了预案。前世他可查到不少东西,也摸清了一些人际关系,只要保证将事情捅到合适的人面前,成功率还是很高的。

    有了小何医生的帮忙,这些就不用越宁操心了,他只要将知道的事情用合适的方法讲出来,自然会有人跟进。比如继续检举,杨秀芳参与贩卖人口,李家买卖妇女儿童。比如诱导思考,吴支书家为什么那么有钱,扶贫款、基建费都到哪里去了……

    三家村并不富裕,李家坳更是个穷山沟,迁移合并就是为了脱贫,在自食其力之前,政府倒是按人头给扶贫款,这样一笔钱,过手捏一捏都能捏下两把油来。李建设兄弟几个一开始想不到,让他们据此一开口要个二十万,讨价还价到十万出头,完全超出了他们想象力的界限。“三大爷”却是心里透亮的。指点本家一条明路,彼此都能创收。

    李建设家拿到吴家的赔偿,焉能不多分些孝敬这位“三哥”?

    扯起一条线头,就能提起一串粽子,说的就是眼下的情形。小何医生的同学报导事件也是顶着雷,凭着一股热血起了个头,见事情不能善了,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拼命深挖,争取打个漂亮仗。小何医生不由担心起同学的处境来,岂料这位同学头脑清楚得很:“这样的大新闻,怎么能不报?我有打算的,跟进这件事情,一直到结束,也能闯出点名头了,下面进可攻退可守。哪怕在这里混不下去,到南方闯荡也是资本。”

    小何医生见他很有计划,才放下心来,如果为了自己讨好女孩子,把兄弟给坑了,他是很有心理压力的。老同学心里有数,小何医生心底也不是没有愧疚,尽可能地从越宁这边挖到“线索”告诉老同学,助其一臂之力。只是坚定又委婉地拒绝了老同学要报导“受害者”的要求。好在新闻线索足够,老同学也给他这个面子,转头跟进报导其他问题去了。

    因为三家村的混乱,中、小学也暂时停课了几天,小胡老师干脆到医院来照顾越宁。拗不过越宁的央求,只得又讲三家村的情形简略说了几句,其中不乏夹杂着安慰:“有些老师同学也想来看你,但是……走不开。”据小胡老师讲,并不是所有人都参与了斗殴,然而三家村打成这样,谁还有心思专门跑一趟县医院来看越宁呢?他有几个老师同学,路上遇到小胡老师,倒也托着带个好,也有拿出些钱让小胡老师捎过来充点医药费的,只是没心思再过来探病了。

    越宁理解这种情况,无论前世今生,并不是所有人都可着劲儿跟他作对的,好心人也是有的。只不过大家都有自己的生活,像胡老师这么热心的姑娘并不多。何况在三家村,基本都是同族,自己家都打得狗血淋头,再去关心个没血缘关系的人,那也不现实。

    小胡老师一直担心越宁的精神状态,特别开解他:“路过镇上,邵婆婆还问起你来呢,说天冷了,怕你没衣裳穿,正给你做棉衣。”

    越宁一怔,邵奶奶倒真是个好人:“她也没多少钱……”

    小胡老师抿嘴一笑,并不讲自己已经打算好了到时候给邵奶奶一点钱。老辈人的手艺,尤其是棉衣棉鞋,真材实料,良心之作,越宁心里也是一暖:“怪费力的。”小胡老师道:“这个不用你操心,我还怕你到长个的时候,会穿不下。”

    分卷阅读21

    -

章节目录

我把外挂修好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我想吃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我想吃肉并收藏我把外挂修好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