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饼果子,一个哪怕没吃过。
    也一定听过“来一套”的经典小吃。
    说起起源来,却有点复杂。
    最一开始,貌似是大夏三国那会,老刘家那帮人在鲁州打仗打丢了炊具。
    饿极了,索性拿敲的锣架火上,当锅那么烙。
    就烙出了这著名的煎饼。
    至于为什么打丢了炊具还会带着锣?
    这是因为古代打架也是有上下班的。
    闻鼓声而进。
    闻金声就撤。
    这金,指的就是锣,所以什么时候这玩意都打丢了就真可以收拾收拾投了。
    所以这东西一开始是出在鲁州。
    鲁州至今都很爱的煎饼卷大葱,就是煎饼果子的基础版本。
    但是后来又过了几百年,商人来来往往带着煎饼走。
    最后在津州做大做强了。
    所以现在一提,都说是津州的才叫煎饼果子。
    外地的,那叫杂粮煎饼!
    津州甚至还专门出台了一些关于正宗煎饼果子应该怎么做。
    能加什么不能加什么的视频和教学。
    所以最后津州成了正统。
    这就跟提起大唐,都知道xi安。
    但无人知道唐的名号其实来源于晋州一样。
    么得办法,基本还是以做大做强为准的。
    扯远了,还是说回煎饼果子。
    津州的煎饼果子,以绿豆为面糊的主要材料。
    绿豆面的香气是带着点荤味儿的,所以别具特色,但想把握的好吃,却不容易。
    面糊浓稠不好,就容易出豆腥味儿。
    所以外地没有配方的,也会结合鲁州的杂粮煎饼。
    几种豆子混一起,配上小米,面糊更均匀。
    做好之后也是宣纸一样的黄色,什么都不用加,光闻着面味儿,都是香甜的。
    唐磊先把杂粮粉都给准备好了。
    等沉迷搞面点艺术的伊凡带着他的200犯人团过来。
    唐磊就让他们一人拿俩大碗,一个挖面,一个装水。
    然后交代道。
    “水里先放一勺盐,5克小苏打。”
    “然后把面粉和杂粮粉混着倒进去,用你们手里的勺子——大力的捶!”
    “没错,捶面!记得多加水。”
    面糊面糊,自然不是捏成凝固不沾手的面团。
    而是要搅合成能流动有黏性的稀粥状。
    再用勺子捶出气泡,免得摊的时候一摊一个窟窿。
    这种简单活犯人们干的很快。
    没一会,伊凡就挨个验收了成果。
    表示没问题之后,唐磊又让他们排好队。
    “现在上来,把装杂粮的碗洗干净,重新领一次面粉和鸡蛋,我们要先做一个——”
    “煎饼果子的灵魂!”
    “薄脆!”
    这可是真的灵魂。
    其大名也叫“馃子”,正是煎饼果子名字的另一半。
    津州一些地方也拿油条跟这东西混称混加。
    但无论哪一种,都有一个统一要求。
    要脆,要焦,要一咬咔嚓满口香!
    材料倒也简单。
    面粉加鸡蛋,和成面团擀成薄薄的长方形片儿。
    中间竖着拉一道儿,丢油锅里炸的表面焦黄,鼓出大大小小的气泡来就行。
    北方有些地方也管这东西叫“焦叶子”。
    要是和面的时候再加点芝麻。
    更是干嚼都喷香,就着春晚能炫一晚上。
    唐磊这边做着,也没忘和小叶偷炫两口新鲜出炉的。
    只是后厨显然没有那么多锅,能让200个犯人们挨个来炸。
    所以唐磊只是支了五个大锅,一人看着火候。
    时候到了就让他们帮忙捞起来,搬去隔壁大厅。
    那200个大烤炉,当然不可能挤在五食堂吃饭的地方。
    都摆在马克西姆刚修好还没放桌椅的餐厅里呢。
    唐磊一边指挥犯人们搬过去,一边解释道。
    “今天主要是先让你们对这门手艺有个总体印象。”
    “所以打面配面和炸都不用你们经手了。”
    主要还是炸完很快就得吃,不然回潮容易软。
    唐磊怕让他们全套自己折腾……等小叶吃完一锅他们也弄不出来。
    “这次之后,我会搞小班教学,一次来十个左右,让你们全流程学会。”
    “都有机会多来几次的,所以今天,别紧张哈。”
    领头的伊凡挠挠头,很是自信。
    “不用几次!今天就行。”
    “这玩意总没有我的面点难吧!”
    唐磊微微一笑:“技术上,是没有,但是你想要做到能出摊的地步……呵呵。”
    “等会试试你就知道了。”
    说着,他领人到了地方。
    犯人们看着满地的炉子,发出了低声的惊叹。
    然后就被安排了一人一个,各自拿好了领到的材料。
    炉子里已经填上了碳火,旁边还挂着个小盆,里头放着水,还有几个刷子瓶子。
    甚至——铲子?
    那位砌了老板进墙的泥瓦匠欣喜的抓起铲子。
    “嘿,这个我熟啊!老伙计,你不是铲墙灰的吗?吃的地方也有你啊!”
    更有犯人好奇的拿起一根木头做的t字型小东西。
    “这是什么啊唐?”
    “这个,叫竹蜻蜓。”唐磊道:“不是能飞的那种,别往头上戳!”
    “它就是个耙子,你把t字上头平面的部分贴着你手下烤炉的面儿。”
    “这个面,你可以叫它鏊子,也可以叫锅,总之,它是一个微微向上鼓起的形状,看到了吗?”
    “现在,每个人,先拿起你们手边的棉布,沾上一点点油,把你的鏊子擦一擦!”
    唐磊一边说着,一边动手。
    这是一个摆摊新手的小细节。
    新人没生意,鏊子干放时间长了,就会很生涩,容易粘锅。
    拿油微微润一下,就会好很多。
    “然后,拿起你们的勺子,舀一勺面糊放在正中间,像我这样。”
    “注意看,第一个难点来了。”
    “把你泡在水里的竹蜻蜓拿出来,注意!你这个竹蜻蜓必须时刻是干净的。”
    “用完一次就要在水里涮涮,保持平滑!”
    “现在,看着我,把竹蜻蜓放平放在面糊中间,推着t字的把儿……转!转圈!”
    “转大圈!手打开!不要不敢动!”
    “鏊子往下倾斜的面会让你的面糊自然的往四周流动,额……等等!”
    下一刻,几声惨叫响起!
    “哇!飞出去了!”
    (作话:大唐的封号来源于开国帝李渊的封号,其封地在晋,原为唐国。贵妃,女帝,裴氏宰相,大唐的半个领导层都来自晋。但是发家后定都在陕,所以没能带动老家发展。)

章节目录

美食:从承包食堂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羽毛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羽毛笔并收藏美食:从承包食堂开始最新章节